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气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19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絮凝气浮机,包括设备壳体、电絮凝装置、刮渣装置、溶气气浮装置及超声波发生装置,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溶气罐、与溶气罐通过管道连接的微气泡发生器、水泵及空压机,通过超声波发生装置能够将从微气泡发生器逸出的微气泡炸开成直径为微米级的气泡,这些气泡易与污水中的絮凝物相结合,使得悬浮在污水中的絮凝物可以快速的漂浮在上层水面,对污水中絮凝物处理的更加彻底,超声波发生装置使污水中的絮凝物快速粉碎、解体,解体、粉碎后的絮凝物与微气泡附着后的综合密度更小,可更快的向上浮至水面,超声波发生装置能够防止电絮凝装置电解过程中絮凝物粘在电极上造成短路。中絮凝物粘在电极上造成短路。中絮凝物粘在电极上造成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絮凝气浮机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电絮凝气浮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污水,污水中一般含有胶状物及固体悬浮物,电絮凝气浮设备是通过电极电解使污水中的胶状物及固体悬浮物凝聚成絮凝物,再通过气泡与污水中的絮凝物相结合,使得悬浮在污水中的絮凝物漂浮在上层水面。现有技术的电絮凝气浮设备通常包括电极和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向污水中曝气,产生的气泡较大,较大的气泡不易吸附污水中的絮凝物,使得污水中悬浮的絮凝物不易上浮至水面,导致对污水中絮凝物处理的不够彻底,而且污水中集聚悬浮的絮凝物容易粘在电极上造成短路,因此现有技术的电絮凝气浮设备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佳的电絮凝气浮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絮凝气浮机,包括设备壳体、电絮凝装置、刮渣装置、溶气气浮装置及超声波发生装置,设备壳体内设有电絮凝

气浮池及集渣

沉淀池,电絮凝装置包括设于电絮凝

气浮池内的电极,超声波发生装置设于电絮凝

气浮池内,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溶气罐、与溶气罐通过管道连接的微气泡发生器、水泵及空压机,微气泡发生器设于电絮凝

气浮池内。
[0005]优选地,所述设备壳体左侧设有与电絮凝

气浮池连通的进水口,设备壳体右侧设有与集渣

沉淀池连通的出水口和出渣口,设备壳体顶部在位于电絮凝

气浮池和集渣

沉淀池上方处设置有刮渣装置,集渣

沉淀池右侧顶部靠近刮渣装置处设有与出渣口连通的集渣槽。
[0006]优选地,所述刮渣装置包括设置在设备壳体顶部的两个轴承座、设置在轴承座上的链轮、套设在链轮上的传动铰链及设置在传动铰链上的刮板。
[0007]优选地,所述电极包括通过电极固定架固定的多个交错设置的阴极电极及阳极电极,阳极电极的材料是铁,阴极电极的材料是石墨。
[0008]优选地,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包括筒体、防水透气膜、硬网板及软网板,筒体侧壁开设有多个侧孔,每个侧孔处均设有一层防水透气膜、两层硬网板及一层软网板,两层硬网板贴合于防水透气膜两侧,防水透气膜两侧的硬网板的筛孔错位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溶气罐顶部通过回流水管道与集渣

沉淀池连通,回流水管道上设有所述水泵,溶气罐底部一侧通过管道与空压机连接,溶气罐底部另一侧通过伸入到电絮凝

气浮池内的入水管道与筒体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筒体上端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可在筒体内上下滑动,筒体上端开口处设有限位开关。
[0011]优选地,所述集渣

沉淀池内设有一级沉淀斜管及设于一级沉淀斜管上方的二级沉淀斜管,集渣

沉淀池底部设有锥形斗,一级沉淀斜管与水平方向呈 60度夹角设置,二级沉淀斜管与一级沉淀斜管呈 120度夹角设置。
[0012]本技术通过电絮凝装置、溶气气浮装置和超声波发生装置相互协调配合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处理,通过电絮凝装置使污水中悬浮杂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絮凝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水中的COD、BOD5、氨氮等成分;通过超声波发生装置能够将从微气泡发生器逸出的微气泡炸开成直径为微米级的气泡,这些气泡易与污水中的絮凝物相结合,使得悬浮在污水中的絮凝物可以快速的漂浮在上层水面,对污水中絮凝物处理的更加彻底。另外,超声波发生装置产生高频振动带动污水中悬浮的絮凝物快速振动,使絮凝物快速粉碎、解体,解体、粉碎后的絮凝物与微气泡附着后的综合密度更小,可更快的向上浮至水面。另外,超声波发生装置产生高频振动带动污水中悬浮的絮凝物快速振动能够防止电絮凝装置电解过程中絮凝物粘在电极上造成短路。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絮凝气浮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微气泡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微气泡发生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0、设备壳体;11、电絮凝

气浮池;12、集渣

沉淀池;121、集渣槽;13、进水口;14、出水口;15、隔板;16、出渣口;20、电絮凝装置;21、电极;22、电极固定架;31、溶气罐;311、入水管道;312、电磁阀;313、回流水管道;32、微气泡发生器;321、筒体;322、防水透气膜;323、硬网板;324、软网板;325、侧孔;326、活塞;327、限位开关;33、水泵;34、空压机;40、刮渣装置;41、轴承座;42、传动铰链;43、链轮;44、刮板;50、超声波发生装置;61、一级沉淀斜管;62、二级沉淀斜管;63、锥形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絮凝气浮机,包括设备壳体10、电絮凝装置20、溶气气浮装置、刮渣装置40及超声波发生装置50。
[0022]设备壳体10内设有电絮凝

气浮池11及集渣

沉淀池12,电絮凝

气浮池11与集渣

沉淀池12之间设有隔板15;设备壳体10左侧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絮凝气浮机,包括设备壳体、电絮凝装置和刮渣装置,设备壳体内设有电絮凝

气浮池及集渣

沉淀池,电絮凝装置包括设于电絮凝

气浮池内的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溶气气浮装置及超声波发生装置,超声波发生装置设于电絮凝

气浮池内,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溶气罐、与溶气罐通过管道连接的微气泡发生器、水泵及空压机,微气泡发生器设于电絮凝

气浮池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左侧设有与电絮凝

气浮池连通的进水口,设备壳体右侧设有与集渣

沉淀池连通的出水口和出渣口,设备壳体顶部在位于电絮凝

气浮池和集渣

沉淀池上方处设置有刮渣装置,集渣

沉淀池右侧顶部靠近刮渣装置处设有与出渣口连通的集渣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絮凝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装置包括设置在设备壳体顶部的两个轴承座、设置在轴承座上的链轮、套设在链轮上的传动铰链及设置在传动铰链上的刮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气浮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蔚萍王彩良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格林诺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