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的无轨道自动调向台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36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的无轨道自动调向台车装置,包括车身、前正轮对、前侧轮对、后轮对、自动调向装置;自动调向装置包括调向组件、传感器、控制器;调向组件为能够提供水平伸缩往返位移的装置,对称水平安装于台车两侧,一端连接车身底部,另一端连接前正轮对的前端;传感器为无接触式检测设备,安装于前正轮对的附近区域,面向两侧隧道壁;传感器实时监测台车前端至两侧隧道壁的距离,并将监控数据实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调向组件控制前正轮对同步动作;调向动作是通过调向组件提供水平往返位移,前正轮对沿水平面作左右两个方向的旋转运动,达到车身调向的目的;此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槽型轮台车行走的传统方法,可实现自动调向纠偏。调向纠偏。调向纠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的无轨道自动调向台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过程中无轨道行走台车,尤其是一种隧道施工的无轨道自动调向台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机械化施工技术飞速发展,机械化施工已成为隧洞施工的发展趋势,台车成为隧洞机械化施工中无可替代一种施工设备。
[0003]目前,台车的前轮对设计为槽型轮,需要在钢轨上行走,槽型轮控制台车沿轨道方向行走,防止台车跑偏甚至脱离轨道。在实际施工中,为节约成本,钢轨均多工程重复应用,普遍存在钢轨弯曲变形,在台车行走过程中槽型轮无法约束台车沿轨道正常行走,不可避免的出现跑偏甚至脱轨等现象;其次,随着钢轨应用年限的增加,钢轨刚性、韧性不足,重量较大的台车甚至会压断钢轨,造成台车无法前行。在长大隧洞施工中,钢轨及配套的钢枕等材料消耗量极大,给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资金成本压力。
[0004]中国专利201621045628.4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的无轨道行走台车装置,是由:主架体、地梁、枕木、架体固定缸套、升降液压缸套、升降液压缸、行走轮、行走轮架构成;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的无轨道自动调向台车装置,包括车身(1)、前正轮对(2)、前侧轮对(3)、后轮对(4);所述前正轮对(2)与后轮对(4)在隧道底部平面上行走;前正轮对(2)、后轮对(4)均对称安装于车身(1)底部两侧;前正轮对(2)通过活动连接(6)与车身(1)连接在一起,后轮对(4)固定安装在车身(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调向装置(5),所述自动调向装置(5)包括调向组件(51)、传感器(52)和控制器;所述调向组件(51)为能够提供水平伸缩往返位移的装置,对称水平安装于台车两侧,一端连接车身底部,另一端连接前正轮对(2)的前端;所述传感器(52)为无接触式检测设备,安装于前正轮对(2)的附近区域,面向两侧隧道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调向组件(51)、传感器(52)电连接;所述传感器(52)实时监测台车前端至两侧隧道壁的距离,并将监控数据实时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向调向组件(51)发出动作指令,通过调向组件(51)控制前正轮对(2)同步动作;调向动作是通过调向组件(51)提供水平往返位移,前正轮对(2)沿水平面作左右两个方向的旋转运动,达到车身调向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的无轨道自动调向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正轮对(2)的调向动作设定调向幅度为10~2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的无轨道自动调向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正轮对(2)与车身(1)的活动连接(6)为滑动轴承连接或滚动轴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的无轨道自动调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梁黄江帆冀国栋马续强李举才常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