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预测领域,具体地,涉及针对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方法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及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其中,蒸汽吞吐作为一种单井开发方式,单井注蒸汽,并在同一口井中生产,具有加热见效较快,一次投资较少、工艺技术较简单、增产快及前期具有较为可观的产量,因此,该技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热力开采技术。近年来,海上稠油油藏的热采规模化开发逐步推进。与常规陆上稠油油藏的开采不同,海上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需要考虑隔水管对井筒传热的影响。
[0003]但对于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而言,受制于海上热采工程投资、钻完井投资和高额的操作费影响,单一的蒸汽吞吐方式无法解决经济开发问题。对于累产油量的预测是油田开发方案设计的基础,对于海上稠油油藏,受制于海上热采井网、井型、井距的限制,陆地油田很多预测图版、预测方法无法直接套用,因此必须形成一套海上稠油热采全生命周期开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针对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稠油油藏类型;根据油藏类型筛选主控因素;确定目标油田全生命周期注蒸汽开发方式;根据主控因素参数取值和开发方式在图版上找到对应的特征曲线;根据图版拟合的公式针对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进行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稠油油藏类型包括:根据具体的地质参数、砂体构型和层间分布程度,将油藏类型划分为单砂体稠油油藏、薄互层稠油油藏和厚层底水特超稠油油藏,确定油藏的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单砂体稠油油藏的主控因素包括:油层厚度、原油粘度;薄互层稠油油藏的主控因素包括:油层厚度、净毛比;厚层底水特超稠油油藏的主控因素包括:油层厚度、水体倍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油田全生命周期注蒸汽开发方式的依据为:储量大小、开发规模和依托条件,开发方式包括:蒸汽吞吐后侧钻和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蒸汽吞吐后侧钻的单砂体稠油油藏累计产油量预测公式为:对于500~1000mPa
·
s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09x2+0.6788x+4.6426;对于1000~2000mPa
·
s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088x2+0.6809x+3.4329;对于2000~3000mPa
·
s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086x2+0.6705x+2.8843;对于3000~4000mPa
·
s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091x2+0.6813x+2.1523;对于5000mPa
·
s以上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083x2+0.605x+1.8284;其中x为油层厚度,m;y为单井累计产油,104m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海上稠油热采的注蒸汽开发累产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的单砂体油藏累计产油量预测公式为:对于500~1000mPa
·
s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105x2+0.7986x+5.4619;对于1000~2000mPa
·
s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103x2+0.801x+4.0387;对于2000~3000mPa
·
s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101x2+0.7888x+3.3933;对于3000~4000mPa
·
s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107x2+0.8015x+2.5321;对于5000mPa
·
s以上的粘度范围,公式为y=
‑
0.0097x2+0.7117x+2.1511;其中x为油层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廷恩,谭先红,王泰超,杨仁锋,张利军,郑伟,白玉婷,范洪军,谢昊君,孙妍,张文博,李南,吴峻川,梁旭,焦钰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