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41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过压热水加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包括三组独立并且结构相同的循环加热单元,循环加热单元包括蒸汽管路、凝水管路、冷却水管路、流量调节阀、温度检测器、液位控制阀、压力调节阀、回水管路、回水法兰、蜂窝状加热板、缓冲罐、进水法兰、进水管路、热水泵和板式换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缓冲块在固定杆侧面滑动对第一弹簧挤压变形起到缓冲,同时约束块在约束槽内部滑动对缓冲块起到引导约束作用,通过这样加强了对热水的缓冲,返回缓冲罐的热水带有余热再次经换热时,只需在余热温度的基础上升温即可进行循环。因此换热速度快,蒸汽补充量小,避免了蒸汽直接加热或普通热水循环加热方式的缺点。式的缺点。式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过压热水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连续式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加热系统(装置)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蒸汽直接加热或普通热水循环加热。采用蒸汽直接加热的方式存在着温度控制精确性差,加热板因蒸汽压力的冲击而引起震动及热能利用率低凝水排放量大等缺陷;采用普通热水循环加热存在温度加热限制,其极限温度最高仅能达到+100℃,影响了干燥机的干燥温度范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包括三组独立并且结构相同的循环加热单元,循环加热单元包括蒸汽管路、凝水管路、冷却水管路、流量调节阀、温度检测器、液位控制阀、压力调节阀、回水管路、回水法兰、蜂窝状加热板、缓冲罐、进水法兰、进水管路、热水泵和板式换热器,其中冷却水管路和液位控制阀组成单元注水系统,蒸汽管路、凝水管路、流量调节阀、温度检测器和板式换热器组成换热系统,压力调节阀、回水管路、回水法兰、蜂窝状加热板、缓冲罐、进水法兰、进水管路、热水泵和板式换热器组成热循环系统;在缓冲罐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为截面呈凸字形的圆柱槽,在缓冲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在固定杆的侧面对应回水管路位置套接有缓冲块,缓冲块为橡胶材质的圆环形块,在固定杆的侧面对应缓冲块位置固定套接有固定块,在固定块和缓冲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套接在固定杆侧面位置,在固定杆的内部对应缓冲块和固定块之间位置开设有贯穿固定杆的约束槽,在约束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约束块且约束块固定连接在缓冲块侧面位置,在冷却水管路远离缓冲罐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阀块。
[0005]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阀块远离冷却水管路的侧面开设有控制槽,在控制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块,在调节块的侧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贴合在控制槽壁面,第一连接块为橡胶材质的弧形块。
[0006]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块的侧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连接块。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夹角呈三十度,在控制阀块的侧面对应调节块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块。
[0008]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远离控制阀块的侧面设置有调节杆且调节杆贯穿安装块和控制阀块固定连接在调节块侧面位置,在调节杆远离调节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限制块。
[0009]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的侧面对应限制块位置圆周阵列状等距开设有六组卡槽,
在限制块远离调节杆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两组卡杆且两组卡杆贯穿限制块卡接在卡槽内部位置。
[0010]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卡杆远离安装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拉块,在拉块和限制块之间对应两组卡杆之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变形弹簧。
[0011]作为优选,所述限制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约束杆且约束杆经过拉块矩形槽延伸而出,在约束杆远离第一弹簧的侧面古达你这样限位块。
