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373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包括钢板、型钢柱、X形加劲肋、长方形加劲肋、混凝土墙体;混凝土墙体的下方设有基础,所述混凝土墙体内设有钢板和位于钢板两侧部的型钢柱,所述型钢柱和钢板的底部均伸入并锚固于基础中;所述混凝土墙体下部体内位于钢板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所述X形加劲肋,所述X形加劲肋的四个端部与型钢柱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长方形加劲肋固定连接在所述型钢柱的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与普通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相比,抗震性能更好,极限承载力更高,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节约材料的使用,并且施工方便,更加适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求的建筑。求的建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3]
技术介绍

[0004]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层高不断增大,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大,对结构的抗侧能力与抗震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侧能力与刚度,但是随着建筑层高的增大,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截面面积较大,不但增大了结构的自重不利于抗震,同时也不利于结构内部空间的利用。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增加钢板与型钢柱不但可以减轻结构自重,还可以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抗侧能力,混凝土不但可以限制钢板的面外屈曲,还可以保护内部钢板减少腐蚀。
[0005]基于上述原因,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多数中高剪跨比组合剪力墙试件呈现以弯曲为主的弯剪破坏特征,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边缘柱底损伤较重,墙体下部混凝土开裂后对内置钢板的约束作用减弱,导致下部钢板容易发生屈曲,在试件破坏时上部墙体基本未发生明显破坏,这些问题导致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材料性能未能充分发挥。
[0006]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当中通常在设计阶段采用下部加密配筋的方法来对剪力墙底部进行加强,但是在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当中,加密配筋的方式对于剪力墙的性能影响较小,并且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下部型钢柱的屈曲以及下部钢板的面外屈曲。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型钢柱、X形加劲肋、长方形加劲肋、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下方设有基础,所述混凝土墙体内设有钢板和位于钢板两侧部的型钢柱,所述型钢柱和钢板的底部均伸入并锚固于基础中;所述混凝土墙体下部体内位于钢板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所述X形加劲肋,所述X形加劲肋的四个端部与型钢柱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长方形加劲肋固定连接在所述型钢柱的表面上。
[0010]进一步的,上述型钢柱为H型钢柱,H型钢柱的腹板宽度方向与钢板的宽度方向一
致,X形加劲肋的宽度方向与H型钢柱的翼板宽度方向一致,钢板的两侧边与H型钢柱翼板的外侧面焊接固定。
[0011]进一步的,上述X形加劲肋的内侧与钢板的表面焊接固定,X形加劲肋的四个端部分别与两侧型钢柱的翼板外侧面焊接固定。
[0012]进一步的,上述钢板和型钢柱上布设有栓钉,所述栓钉的小端与钢板、型钢柱的腹板焊接固定。
[0013]进一步的,上述栓钉内置于所述混凝土墙体的暗柱区。
[0014]进一步的,上述长方形加劲肋为长方形平板,其焊接固定在H型钢柱下部两侧翼板内侧面之间,并且平行于所述型钢柱的腹板。
[0015]进一步的,上述X形加劲肋的上端部与所述长方形加劲肋的上端平齐,X形加劲肋的下端部与基础顶面等高。
[0016]进一步的,上述长方形加劲肋厚度与所述型钢柱翼缘厚度相同,长方形加劲肋高度为剪力墙高度的一半。
[0017]进一步的,上述钢板的两侧表面焊接固定有所述X形加劲肋,在混凝土墙体上设有水平和竖向设置的钢筋。
[0018]本专利技术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预制钢板、型钢柱,在钢板下部焊接X形加劲肋,在型钢柱下部焊接平行于腹板的长方形加劲肋;步骤二:将上述钢板、型钢柱锚固在基础内,钢板两侧与型钢柱焊接,将钢板底部X形加劲肋上端部焊接在型钢柱翼缘上,在型钢柱腹板与钢板两侧表面焊接栓钉,栓钉采用梅花型布置,绑扎混凝土墙体的水平、竖向分布的钢筋;步骤三:对基础进行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在养护一定时期后,在钢板与型钢柱周围支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到预定高度,对于底部加劲区的混凝土要加强振捣,使其充分密实;步骤四:拆模养护形成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
[0019]由于在型钢柱底部焊接长方形加劲肋来限制型钢柱柱底屈曲,在钢板底部焊接X型加劲肋的方式来限制其在加载后期的屈曲,以此来延缓剪力墙的损伤。
[0020]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与普通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可以显著改善墙底型钢柱翼缘的屈曲以及底部钢板的面外屈曲,抗震性能更好,极限承载力更高,底部墙体损伤更小,墙体整体受力更均匀,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节约材料的使用,并且施工方便,更加适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
[0021]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的横向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的立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的侧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下部的
混凝土、钢筋和栓钉);图5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剪力墙与普通组合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对比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剪力墙与普通组合剪力墙的整体刚度对比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剪力墙与普通组合剪力墙的累积耗能对比图;图中:1

钢板;2

混凝土墙体;3

栓钉;4

型钢柱;5

长方形加劲肋;6

X形加劲肋;7

混凝土墙体分布钢筋;8

基础。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包括钢板1、型钢柱4、X形加劲肋6、长方形加劲肋5、混凝土墙体2和基础8,所述混凝土墙体2的下方设有所述基础,钢板1内置于混凝土墙体2,钢板1与混凝土墙体2之间通过抗剪栓钉3实现共同工作,混凝土墙体2内部有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7,X形加劲肋6焊接在钢板1的下部一侧或两侧表面,长方形加劲肋5焊接于型钢柱4的下部。
[0026]钢板1的两侧边与型钢柱4之间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型钢柱4和钢板1底部均伸入并锚固于基础8中,锚固长度根据规范进行计算,混凝土墙体2为一字型,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型钢柱4为H型钢柱,材料强度等级采用Q235,H型钢柱的腹板宽度方向与钢板的宽度方向一致,X形加劲肋的宽度方向与H型钢柱的翼板宽度方向一致。
[0027]型钢柱4腹板上均焊接有栓钉,并且内置于混凝土墙体2的暗柱区,放置位置可以根据规范来确定;钢板1两侧表面也焊接有栓钉3,栓钉间距为150mm,直径采用19mm,长度为100mm,采用梅花型布置。
[0028]混凝土墙体2内的水平和竖向的钢筋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型钢柱、X形加劲肋、长方形加劲肋、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下方设有基础,所述混凝土墙体内设有钢板和位于钢板两侧部的型钢柱,所述型钢柱和钢板的底部均伸入并锚固于基础中;所述混凝土墙体下部体内位于钢板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所述X形加劲肋,所述X形加劲肋的四个端部与型钢柱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长方形加劲肋固定连接在所述型钢柱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柱为H型钢柱,H型钢柱的腹板宽度方向与钢板的宽度方向一致,X形加劲肋的宽度方向与H型钢柱的翼板宽度方向一致,钢板的两侧边与H型钢柱翼板的外侧面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形加劲肋的内侧与钢板的表面焊接固定,X形加劲肋的四个端部分别与两侧型钢柱的翼板外侧面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和型钢柱上布设有栓钉,所述栓钉的小端与钢板、型钢柱的腹板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柱内置于所述混凝土墙体的暗柱区。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加劲肋为长方形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绍飞韩育昌刘越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