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34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筒体、进水主管线、臭氧进气第一管线、臭氧进气第二管线、排空管线、尾气排气管线、尾气回用管线、水回流管线以及出水管线;所述反应筒体的筒身形成缩口,所述缩口处设置有催化填料层,反应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臭氧进气第二管线连通的曝气装置;所述进水主管线分支出进水支管线,所述进水支管线上设置有水射器,所述臭氧进气第一管线与水射器连通,所述尾气排气管线分支出与臭氧进气第一管线连通的尾气回用管线,所述水回流管线与进水主管线连通。采用本申请的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提高了臭氧传质效果、臭氧利用率,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水具有水量大、污染物种类多、毒性高、难降解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此外,随着环境标准日益严苛,仅靠传统的生化法无法满足废水排放需求,因此开辟一种经济高效的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势在必行。
[0003]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作为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催化剂催化臭氧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活性氧基团,如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单线态氧等,间接降解污染物,去除COD的技术,其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清洁无污染、在水中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现有的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传质效率低,臭氧催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基团其寿命短至几纳秒,活性氧基团往往还未充分和废水接触就已猝灭,影响废水处理效果。此外,目前臭氧利用率偏低,催化装置尾气中含有较大量臭氧,浪费了臭氧,增加了运行费用。同时,目前的臭氧催化氧化设备普遍存在催化剂更换难度高的问题,以上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臭氧催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克服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以便提高臭氧传质效果、臭氧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筒体、进水主管线、臭氧进气第一管线、臭氧进气第二管线、排空管线、尾气排气管线、尾气回用管线、水回流管线以及出水管线;所述反应筒体的筒身至少形成一级的缩口,所述缩口处设置有催化填料层,反应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臭氧进气第二管线连通的曝气装置;所述进水主管线分支出进水支管线,进水主管线和进水支管线均与反应筒体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水支管线上设置有水射器,所述臭氧进气第一管线与水射器连通,所述排空管线与反应筒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尾气排气管线与反应筒体的顶部连通,尾气排气管线分支出与臭氧进气第一管线连通的尾气回用管线,所述水回流管线和出水管线均与反应筒体的顶部连通,水回流管线远离反应筒体的一端与进水主管线连通。
[0007]进一步,所述臭氧进气第一管线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进气源、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和第四阀门。
[0008]进一步,所述反应筒体的筒身沿竖向间隔形成两级的缩口,两级所述的缩口处分别设置有上催化填料层和下催化填料层,所述上催化填料层和下催化填料层分别通过上承托板和下承托板承托,所述上承托板和下承托板的底面倾斜。
[0009]进一步,所述上催化填料层的一侧顶部设置有上进料口,另一侧底部设置有上卸料口,所述下催化填料层的一侧顶部设置有下进料口,另一侧底部设置有下卸料口。
[0010]进一步,所述进水主管线上设置有第一管道泵和液体流量计,进水主管线与反应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水支管线与进水主管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阀门,进水支管线与反应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阀门。
[0011]进一步,所述臭氧进气第二管线上设置有止逆阀。
[0012]进一步,所述排空管线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0013]进一步,所述尾气回用管线上设置有第六阀门和气体流量计;所述尾气排气管线上设置有第七阀门和臭氧毁灭装置。
[0014]进一步,所述水回流管线上设置有第八阀门和观察窗。
[0015]进一步,所述出水管线上设置有第九阀门。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通过在设置所述变径的反应器筒体反应筒体的缩口处设置催化填料层,水流在缩口处流速增大所述填料层处的半径变窄,水流速度在窄半径处增加,增加了对催化剂的水流冲刷,提高了传质效率及对活性氧基团的利用效率。
[0018]2)本技术通过分别设置进水主管线、臭氧进气第一管线、进水支管线、水射管线、以及臭氧进气第二管线,能够方便的切换臭氧进气与进水的方式,根据需求调节进水量与进气量、进水与进气方式,提高臭氧与废水的混合效果,提升臭氧利用率和催化反应效果。
[0019]3)臭氧催化反应装置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未反应完全的臭氧、氧气,本技术通过设置尾气回用管线,可以将尾气重新导回臭氧进气第一管线重新进入臭氧发生器,能减少对氧气气源的需求量,提高臭氧利用率及浓度。
[0020]4)本技术通过设置水回流管线、尾气回用管线,使得气、水不仅可以各自独立回流,也可以通过水射器,增加回流的传质效果。
[0021]5)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催化填料层通过底面倾斜的承托板承托通过在进料口和卸料口之间设置有合适倾角的承托层与填料层,填料可以顺着坡面排出,有利于更换填料。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3]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反应筒体;111.上进料口;112.下进料口;121.上卸料口;122.下卸料口;131.上催化填料层1;132.下催化填料层2;141.上承托板;142.下承托板;15.密封盖;2.进水主管线;21.第一管道泵;22.液体流量计;23.第一阀门;24.第二阀门;25.水射器;26.第三阀门;3.臭氧进气第一管线;31.进气源;32.臭氧发生器;33.臭氧浓度检测装置;34.第四阀门;4.臭氧进气第二管线;41.止逆阀;42.曝气装置;5.排空管线;51.第五阀门;6.尾气回用管线;61.第六阀门;62.气体流量计;7.尾气排气管线;71.第七阀门;72.臭氧毁灭装置;8.水回流管线;81.第八阀门;82.观察窗;9.出水管线;91.第九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筒体、进水主管线、臭氧进气第一管线、臭氧进气第二管线、排空管线、尾气排气管线、尾气回用管线、水回流管线以及出水管线;所述反应筒体的筒身至少形成一级的缩口,所述缩口处设置有催化填料层,反应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臭氧进气第二管线连通的曝气装置;所述进水主管线分支出进水支管线,进水主管线和进水支管线均与反应筒体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水支管线上设置有水射器,所述臭氧进气第一管线与水射器连通,所述排空管线与反应筒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尾气排气管线与反应筒体的顶部连通,尾气排气管线分支出与臭氧进气第一管线连通的尾气回用管线,所述水回流管线和出水管线均与反应筒体的顶部连通,水回流管线远离反应筒体的一端与进水主管线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进气第一管线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进气源、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和第四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体的筒身沿竖向间隔形成两级的缩口,两级所述的缩口处分别设置有上催化填料层和下催化填料层,所述上催化填料层和下催化填料层分别通过上承托板和下承托板承托,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蓉岳中秋朱春游刘君向伟余晗屈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航天凯天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