[0012]作为优选,所述卡杆远离拉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变形块,变形块为橡胶材质的圆形块。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冷却水管路和液位控制阀将水加注在热循环系统加满,通过蒸汽管路和凝水管路对板式换热器矩形加热并通过流量调节阀和温度检测器将加热用水换热至设定温度,启动热水泵将水在热循环系统进行循环,通过压力调节阀将热水加压零点一至零点七兆帕并且通过进水管路和进水法兰使蜂窝状加热板内部的热水稳定提升至一百只一百五十五度之间,通过回水法兰和回水管路将热水排出缓冲罐并且经蒸汽管路短暂储存后在重新返回压力调节阀的步骤,同步热水经过缓冲槽内部时,热水冲击在缓冲块侧面位置,缓冲块在固定杆侧面滑动对第一弹簧挤压变形起到缓冲,同时约束块在约束槽内部滑动对缓冲块起到引导约束作用,通过这样加强了对热水的缓冲,返回缓冲罐的热水带有余热再次经换热时,只需在余热温度的基础上升温即可进行循环。因此换热速度快,蒸汽补充量小,这样避免了蒸汽直接加热或普通热水循环加热方式的缺点。
[0016](2)、该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拉块将卡杆拉动脱离卡槽内部使第二变形弹簧产生变形,通过限制块控制调节杆使得调节块在控制槽内部旋转,同时调节块控制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切换位置,在合适卡槽位置松开拉块在第二变形弹簧的变形力下将卡杆卡接在卡槽内部固定,通过这样控制了冷却水管路内部的水流量,提高了该加热机构的实用性。
[0017](3)、该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在使用时,拉块在移动时,拉块在约束杆侧面滑动使得约束杆对拉块起到引导约束作用,同时限位块对拉块起到限位作用,变形块对卡杆起到了缓冲作用,对卡杆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通过这些提高了该加热机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
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回水法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调节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蒸汽管路;2、凝水管路;3、冷却水管路;4、流量调节阀;5、温度检测器;6、液位控制阀;7、压力调节阀;8、回水管路;9、回水法兰;10、蜂窝状加热板;11、缓冲罐;12、进水法兰;13、进水管路;14、热水泵;15、板式换热器;16、缓冲槽;17、固定杆;18、缓冲块;19、固定块;20、第一弹簧;21、约束槽;22、约束块;23、控制阀块;24、控制槽;25、调节块;26、第一连接块;27、第二连接块;28、安装块;29、调节杆;30、限制块;31、卡槽;32、卡杆;33、约束杆;34、拉块;35、第二变形弹簧;36、限位块;37、变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包括三组独立并且结构相同的循环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热单元包括蒸汽管路(1)、凝水管路(2)、冷却水管路(3)、流量调节阀(4)、温度检测器(5)、液位控制阀(6)、压力调节阀(7)、回水管路(8)、回水法兰(9)、蜂窝状加热板(10)、缓冲罐(11)、进水法兰(12)、进水管路(13)、热水泵(14)和板式换热器(15),其中冷却水管路(3)和液位控制阀(6)组成单元注水系统,蒸汽管路(1)、凝水管路(2)、流量调节阀(4)、温度检测器(5)和板式换热器(15)组成换热系统,压力调节阀(7)、回水管路(8)、回水法兰(9)、蜂窝状加热板(10)、缓冲罐(11)、进水法兰(12)、进水管路(13)、热水泵(14)和板式换热器(15)组成热循环系统;在缓冲罐(1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16),缓冲槽(16)为截面呈凸字形的圆柱槽,在缓冲槽(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7),在固定杆(17)的侧面对应回水管路(8)位置套接有缓冲块(18),缓冲块(18)为橡胶材质的圆环形块,在固定杆(17)的侧面对应缓冲块(18)位置固定套接有固定块(19),在固定块(19)和缓冲块(1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且第一弹簧(20)套接在固定杆(17)侧面位置,在固定杆(17)的内部对应缓冲块(18)和固定块(19)之间位置开设有贯穿固定杆(17)的约束槽(21),在约束槽(2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约束块(22)且约束块(22)固定连接在缓冲块(18)侧面位置,在冷却水管路(3)远离缓冲罐(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阀块(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过压热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块(23)远离冷却水管路(3)的侧面开设有控制槽(24),在控制槽(2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块(25),在调节块(25)的侧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连接块(26)且第一连接块(26)贴合在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科方晓和蔡国权孙田赵兴坤徐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金榜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