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中,变形缝处理对防水、防火、抗震的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在车辆段层高大空间中搭设脚手架,工人站在脚手架上,通过在楼板下表面对应变形缝处安装防漏结构,如此,施工繁琐,导致施工措施费用和实施工期大大加大,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变形缝进行防水、防火、抗震处理时,施工繁琐,导致施工措施费用和实施工期大大加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车辆段上盖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结构板,相邻两个结构板之间形成变形缝,所述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包括:
[0005]截水部,包括截水主体和设于所述截水主体两侧的两个搭接部,所述截水主体用于安装于所述变形缝内,所述截水主体形成有截水槽,所述截水槽内设置有排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车辆段上盖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结构板,相邻两个结构板之间形成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包括:截水部,包括截水主体和设于所述截水主体两侧的两个搭接部,所述截水主体用于安装于所述变形缝内,所述截水主体形成有截水槽,所述截水槽内设置有排水孔,两个所述搭接部用于搭接于相邻两个结构板的上端面;以及,排水管,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排水管的上端用于与所述排水孔相连通,以将所述截水槽内的积水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部部分呈板状设置,所述截水部中部位置弯折以形成所述截水槽,并在所述截水槽的两侧形成有两个搭接板段;两个所述搭接部对应包括两个所述搭接板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火带,所述阻火带设于所述截水槽内,所述阻火带的两端与所述截水槽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相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带呈圆弧状弯曲设置;和/或,所述阻火带的制成材质包括镀锌钢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段上盖变形缝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带的表面涂刷有防火隔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徐董,付敏,汪雅莲,王泽应,李林程,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