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和烟杆及电子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14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和烟杆及电子烟,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体,所述雾化器主体内设有发热芯,所述发热芯设有两个导电线,所述雾化器主体底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外形呈轴对称形,所述连接槽的底壁设有电连接部,所述导电线伸入所述电连接部,所述连接槽的侧壁设有可使所述雾化器主体与烟杆可拆卸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雾化器和烟杆,通过设计电连接部可使雾化器不需要设计电极,烟杆插入连接槽内,可直接通过电连接部与雾化器电连接,而且可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与雾化器可拆卸连接,并且连接槽外形呈轴对称形,烟杆反向插入连接槽内也可与雾化器可拆卸连接和电连接。可拆卸连接和电连接。可拆卸连接和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和烟杆及电子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
,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和烟杆及电子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电子烟,都是通过在将发热芯的两个导电线分别连接在雾化器底部的两个电极上,然后再通过烟杆顶部的两个电极分别与雾化器上的电极抵接导电,导致电子烟的电连接部结构复杂,电极用量多,材料成本高,其次现有的电子烟,烟杆和雾化器只有正向组合一起后,烟杆的电极才会和雾化器的电连接部对接实现电连接,烟杆和雾化器才会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烟杆和雾化器反向组合一起后,则不能实现可拆卸连接和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和烟杆及电子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电极用量多,材料成本高,以及烟杆和雾化器反向组合后不能实现可拆卸连接和电连接的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体,所述雾化器主体内设有发热芯,所述发热芯设有两个导电线,所述雾化器主体底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外形呈轴对称形,所述连接槽的底壁设有电连接部,所述导电线伸入所述电连接部,所述连接槽的侧壁设有可使所述雾化器主体与烟杆可拆卸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结构。
[000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连接部是由通孔和/或凹槽形成。
[000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磁吸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螺纹连接结构,以及过盈配合结构中的其中一种连接结构。
[000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槽的外形包括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菱形,以及正六边形中的其中一种外形。
[000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器主体包括储油管和雾化管,所述雾化管设在所述储油管内,所述发热芯设在所述雾化管内,所述储油管外壁与所述储油管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储油棉,所述雾化管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油孔,每一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
[000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热芯包括吸油棉和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包裹在所述吸油棉内,两个所述导电线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电加热丝的两端。
[00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油管顶端开口内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第一密封件,所述雾化管底端开口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开设有排烟通道,所述雾化管上端与所述排烟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雾化管下端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
[00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密封件底端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在所述第二密封件底端以中心点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导电线下端从所
述进气通道伸出所述第二密封件外,且两个所述导电线下端经弯折后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
[00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管顶端开口内还设有吸嘴,所述吸嘴开设有吸烟通道,所述吸烟通道与所述排烟通道相通,所述雾化管底端开口内还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端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底端相抵接,所述连接座底端内凹形成所述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一插槽相对应且相通,所述第二插孔与所述第二插槽相对应且相通,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孔以及所述第二插孔构成了所述电连接部。
[001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槽的侧壁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在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构成了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
[001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烟杆,包括用于给上述的雾化器供电的烟杆主体,所述烟杆主体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槽内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外形与所述连接槽外形相匹配。
[001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体的侧壁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连接体的侧壁上也对称分布,所述连接体正向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扣扣合,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扣扣合;或者,所述连接体反向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扣扣合,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扣扣合,从而构成所述烟杆主体正或反插均可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
[001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体顶端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连接体顶端也以中心点对称分布,所述连接体正向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电极从所述第一插孔插入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导电线抵接,所述第二电极从所述第二插孔插入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导电线抵接;或者,所述连接体反向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电极从所述第二插孔插入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导电线抵接,所述第二电极从所述第一插孔插入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导电线抵接,从而构成所述烟杆主体正或反插均可与所述雾化器主体电连接。
[001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烟杆主体包括主体管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端插入所述主体管顶端开口内固定,所述连接体是由所述固定座上端缩颈形成,所述连接体顶端开设有第一贯穿通道和第二贯穿通道,所述第一电极下端插入所述第二贯穿通道内固定,所述第二电极下端插入所述第二贯穿通道内固定。
[001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管内设有电芯和控制板,所述电芯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主体管底端开口内设有底座,所述控制板供电在所述底座内。
[0019]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的烟杆。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
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0021]实施本技术的雾化器和烟杆及电子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雾化器和烟杆及电子烟,通过插孔和插槽作为电连接部,将发热芯的导电线弯折到插槽内,可使雾化器不需要设计电极,可节省电极材料成本,烟杆插入连接槽内,可直接通过烟杆的电极插入插槽内与导电线电极抵接,从而与雾化器电连接,而且连接槽外形呈轴对称形,连接体与连接槽相匹配,烟杆的电极与雾化器的插槽都以中心点对称分布,可拆卸连接结构对称分布,烟杆正反向插入连接槽内都可与雾化器可拆卸连接和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主体,所述雾化器主体内设有发热芯,所述发热芯设有两个导电线,所述雾化器主体底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外形呈轴对称形,所述连接槽的底壁设有电连接部,所述导电线伸入所述电连接部,所述连接槽的侧壁设有可使所述雾化器主体与烟杆可拆卸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是由通孔和/或凹槽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磁吸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螺纹连接结构,以及过盈配合结构中的其中一种连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外形包括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菱形,以及正六边形中的其中一种外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主体包括储油管和雾化管,所述雾化管设在所述储油管内,所述发热芯设在所述雾化管内,所述储油管外壁与所述储油管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储油棉,所述雾化管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油孔,每一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包括吸油棉和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包裹在所述吸油棉内,两个所述导电线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电加热丝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管顶端开口内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第一密封件,所述雾化管底端开口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开设有排烟通道,所述雾化管上端与所述排烟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雾化管下端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底端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在所述第二密封件底端以中心点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导电线下端从所述进气通道伸出所述第二密封件外,且两个所述导电线下端经弯折后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顶端开口内还设有吸嘴,所述吸嘴开设有吸烟通道,所述吸烟通道与所述排烟通道相通,所述雾化管底端开口内还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端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底端相抵接,所述连接座底端内凹形成所述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一插槽相对应且相通,所述第二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彧骆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劳斯韦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