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导电微粒分散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64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导电微粒分散烘干装置,具体涉及防雷接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旋转轴、延伸杆、加热组件、进料组件、驱动组件、活塞框、活塞板、活塞杆、连接柱、移动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在连接柱向左移动的同时将活塞框内部气体通过延伸管挤压进入烘干筒内,延伸管对烘干筒内部导电微粒进行搅动分散,同时气体吹在烘干筒的底部和边角位置,利用空气在烘干筒内的流转控制导电微粒的飘散转移,控制导电微粒的飘散均匀与烘干筒内部热空气接触,实现充分的烘干操作。实现充分的烘干操作。实现充分的烘干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导电微粒分散烘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雷接地材料制备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导电微粒分散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是防止雷击过电压的最主要和最基础的设施,是防止绝缘子雷击闪络故障的最主要防护手段。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是评价其接地性能的基本参数,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有利于减少输电线路杆塔绝缘子雷击损坏概率。输电线路杆塔在建设时除了敷设杆塔接地网之外,往往需要添加辅助降阻装置来增加接地网的散流性能,从而降低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
[0003]输电线路杆塔防雷接地工程中,最常见的降阻材料为接地泄流模块。接地泄流模块主要采用高导电率的石墨微粒作为导电介质,与膨润土、水泥、凝胶等其他材料混合,组成接地模块导电粉粒混合填料,将这种填料通过等静压或者压模成型,制成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硬质或者柔性的泄流模块。由于石墨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接地泄流模块与土壤紧密接触,扩大散流表面积,石墨向周围土壤孔隙中渗透,降低与土壤间的接触电阻,四周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使整个地网接地电阻显著降低。由于生产过程中接地模块的尺寸、形状、填料成分等并不固定,因此,接地模块导电粉粒混合填料需要根据制备工艺灵活调节其填料输送速率,便于后续的等静压成型或者压模成型。
[0004]目前,在对于电力系统接地用接地泄流模块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需对导电微粒体等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由于原材粉体在储放过程中出现结块现象,在后续加工的过程中需对结块的粉体进行进一步破碎及筛分,无疑大大增加加工工序,通过多次转移物料进行多级加工严重影响其制备效率,增加了材料制备成本。此外,在接地泄流模块制备时,过多的人工处理过程也使得导电混合介质均匀度不能保证,造成局部导电率过低、应力集中易破损断裂等问题。此外,由于导电微粒自身的烘干过程中,由于导电微粒自身粒度较小,容易出现导电微粒结团情况,甚至导电微粒堆放时内部缝隙较小,烘干过程难以实现对紧密放置的导电微粒进行烘干,同时导电微粒可能堆积在烘干设备内部的边角位置或底部,简单的搅动过程无法充分搅动导电微粒,导致导电微粒自身的烘干效果不够理想。因此,需要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制备过程中,需要一种新型的导电微粒体预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导电微粒分散烘干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导电微粒自身的烘干过程中,由于导电微粒自身粒度较小,容易出现导电微粒结团情况,甚至导电微粒堆放时内部缝隙较小,烘干过程难以实现对紧密放置的导电微粒进行烘干,同时导电微粒可能堆积在烘干设备内部的边角位置或底部,简单的搅动过程无法充分搅动导电微粒,导致导电微粒自身的烘干效
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导电微粒分散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和筛分内筒,所述烘干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烘干筒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防护外筒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筒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壁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
[0007]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旋转接头的上表面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两个第一中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中间管的另一端与活塞框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活塞框的下表面与烘干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框的右侧面设置有两个移动套,所述移动套的内壁与活塞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塞杆的右端与同一移动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的内壁与连接柱的外表面搭接。
[0008]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第二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筛分内筒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固定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前侧所述固定块的正面与第一挤压块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背面分别与两个第一伸缩杆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的相背面分别与两个控制杆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控制杆的底端与同一移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的下表面与震动气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震动气缸的底端与烘干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齿轮的上表面与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上表面与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活塞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框内壁与活塞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的右侧面与活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活塞框的连接位置位于活塞板的左侧位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框的左侧面与第二中间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过滤箱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右侧面与烘干筒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两个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端与烘干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气孔为倾斜设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外筒的内壁与第二挤压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位置与第一挤压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筛分内筒的内壁与筛网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筛网的位置与进料组件的位置相对应。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筛分内筒的上表面与第一橡胶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套的外表面与防护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筛分内筒的下表面与第二橡胶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套的外表面与防护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块的外表面与移动孔内壁滑动空连接,所述
移动孔开设在防护外筒的外表面,所述移动块的形状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移动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架的下表面与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与烘干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筒的下表面与三个支撑脚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旋转轴、延伸杆、加热组件、进料组件、驱动组件、活塞框、活塞板、活塞杆、连接柱、移动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控制驱动组件工作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连接柱移动的同时控制第一齿轮和旋转轴转动,连接柱带动活塞杆和活塞板向右移动,此时活塞板将外界空气抽吸进入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导电微粒分散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1)和筛分内筒(30),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3),所述烘干筒(1)的上表面与顶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5)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另一端与防护外筒(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筒(1)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承(8),所述轴承(8)内壁设置有旋转轴(9),所述旋转轴(9)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接头(12),所述旋转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1)啮合,所述旋转接头(12)的上表面与连接管(1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3)的另一端与两个第一中间管(1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中间管(14)的另一端与活塞框(15)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活塞框(15)的下表面与烘干筒(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框(15)的右侧面设置有两个移动套(22),所述移动套(22)的内壁与活塞杆(2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塞杆(20)的右端与同一移动框(2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23)的内壁与连接柱(24)的外表面搭接;所述连接柱(24)的顶端与第二齿轮(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筛分内筒(30)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固定块(3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前侧所述固定块(33)的正面与第一挤压块(34)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33)的相背面分别与两个第一伸缩杆(36)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36)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块(3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37)的相背面分别与两个控制杆(40)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控制杆(40)的底端与同一移动架(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41)的下表面与震动气缸(4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震动气缸(42)的底端与烘干筒(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导电微粒分散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1)的上表面与驱动组件(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5)的上表面与连接板(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6)的下表面与活塞框(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泄流模块导电微粒分散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框(15)内壁与活塞板(2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21)的右侧面与活塞杆(2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管(14)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民传贾磊胡上茂屈路刘刚李龙桂冯瑞发蔡汉生张义祁汭晗胡泰山梅琪刘浩姚成吴泳聪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