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挂篮施工悬浇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边跨合龙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32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挂篮施工悬浇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边跨合龙段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挂篮和边墩形成受力支点,为施工边跨现浇段和合龙段提供作业平台,需确保整个支承系统支顶牢固、悬吊系统工作正常,省去了支架或托架预埋、安装、预压及拆除等工序,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直接利用挂篮前移为施工作业提供了稳定、广阔的施工平台,避免了支架安装,托架的预埋及安装,支架预压及拆除等工序,有效提高了施工工效,大幅度减少了支撑体系用钢量、模板、人工和机械的成本投入,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高空作业强度和安全风险。作业强度和安全风险。作业强度和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挂篮施工悬浇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边跨合龙段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挂篮施工悬浇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边跨合龙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续梁作为超静定结构,具有跨度大、弯矩分部均匀、跨中挠度小和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在跨线、跨河谷上具有较大优势,挂篮悬臂浇筑工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当墩身相对较矮、地形较为平坦时,边跨现浇段施工常采用支架进行现浇施工,但用钢量普遍较大。当墩高相对较高、对地形要求较高时,边跨现浇段采用托架进行现浇施工,边跨合龙段常采用挂篮做支架现浇施工。
[0004]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进行现浇施工,用钢量普遍较大;采用托架进行现浇施工时,托架搭设上下预埋件的预埋位置精准度不易把控,高空作业受气流影响和作业空间的不稳定影响较大,难以保证杆件焊接质量和托架的平衡度,同时工人作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安全风险,基于此,研究一种采用挂篮施工悬浇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边跨合龙段施工方法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挂篮施工悬浇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边跨合龙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悬臂梁,直至最外端悬臂梁施工完毕施工悬臂梁,以前一悬臂梁为基础,将挂篮底座锚固在前一悬臂梁上,通过挂篮悬臂梁前端伸出,并形成作业平台;将内滑梁和外滑梁的前端通过前吊杆固定在悬臂梁上,两者后端通过后吊杆吊装在挂篮上,内模板和外模板对应滑动设置在内滑梁和外滑梁上,随着移动逐节施工悬臂梁,直至最后节段悬臂梁施工完毕;步骤二,拆除挂篮作业平台首先拆除挂篮锚固底座和前吊杆,在最后一节悬臂梁的后端钻孔,将拆除的前吊杆固定在钻孔内,然后将前吊杆下部的固定环套装在内滑梁和外滑梁上,使其作为临时的支吊点;步骤三,挂篮前移将挂篮前移,在后吊杆的牵引下,使内滑梁、外滑梁和作业平台前移,行走至边跨现浇段墩顶端,然后将作业平台的后端置于墩顶上,并按标高设置在调平底座上,进行调平,拆除用于悬吊作业平台前端的吊杆,此时内滑梁和外滑梁移动到位,将前吊杆下部的固定环紧固;步骤四,配重施工为保持T构基本平衡前提下进行边跨现浇段及合龙段施工,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在靠近中跨合龙侧的悬臂段进行等量加载重量,根据力矩平衡公式得出所需配重重量,确保T构两端受力平衡;步骤五,铺设内模和外模采用方木配合竹胶板铺设底模,侧模采用定型钢模,底模及墙身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安装完毕后开始拼装内模,内模采用竹胶板拼装,方木为楞,并利用内支架支撑;模板拼缝处粘贴宽面透明胶布,并在接缝处增加方木加固支撑,随后进行顶板钢筋和顶板预应力安装施工,然后浇筑混凝土,养生等强至混凝土弹性模量及强度均达到设计的100%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施工,完成边跨现浇段施工;步骤六拆除内支架,操作前吊杆和后吊杆,使内模板和外模板下放,然后向前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军刘士闽刘志琦韩小宣张智浩韩恒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