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氧化炉强化吸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65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氧化炉强化吸附结构,包括活性炭箱,活性炭箱一侧通过回流管连接炉体,所述炉体上方还通过连通管连通活性炭箱,活性炭箱一侧还设有进气管,所述活性炭箱内设有若干活性炭层,每层活性炭层下方设有可将废气均匀导入活性炭层的导流板。废气通过进气管通入活性炭箱进行吸附,其中导流板以及导流板上直径依次增大的孔洞使得废气能够均匀被吸附到活性炭中,同时在后续通入的高温气体也能均匀的分散进入到活性炭层中,使得活性炭中的气体能够完全脱附,另外,在废气吸附时没有被完全吸附的有害气体,会通入到催化氧化炉中进行催化燃烧,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部分排出,部分会通入到活性炭箱中进行高温脱附,充分利用能够节约能源。分利用能够节约能源。分利用能够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氧化炉强化吸附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催化氧化炉强化吸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催化氧化炉的原理是将含VOCs的废气加热到200~450℃经过催化床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VOCs催化燃烧,转化成无害无臭的CO2,是一种无明火燃烧的处理方法。通常对含有VOCs的废气经过活性炭吸附后,排出小浓度的气体,另外再通过高温气体对其进行脱附处理后,经过催化氧化炉的处理最终排放达标的气体,该技术被应用于各种VOCs废气的治理,应用也非常广泛。
[0003]但现有的催化氧化炉仍然存在很多缺点,在对废气的吸附处理时,废气总是从两侧进入到活性炭层,而位于中部的活性炭层很少有废气通过,因为造成部分活性炭没有吸附,而位于两侧的活性炭却已经吸附饱和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催化氧化炉强化吸附结构,能够大大提高活性炭吸附的效率以及后续脱附的完全,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催化氧化炉强化吸附结构,包括活性炭箱,活性炭箱一侧通过回流管连接炉体,所述炉体上方还通过连通管连通活性炭箱,活性炭箱一侧还设有进气管,所述活性炭箱内设有若干活性炭层,每层活性炭层下方设有可将废气均匀导入活性炭层的导流板。
[0006]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若干孔洞,位于两侧的孔洞直径小于位于中部的孔洞。
[0007]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下方两侧分别设有堆成的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从两侧向中部位置倾斜。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上还连接有用于过滤粉尘的第一过滤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炉体一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也设有过滤粉尘的第二过滤器。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废气通过进气管通入活性炭箱进行吸附,其中导流板以及导流板上直径依次增大的孔洞使得废气能够均匀被吸附到活性炭中,同时在后续通入的高温气体也能均匀的分散进入到活性炭层中,使得活性炭中的气体能够完全脱附,另外,在废气吸附时没有被完全吸附的有害气体,会通入到催化氧化炉中进行催化燃烧,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部分排出,部分会通入到活性炭箱中进行高温脱附,充分利用能够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装置立体结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1、活性炭箱;2、回流管;3、炉体;4、连通管;5、活性炭层; 6、导流板;7、孔洞;8、导流斜面;9、进气管;10、第一过滤器;11、排气管;12、第二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尽描述。
[0017]一种催化氧化炉强化吸附结构,如图1

3所示,其具体结构包括活性炭箱1,活性炭箱1一侧通过回流管2连接炉体3,所述炉体3上方还通过连通管4连通活性炭箱1,活性炭箱1一侧还设有进气管9,所述活性炭箱1内设有若干活性炭层5,每层活性炭层5下方设有可将废气均匀导入活性炭层的导流板6。
[0018]在进行废气处理时,将废气从进气管9导入到活性炭箱1内通过活性炭层5进行吸附,排出小浓度的气体从连通管4进入到炉体3内进行催化氧化,被加热处理后的高温气体通过回流管2流入到活性炭箱1内对活性炭吸附的废气进行脱附处理,然后在进入到炉体3内处理后排放,导流板6可将进入的气体以及后续从炉体3内排入的高温气体,都能均匀的导入到活性炭层5中,对于刚进入的废气,可均匀的导入到活性炭层5中进行吸附,而对于后续进入的高温气体则可均匀的导入到活性炭层5中进行脱附,大大提高了吸附和脱附的效率。
[0019]所述导流板6上开设有若干孔洞7,位于两侧的孔洞7直径小于位于中部的孔洞7。气体在进入到活性炭箱1内时,回先从一侧的活性炭层5开始吸附然后向上排出,侧边在吸附完全后,位于中部的活性炭可能还没吸附,孔洞7直径从侧边向中部位置处依次增大的设计使得废气能向中部移动,进而提高吸附的效果;而在脱附时,也可引导高温气体均匀的散步到活性炭层5中进行脱附以提高脱附效率。
[0020]所述导流板6下方两侧分别设有堆成的导流斜面8,所述导流斜面8从两侧向中部位置倾斜。导流斜面8的设置也使得废气的导向更加顺畅和均匀。
[0021]所述进气管9上还连接有用于过滤粉尘的第一过滤器10。
[0022]所述炉体3一侧设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上也设有过滤粉尘的第二过滤器 12。第一过滤器10和第二过滤器12的设置都是为了过滤掉多余的灰尘等,放置造成堵塞和污染。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氧化炉强化吸附结构,包括活性炭箱(1),活性炭箱(1)一侧通过回流管(2)连接炉体(3),所述炉体(3)上方还通过连通管(4)连通活性炭箱(1),活性炭箱(1)一侧还设有进气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箱(1)内设有若干活性炭层(5),每层活性炭层(5)下方设有可将废气均匀导入活性炭层的导流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氧化炉强化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6)上开设有若干孔洞(7),位于两侧的孔洞(7)直径小于位于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元海吴明彭将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三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