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限位、浇筑一体化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501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桩限位、浇筑一体化施工装置,包括钢结构支撑、导管卡定机构和钢筋笼固定机构;钢结构支撑为中心设有开口、两侧设有支撑架体的平板式结构;导管卡定机构包括水平封闭在钢结构支撑的中心开孔处的卡板,其上设有中心通孔、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缺口,且卡板对开为两部分;钢筋笼固定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个矩形缺口处的两组钢筋笼固定装置,钢筋笼固定装置靠近护筒的端部可伸缩设置并设有通槽,使端部套装有依次连接的成环的第一钢丝绳、U形卸扣和成环的第二钢丝绳;该装置无需在钢筋笼固定及导管安装时使用两套装置且能对钢筋笼位置进行有效固定,提高实施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其平面及高程精度,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限位、浇筑一体化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桩基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灌注桩限位、浇筑一体化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吊放钢筋笼后浇筑混凝土而制成的桩,在房建、桥梁、水工、市政等各类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灌注桩通常较长,受场地及施工设备所限,灌注桩钢筋笼吊入孔洞后需临时固定并接长,需要在灌注桩周围安放钢筋笼支撑装置对下方钢筋笼临时固定,再进行上、下部钢筋笼的焊接;灌注桩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料斗加导管的模式,导管直径一般远小于灌注桩直径,需在灌注桩周围安放导管卡板,进行分节混凝土导管的接长、拆卸及临时固定。
[0004]部分建筑物、构筑物在施工灌注桩时,需在地面以下一定高度浇筑灌注桩,后开挖灌注桩上方地基或进行沉井施工等,因灌注桩钢筋笼吊放至桩孔后,灌注桩钢筋笼顶面距离地面还有一定距离,钢筋笼在孔洞中的位置不能准确定位,容易偏位,导致浇筑的灌注桩保护层厚度不足甚至出现漏筋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完成钢筋笼的临时固定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限位、浇筑一体化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支撑(1)、导管卡定机构和钢筋笼固定机构;其中,钢结构支撑(1)为中心设有开口、两侧设有支撑架体的平板式结构;钢结构支撑(1)的中心开口尺寸大于护筒(4)的内径;导管卡定机构包括卡板(3),其为一水平设置在钢结构支撑上并封闭在钢结构支撑(1)中心开孔处的矩形板;矩形板中心处开设有圆形通孔(3a)且自位于圆形通孔(3a)两侧的矩形板的一组对侧边沿处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缺口;两个矩形缺口的中心线垂直于钢结构支撑(1)的长边方向且平分圆形通孔(3a);卡板(3)的另一组对侧边沿分别通过卡板旋转装置(5)铰接在钢结构支撑(1)上,且卡板(3)自两个矩形缺口的中心线对开为左卡板和右卡板,使左卡板和右卡板能够分别向两侧转动180
°
至打开状态;钢筋笼固定机构包括两组钢筋笼固定装置、两条第一钢丝绳(9)和两条第二钢丝绳(13);两组钢筋笼固定装置分别对称地设置在卡板(3)的两个矩形缺口处;每组钢筋笼固定机构由推拉杆(7)和推拉杆限位装置(8)构成;推拉杆限位装置(8)由两个竖直设置的环形体构成,二者呈同轴设置并沿矩形缺口的中心线间隔固定在钢结构支撑(1)上;推拉杆(7)为一水平设置的杆体,其插装在两个环形体内并能够沿两个环形体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在推拉杆(7)的内侧端顶面上沿径向开设有通槽,且推拉杆(7)的外侧端高度高于环形体的高度;两条第二钢丝绳(13)分别套装在两个推拉杆(7)的内侧通槽内且每条第二钢丝绳(13)的两端连接固定形成钢丝绳圈;两条第一钢丝绳(9)分别设置在两条第二钢丝绳(13)的下方,且每条第一钢丝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涛王鑫司小雷陈强米刘芳周龙王家齐
申请(专利权)人: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