【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桩的桩端静压注浆管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建造
,特别涉及钢管桩的桩端静压注浆管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
‑
2019),当桩直径大于等于1.2m时,常规锤击或静压沉敞口钢管桩的桩端土塞效应系数最大为0.4,相比闭口钢管桩折减幅度较大。
[0003]同时近年来,振动沉桩工艺和设备逐步被应用在各种工程中,振动沉桩工艺即高频液压免共振沉桩工法,该工法通过高频振动,对桩周土体形成强扰动,破坏土体结构性,并结合桩头沉桩设备即配重,将桩沉入到设计标高。
[0004]其中,高频液压免共振沉桩工法具有如下优点:施工快捷(粘性土中20m桩长,沉桩时间不到5分钟)、噪声小、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目前该工法在上海市桥梁桩基工程中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如嘉闵高架路、北虹立交、沿江通道越江工程、济阳路快速路等。
[0005]但是振动沉钢管桩对桩周和桩端土层扰动较大,桩周土和桩端土层恢复时间较长,且恢复后钢管桩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管桩的桩端静压注浆管装置,包括活络芯管注浆装置、静力触探静压设备或锚杆静压设备和静力触探试验探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力触探试验探杆(9)的下端设有所述活络芯管注浆装置,通过静压将所述活络芯管注浆装置压入钢管桩(7)的管壁竖直方向投影范围内所需要的深度;所述活络芯管注浆装置包括注浆花管芯管(1),以及套在所述注浆花管芯管(1)外,能够沿所述注浆花管芯管(1)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保护套管(2);所述注浆花管芯管(1)的侧壁设有注浆口,下端设有锥形导向头(3),与所述锥形导向头(3)连接的位置在与所述保护套管(2)的下端套接在一起时,与所述保护套管(2)的下端形成呈密封;所述注浆花管芯管(1)的上端与所述保护套管(2)的下端之间设有匹配的限位结构,防止所述保护套管(2)的下端从所述注浆花管芯管(1)的上端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的桩端静压注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花管芯管(1)和所述保护套管(2)均采用钢管材质,长度不少于0.5m;所述静力触探试验探杆(9)采用钢管材质,单根长度为1m至2m;所述保护套管(2)与所述静力触探试验探杆(9)之间采用生料带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的桩端静压注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花管芯管(1)与所述锥形导向头(3)连接的位置设有与所述保护套管(2)的下端相匹配的密封圈(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的桩端静压注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互相匹配并分别设置在所述注浆花管芯管(1)的上端的外法兰(5),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管(2)的下端的向内延伸的止退肩(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的桩端静压注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2)与所述静力触探试验探杆(9)的外径相同,直接与所述静力触探试验探杆(9)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管桩的桩端静压注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2)和所述静力触探试验探杆(9)的外径均为42mm;所述注浆花管芯管(1)的直径为2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的桩端静压注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2)的外径大于所述静力触探试验探杆(9)的外径;所述保护套管(2)与所述静力触探试验探杆(9)之间设有静力触探护管;所述静力触探护管呈下部外径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益平,沈日庚,项培林,陈洪胜,刘长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