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浮囊送缆装置的水下航行体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方法主要涉及定位及回收领域,具体应用的工程方向是航行体水下定位及回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水下超空泡航行体一般为负浮力设计,试验结束后航行体试验模型往往下沉到水底,需要开展水下航行体的打捞工作,但是由于水域的隐蔽性和信息隔绝等原因,通常采用AUV或蛙人打捞,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尤其当水深较大时候,打捞工作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3]鲍冠琦等【1】专利技术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水下对接回收机构,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对接和回收,该对接回收机构包括支架、导引罩、筒体和定位锁止柱,可应对水下复杂情况进行对接回收作业,减少水下航行器入坞的相对位置和姿态的误差,同时能够对水下航行器减少改动幅度,实现高成功率回收。金冈秀和大和裕幸【2】专利技术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管制方法、投入方法、回收方法、管制系统及管制系统的投入回收设备,该水下航行器管制方法在通过具有可在水面的附近移动的移动机构的水上管制机构对在水下航行的多个水下航行器进行管制时,利用设置于水上管制机构的声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浮囊(4)送缆装置的水下航行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5)、浮囊(4)、气瓶(7);端盖(5)连接于内部中空的筒体(1)上,筒体(1)连接于航行体上;端盖(5)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于筒体(1)的外侧,筒体(1)开设有通孔,气瓶(7)连接于端盖(5)朝向筒体(1)中心的一侧、并从通孔插入筒体(1)内,浮囊(4)套设于气瓶(7)外侧;端盖(5)朝向筒体(1)的一侧还连接有用于将连接装置炸断、并使端盖(5)带动气瓶(7)和浮囊(4)从通孔弹出的炸断装置;端盖(5)与筒体(1)内壁之间通过缆绳(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浮囊(4)送缆装置的水下航行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连接螺栓,端盖(5)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与筒体(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浮囊(4)送缆装置的水下航行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炸断装置包括环槽和电爆管,环槽开设于端盖(5)朝向筒体(1)的一侧,环槽与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
‑
2.5mm,电爆管固定于环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浮囊(4)送缆装置的水下航行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程,马潇健,蔡昱,赵静,李彬,詹景坤,王大鹏,李明,郑正路,魏洪亮,毕效笙,乔安伟,徐海运,周蓓,郭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