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质量的无人机侦察规划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航空火力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质量的无人机侦察规划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的侦察引导借助于机载电子设备控制飞机自动飞行,满足对指定区域的侦察,获取区域可见光或红外图像信息。传统使用中,无人机的侦察规划由操作员根据操作经验进行航路点设定,根据侦察效果调整侦察高度,人工负担重,效率低,不利于节约燃油或电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质量的无人机侦察规划设计方法。综合利用无人机载机平台的机动性、侦察时对图像质量的需求,规划合适的侦察高度和速度,在该高度、速度约束下实现对指定凸多边形区域的合理划分,以航路点的形式给出规划结果,供无人机飞控或引导模块引导无人机飞行,实现自动规划、自主引导的侦察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解放无人机操作员负担,使操作员能够全副精神专注于侦察图像的判读和目标识别上,达到提高侦察效率,节省能源的目的。
[0004]一种基于图像质量的无人机侦察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质量的无人机侦察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首先,对于待侦察的凸多边形区域,以(max_longitude+min_longitude)/2作为基准经度计算其各个顶点在高斯坐标系下的坐标,其中,max_longitude为待侦察多边形区域顶点的经度最大值,min_longitude为待侦察多边形区域顶点的经度最小值,记高斯坐标系下的顶点坐标为(x
gi
,y
gi
),i=1:n为顶点序号,n为多边形的顶点总数,3≤n≤8;然后,将多边形顶点按照其相对于多边形几何中心的方位角由小到大进行逆时针排序,排序后的顶点序号记为p
i
,i=1:n;步骤2:选择距离载机当前位置点最近的顶点作为进入点;步骤3:根据光电传感器视频跟踪目标尺寸要求,计算规划高度范围一,根据图像质量要求,计算规划高度范围二,以二者的交集作为最终的规划高度范围,记为[H
min
,H
max
],按照H=H
max
‑
0.618
×
(H
max
‑
H
min
)计算得到最终的规划高度H,再根据规划高度和目标跟踪要求,确定理想规划速度上限,结合飞行性能,确定规划速度可取范围,记为[V
min
,V
max
],按照V=V
max
‑
0.618
×
(V
max
‑
V
min
)计算得到最终的规划速度V;步骤4:除进入点外,过多边形各个顶点作到进入点所在两条边的垂线,先在进入点所在的两条边所对应的两组垂线中分别一条长度最长的垂线,再在两条长度最长的垂线中选择长度较小的垂线,以该垂线的垂足所在边作为进入边,侦察宽度等于该垂线长度;步骤5:设系统要求的最大和最小旁向重叠率分别为δ
min
、δ
max
,分别按下式计算得到最小和最大航道数目m1、m2::其中,d
width
为侦察宽度,l
v
为垂直于侦察方向的视场,按照l
v
=2H*tan(α
v
/2)计算得到,α
v
为光电传感器垂直于侦察方向的视场角;如果m1<m2,规划时使用的旁向重叠率δ
v
为:如果m1=m2,规划时使用的旁向重叠率δ
v
为:δ
v
%=δ
vmax
%
ꢀꢀꢀꢀꢀꢀꢀꢀꢀꢀꢀꢀꢀꢀꢀꢀꢀꢀꢀꢀꢀꢀꢀꢀꢀꢀꢀꢀ
(4)航道数m=m1,航道间距Δl
v
=l
v
(1
‑
δ
v
%);步骤6:由靠近进入边起,在进入边与步骤4确定的垂线对应的顶点之间每隔Δl
v
作一条平行于进入边的直线,以这些直线作为航路所在直线;步骤7:以各条航路直线与多边形的边的交点作为航路控制点,对于每个航路控制点,确定其所在航路直线上、位于在多边形外部的、与其距离为2l
p
的点作为其对应的最终的航路点;其中,l
p
为沿侦察方向的视场,按照l
p
=2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虎,郭立敏,齐庆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