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池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566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贴膜装置,包括送料与喂料机构、拉膜机构以及贴膜与切膜机构;送料与喂料机构包括送料模组和喂料模组;贴膜与切膜机构包括贴膜模组和切膜模组。本圆柱电池贴膜装置通过拉膜机构送入绝缘膜带,送料模组送入裸电池至贴膜模组之下,贴膜模组下移贴膜时,喂料组件同时旋转裸电池,从而增加绝缘膜带与电池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圆柱形裸电池表面不会出现气泡或褶皱,缠绕绝缘膜带后,由切膜模组切断绝缘膜带,完成裸电池贴膜。本圆柱电池贴膜装置各功能模组之间相互配合,实现表面贴绝缘膜带,提高圆柱电池贴膜的合格率。合格率。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电池贴膜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圆柱电池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圆柱锂电池(下称电池)800是一种圆柱体形状的单体原电池。请见图1

3,按照圆柱体躺平的姿态,分为圆柱面810、端面一820、端面二830共3个外表面,常规电池的端面一820上在圆中心布置阳极柱850,在阳极柱850两边分别布置注液口860、防爆窗870和二维码880;端面二830上在圆中心布置阴极柱840,在阴极柱840两边布置注液口860;圆柱电池800以圆柱体直径值和高度值定义几何规格,如18650是指圆柱体直径18
±
0.2mm和高度值65
±
0.5mm。圆柱电池800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在裸电池金属外壳的圆柱面810外贴覆绝缘膜带段911以起到电气隔离的作用,兼起防腐和装饰的作用。圆柱电池800包覆绝缘膜带段911是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0003]一般的绝缘膜制作成双层膜带的形式,绝缘膜带背面备胶有粘性的一面粘附在离型膜带上,然后以绝缘膜带在外、离型膜带在内叠放成双层膜带,再将双层膜带卷在卷筒上作成双层膜带卷。绝缘膜带的材质是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绝缘膜带一般厚0.08~0.15mm,有优良的绝缘性、耐高温性、阻燃性、散热性和伸展刚性;胶是聚合物粘结剂(聚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胶层一般厚0.01~0.05mm,胶在自然条件下长时间不会固结,但胶遇紫外光(UV)照射(称预固化)后可加速固结,胶有优良的绝缘性、耐高温性、阻燃性、散热性和粘性;离型膜带的材质是聚乙烯(简称PE),离型膜带一般厚0.05~0.1mm;卷筒采用纸筒或胶筒,用于卷绕双层膜带成为双层膜带卷和用于回收卷绕离型膜带带成为离型膜带卷。
[0004]圆柱电池贴膜要求:见图3。
[0005]绝缘膜带段911全部贴覆电池的圆柱面810形成搭口9111,留出端面一820、端面二830(含阴极柱840、阳极柱850、注液孔860、防爆窗870、二维码880),特意留空除外;
[0006]膜张力1.5
±
0.5kgf、贴膜压力15
±
5kgf;
[0007]绝缘膜带段911搭接重叠区的最小尺寸(最小爬电距离)4mm,;
[0008]没有显著增大长径尺寸以免影响将来组电池模组;
[0009]没有裸露(特意留空除外)、起胶、气泡、褶皱、起翘、划痕、脏污。
[0010]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整条绝缘膜带段911贴覆电池的圆柱面。
[0011]现有的圆柱电池贴膜装置所贴绝缘膜带容易出现气泡、褶皱,导致圆柱电池贴膜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电池贴膜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圆柱电池贴膜装置所存在的所贴绝缘膜带存在气泡和褶皱的技术问题。
[0013]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柱电池贴膜装置,包括:
[0014]送料与喂料机构,包括送料模组和喂料模组,所述送料模组用于送进裸电池准备贴膜,所述喂料模组固定在所述送料模组上,用于贴膜时旋转裸电池;
[0015]拉膜机构,设于所述送料与喂料机构的送进方向上靠近所述送料与喂料机构,用于将绝缘膜带拉至所述喂料模组上与送进的裸电池外表面相接触;
[0016]贴膜与切膜机构,包括贴膜模组和切膜模组,所述贴膜模组置于所述喂料模组上方,并在喂料模组带动裸电池旋转时贴覆绝缘膜带至裸电池,所述切膜模组用于贴膜中切断绝缘膜带。
[0017]优选地,所述送料模组包括平移驱动组件、送料滑架、第一辊、第二辊、两个夹爪和夹爪驱动件,所述送料滑架固定在所述平移驱动组件的滑块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送料滑架的顶端,所述夹爪驱动件固定在所述送料滑架中间,两个所述夹爪固定在所述夹爪驱动件的活动端。
