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72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其结构包括揉捻机、茶叶定量投放装置和电源线,所述揉捻机顶端与定时器开关固定连接,所述揉捻机中底端设有柜门,所述揉捻机底端与支撑脚固定连接,所述揉捻机底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揉捻机左侧一体成型有送料口,所述揉捻机后端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定时器开关电连接,茶叶定量投放装置设置在揉捻机左侧顶端,通过设置了定时器开关,便于工作人员对茶叶的揉捻时长进行精准的控制,防止茶叶揉捻时间过久出现茶叶酦酵而劣变,水色每易混浊而黄变的情况;通过设置了茶叶定量投放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茶叶进行揉捻,简化工作步骤,防止大量茶叶同时揉捻;通过设置了收集装置,该装置活动嵌入于揉捻机,减少了本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操作精度同时也扩大了工作范围。度同时也扩大了工作范围。度同时也扩大了工作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揉捻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揉捻的功用除了做形,主要是造成细胞破碎、茶汁溢出,溢出的茶汁附着在已成形的叶表面,干燥后冲泡才能泡出颜色和滋味,所以揉捻是做各种茶都必有的一道加工工序。
[0003]现有茶叶揉捻装置需手动控制揉捻时长,无法精准的控制好茶叶揉捻时长,可能导致茶叶揉捻时间的情况,且人工只能将一种茶叶放入,且无法更好的控制数量容易导致大量茶叶同时揉捻导致茶叶揉捻不到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解决了现有茶叶揉捻装置需手动控制揉捻时长,无法精准的控制好茶叶揉捻时长,可能导致茶叶揉捻时间的情况,且人工只能将一种茶叶放入,且无法更好的控制数量容易导致大量茶叶同时揉捻导致茶叶揉捻不到位的情况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机,所述揉捻机顶端与定时器开关固定连接,所述揉捻机中底端设有柜门,所述揉捻机底端与支撑脚固定连接,所述揉捻机底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揉捻机左侧一体成型有送料口,所述揉捻机后端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定时器开关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叶定量投放装置,所述茶叶定量投放装置设置在揉捻机左侧顶端,所述茶叶定量投放装置包括连接杆、空筒、电机传动装置、第一定量控制板、第二定量控制板和送料管,所述连接杆与空筒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空筒中端设有电机传动装置,所述电机传动装置下方与第一定量控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量控制板转动连接有第二定量控制板,所述空筒底端与送料管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揉捻机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顶端设有揉捻装置,所述空腔底端左右两侧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与揉捻盘通过滚轴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揉捻装置包括承接杆、电动转盘、连接板、横杆和揉桶,所述承接杆设置于空腔顶端,所述承接杆底端与电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电动转盘与定时器开关电连接,所述电动转盘底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底端与横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横杆底端与揉桶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传动装置包括按压式开关、内框、电机、传动杆、容纳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按压式开关活动嵌入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部设有用于供给电机
放置安装的内框。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右端输出轴与传动杆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右端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底端与从动齿轮底端的传动杆顶端固定连接,并且传动杆下端穿过第一定量控制板圆心处与第二定量控制板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量控制板和第二定量控制板均为扇形结构且缺口互补,所述第二定量控制板可控制扇形通道的闭合和开启。
[0013]进一步的,所述揉桶底端设有有多个具有弧度的揉捻片。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所述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通过设置了定时器开关,便于工作人员对茶叶的揉捻时长进行精准的控制,防止茶叶揉捻时间过久出现茶叶酦酵而劣变,水色每易混浊而黄变的情况。
[0017]2)本技术所述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通过设置了茶叶定量投放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茶叶进行揉捻,简化工作步骤,防止大量茶叶同时揉捻。
[0018]3)本技术所述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通过设置了收集装置,该装置活动嵌入于揉捻机,减少了本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操作精度同时也扩大了工作范围。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揉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揉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茶叶定量投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电机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揉捻机

1、定时器开关

2、柜门

3、支撑脚

4、收集箱

5、送料口

6、茶叶定量投放装置

7、电源线

8、空腔

11、揉捻装置

12、支架

13、滚轴

14、揉捻盘

15、承接杆

121、电动转盘

122、连接板

123、横杆

124、揉桶

125、连接杆

71、空筒

72、电机传动装置

73、第一定量控制板

74、第二定量控制板

75、送料管

76、按压式开关

731、内框

732、电机

733、传动杆

734、容纳腔

735、主动齿轮

736、从动齿轮

737。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请参阅图1和图2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机1,揉捻机1顶端与定时器开关2固定连接,揉捻机1中底端设有柜门3,揉捻机1底端与
支撑脚4固定连接,揉捻机1底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 5,揉捻机1左侧一体成型有送料口6,揉捻机1后端设有电源线8,电源线8 与定时器开关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叶定量投放装置7,茶叶定量投放装置7设置在揉捻机1左侧顶端,茶叶定量投放装置7包括连接杆71、空筒 72、电机传动装置73、第一定量控制板74、第二定量控制板75和送料管76,连接杆71与空筒72侧面固定连接,空筒72中端设有电机传动装置73,电机传动装置73下方与第一定量控制板74转动连接,第一定量控制板74转动连接有第二定量控制板75,空筒72底端与送料管76固定连接,第一定量控制板74和第二定量控制板75均为扇形结构且缺口互补,第二定量控制板75可控制扇形通道的闭合和开启,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机(1),所述揉捻机(1)顶端与定时器开关(2)固定连接,所述揉捻机(1)中底端设有柜门(3),所述揉捻机(1)底端与支撑脚(4)固定连接,所述揉捻机(1)底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5),所述揉捻机(1)左侧一体成型有送料口(6),所述揉捻机(1)后端设有电源线(8),所述电源线(8)与定时器开关(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叶定量投放装置(7),所述茶叶定量投放装置(7)设置在揉捻机(1)左侧顶端,所述茶叶定量投放装置(7)包括连接杆(71)、空筒(72)、电机传动装置(73)、第一定量控制板(74)、第二定量控制板(75)和送料管(76),所述连接杆(71)与空筒(72)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空筒(72)中端设有电机传动装置(73),所述电机传动装置(73)下方与第一定量控制板(7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量控制板(74)转动连接有第二定量控制板(75),所述空筒(72)底端与送料管(7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机(1)内部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中顶端设有揉捻装置(12),所述空腔(11)底端左右两侧与支架(13)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3)与揉捻盘(15)通过滚轴(14)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装置(12)包括承接杆(121)、电动转盘(122)、连接板(123)、横杆(124)和揉桶(125),所述承接杆(121)设置于空腔(11)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崇义县绿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