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907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电芯、端板、安装螺栓及扎带,若干壳体沿一直线延伸方向布设且相互紧贴,电芯设置在壳体内,电芯上设置极柱,两个端板分别设置在若干壳体布设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夹住若干壳体,安装螺栓设置在端板内,扎带将若干电芯及两个端板捆扎在一起,电芯朝向相邻电芯的端面或者电芯朝向相邻端板的端面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隔并形成空腔,空腔抽真空;在电芯相互紧贴的侧面设置真空的空腔,使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传导到相邻的电芯热量很有限,不足以触发相邻电芯发生热失控,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无需在相邻电芯之间填充阻热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是由若干电芯紧密排列形成的集成结构,其会在电芯排组两端设置端板夹紧电芯排组,然后通过包覆外膜以及胶带捆扎形成电池包。专利文献CN109565010B就公开了一种目前常见的电池壳体。目前,电池包起火事件不绝于耳,究其原因就是电池本身在正常使用或者滥用工况下容易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一旦无法顺畅排出,就会引发电池热失控。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都是通过电芯之间添加阻燃物来抑制电池热失控的危险情况蔓延。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采用阻燃材料,在某个电芯热失控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电芯热失控时仍然会将很大部分热量传递到旁边电芯;如果电芯之间的隔热垫或者气凝胶厚度不厚,旁边电芯仍然有被触发热失控的风险,从而导致整个电池模组或者电池包发生激烈的热失控,造成严重的险情蔓延,会影响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用于解决现有的电芯阻燃方式难以避免一个电芯热失控会将很大部分热量传递到旁边电芯,造成旁边电芯仍然被触发热失控的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电芯、端板、安装螺栓及扎带,若干壳体沿一直线延伸方向布设且相互紧贴,电芯设置在壳体内,电芯上设置极柱,两个端板分别设置在若干壳体布设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夹住若干壳体,安装螺栓设置在端板内,扎带将若干电芯及两个端板捆扎在一起,电芯朝向相邻电芯的端面或者电芯朝向相邻端板的端面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隔并形成空腔,空腔抽真空。
[000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相邻两个壳体紧贴的侧端面以及壳体紧贴端板的侧端面均为接触面,电芯与接触面相邻的端面均紧贴壳体的内壁。
[0007]更进一步优选的,壳体上与接触面相邻的其中一个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通孔与空腔相连通,外部抽真空设备能够通过通孔对空腔抽真空,通孔能够选择性的开启或者封闭。
[0008]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设置在壳体内,支撑件抵接在电芯朝向接触面的侧端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并使壳体内形成至少一个空腔。
[0009]更进一步优选的,支撑件包括框体及支杆;两个框体对称的间隔设置在空腔内,框体抵接在电芯朝向接触面的侧端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两个支杆对称连接在两个框体之间。
[0010]更进一步优选的,支撑件还包括横梁,至少一个横梁设置在空腔内,横梁连接在两个框体之间或者连接在两个支杆之间,横梁紧贴壳体的内壁并与电芯朝向接触面的侧端面
之间留有间隔。
[0011]更进一步优选的,电芯朝向接触面的两侧均形成有空腔。
[0012]更进一步优选的,两个空腔沿电池模组延伸方向的宽度之和小于电芯沿电池模组延伸方向的宽度。
[0013]本技术的一种电池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在电芯相互紧贴的侧面设置真空的空腔,使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传导到相邻的电芯热量很有限,不足以触发相邻电芯发生热失控,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无需在相邻电芯之间填充阻热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5](2)本技术在空腔内设置支撑件支撑空腔结构,使本案的电池壳体结构强于现有的单层铝壳电池壳体,从而使电池模组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作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侧剖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单体电芯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单体电芯的正剖图。
[0021]图中:1、壳体;101、接触面;102、空腔;103、通孔;2、电芯;21、极柱;3、端板;4、安装螺栓;5、扎带;6、支撑件;61、框体;62、支杆;63、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1、电芯2、端板3、安装螺栓4及扎带5。
[0025]其中,若干壳体1沿一直线延伸方向布设且相互紧贴。需要说明的是,若干壳体1是布设在pack包的底托板上的。
[0026]电芯2设置在壳体1内,电芯2上设置极柱21,极柱21都设置在电芯2的顶部。
[0027]两个端板3分别设置在若干壳体1布设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夹住若干壳体1。
[0028]安装螺栓4设置在端板3内,从而将端板3固定安装在pack包的梁上。由于本案并不涉及对于pack包的结构的改进,因此并未在本案中进行详细的描述,也未在本案的附图中进行描绘。
[0029]扎带5环绕整个模组缠绕,从而将若干电芯2及两个端板3捆扎在一起。
[0030]上述结构是目前的电池模组的常见结构,目前的阻燃手段,是在两个壳体1之间填充阻燃材料。
[0031]但在本案中,电芯2朝向相邻电芯2的端面或者电芯2朝向相邻端板3的端面与壳体1内壁之间留有间隔并形成空腔102,空腔102抽真空。预设相邻两个壳体1紧贴的侧端面以及壳体1紧贴端板3的侧端面均为接触面101;由于空腔102被抽真空,因此具有隔热能力。相比于常规的阻燃材料,空腔102形成的真空层不仅具有阻燃效果,而且真空的导热性较差,从而能够避免电芯2热失控后产生的热量向相邻的电芯2扩散。
[0032]另外,电芯2与接触面101相邻的端面均紧贴壳体1的内壁,之所以并未涉及整个电芯2与壳体1之间都形成空腔102,是为了方便电芯2散热。
[0033]当然,作为可选实施例的,电芯2朝向接触面101的两侧均形成有空腔102,从而在电芯2两侧都形成真空层;两个空腔102沿电池模组延伸方向的宽度之和小于电芯2沿电池模组延伸方向的宽度,即两个空腔102的厚度之和小于小电芯2的厚度。
[0034]实施例二:
[003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对壳体1进行抽真空,如图1所示,结合图3,壳体1上与接触面101相邻的其中一个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03。
[0036]其中,通孔103与空腔102相连通,外部抽真空设备能够通过通孔103对空腔102抽真空,通孔103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1)、电芯(2)、端板(3)、安装螺栓(4)及扎带(5),若干所述壳体(1)沿一直线延伸方向布设且相互紧贴,所述电芯(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电芯(2)上设置极柱(21),两个所述端板(3)分别设置在若干所述壳体(1)布设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夹住若干所述壳体(1),所述安装螺栓(4)设置在所述端板(3)内,所述扎带(5)将若干电芯(2)及两个端板(3)捆扎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2)朝向相邻所述电芯(2)的端面或者所述电芯(2)朝向相邻所述端板(3)的端面与所述壳体(1)内壁之间留有间隔并形成空腔(102),所述空腔(102)抽真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壳体(1)紧贴的侧端面以及所述壳体(1)紧贴所述端板(3)的侧端面均为接触面(101),所述电芯(2)与所述接触面(101)相邻的端面均紧贴所述壳体(1)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接触面(101)相邻的其中一个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03),所述通孔(103)与所述空腔(102)相连通,外部抽真空设备能够通过所述通孔(103)对所述空腔(102)抽真空,所述通孔(103)能够选择性的开启或者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赛洪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