[0018]优选地,所述喂料模组包括喂料驱动件、喂料主动轮、喂料传动带和喂料从动轮,所述喂料驱动件固定在所述送料滑架上,所述喂料主动轮固定在所述喂料驱动件的转动端,所述喂料从动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辊或所述第二辊上,所述喂料传动带套设在所述喂料主动轮和喂料从动轮外,所述喂料驱动件能驱动所述喂料主动轮传动所述喂料从动轮连同所述第一辊或所述第二辊转动。
[0019]优选地,所述拉膜机构包括拉膜支架、拉膜升降模组和拉膜模组,所述拉膜升降模组固定在所述拉膜支架上,所述拉膜模组固定在所述拉膜升降模组的活动端并拉动绝缘膜带至所述喂料模组上与送进的裸电池外表面相接触。
[0020]优选地,所述拉膜升降模组包括拉膜升降滑组、拉膜升降驱动件和拉膜框架,所述拉膜升降滑组的滑轨和所述拉膜升降驱动件均固定在所述拉膜支架上,所述拉膜框架固定在所述拉膜升降驱动件的活动端并固定在所述拉膜升降滑组的滑轨上。
[0021]优选地,所述拉膜模组包括拉膜滑组、拉膜驱动件、拉膜滑架、上夹板、下夹板升降滑组、下夹板驱动件、下夹板和拉膜导辊,所述拉膜滑组的滑轨和所述拉膜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拉膜框架上,所述拉膜滑架固定在所述拉膜驱动件的活动端且固定在所述拉膜滑组的滑块上,所述上夹板、所述下夹板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拉膜导辊和所述下夹板升降滑组的滑轨均固定在所述拉膜滑架上,所述下夹板和所述下夹板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拉膜滑组的滑块上,所述下夹板与所述上夹板之间形成可夹持绝缘膜带的夹缝。
[0022]优选地,所述贴膜模组包括贴膜支架、边位传感组件、贴膜升降驱动件、贴膜升降滑组、贴膜升降滑架和压膜辊,所述贴膜升降驱动件、所述贴膜升降滑组的滑轨和所述边位传感组件均固定在所述贴膜支架上,所述贴膜升降滑架固定在所述拉膜升降驱动件的活动端且固定在所述贴膜升降滑组的滑块上,所述压膜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贴膜升降滑架上处于所述送料与喂料机构上方。
[0023]优选地,所述切膜模组包括切膜驱动件、切膜刀架和切膜刀片,所述切膜驱动件固定在所述贴膜升降滑架上,所述切膜刀架固定在所述切膜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切膜刀片固定在所述切膜刀架上,所述切膜驱动件能驱动所述切膜刀架带着所述切膜刀片沿所述压膜辊的辊轴的直线方向滑动。
[0024]本技术固定在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25]本圆柱电池贴膜装置通过拉膜机构送入绝缘膜带,送料模组送入裸电池至贴膜模组之下,贴膜模组下移贴膜时,喂料模组同时旋转裸电池,从而增加绝缘膜带与电池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圆柱形裸电池表面不会出现气泡或褶皱,缠绕绝缘膜带后,由切膜模组切断绝缘膜带,完成裸电池贴膜。本圆柱电池贴膜装置各功能模组之间相互配合,实现表面贴绝缘膜带,提高圆柱电池贴膜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圆柱电池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圆柱电池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与喂料机构,包括送料模组和喂料模组,所述送料模组用于送进裸电池准备贴膜,所述喂料模组固定在所述送料模组上,用于贴膜时旋转裸电池;拉膜机构,设于所述送料与喂料机构的送进方向上靠近所述送料与喂料机构,用于将绝缘膜带拉至所述喂料模组上与送进的裸电池外表面相接触;贴膜与切膜机构,包括贴膜模组和切膜模组,所述贴膜模组置于所述喂料模组上方,并在喂料模组带动裸电池旋转时贴覆绝缘膜带至裸电池,所述切膜模组用于贴膜中切断绝缘膜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模组包括平移驱动组件、送料滑架、第一辊、第二辊、两个夹爪和夹爪驱动件,所述送料滑架固定在所述平移驱动组件的滑块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送料滑架的顶端,所述夹爪驱动件固定在所述送料滑架中间,两个所述夹爪固定在所述夹爪驱动件的活动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模组包括喂料驱动件、喂料主动轮、喂料传动带和喂料从动轮,所述喂料驱动件固定在所述送料滑架上,所述喂料主动轮固定在所述喂料驱动件的转动端,所述喂料从动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辊或所述第二辊上,所述喂料传动带套设在所述喂料主动轮和喂料从动轮外,所述喂料驱动件能驱动所述喂料主动轮传动所述喂料从动轮连同所述第一辊或所述第二辊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膜机构包括拉膜支架、拉膜升降模组和拉膜模组,所述拉膜升降模组固定在所述拉膜支架上,所述拉膜模组固定在所述拉膜升降模组的活动端并拉动绝缘膜带至所述喂料模组上与送进的裸电池外表面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华李军利李成坤张欲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誉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