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磁环尾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79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能够对磁环线圈进行压紧之外,还能够对压紧的尾线进行二次拉紧的新型压磁环尾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压组件、下压组件以及线尾提拉组件,所述下压组件适配对应置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上方,所述线尾提拉组件适配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压组件上,所述上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压组件的输出端压紧外部磁环线圈的尾线,所述线尾提拉组件的输出端对被压紧的磁环线圈的尾线进行紧位提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磁环线圈的生产制造领域。的生产制造领域。的生产制造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压磁环尾线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压磁环尾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十字绕线磁环线圈的线圈绕制过程中,磁环体上会有绕线线体的尾线,该尾线在磁环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容易对绕线造成干扰,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在磁环线圈在绕制时对线圈尾线进行压紧的机构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能够对磁环线圈进行压紧之外,还能够对压紧的尾线进行二次拉紧的新型压磁环尾线机构。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压组件、下压组件以及线尾提拉组件,所述下压组件适配对应置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上方,所述线尾提拉组件适配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压组件上,所述上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压组件的输出端压紧外部磁环线圈的尾线,所述线尾提拉组件的输出端对被压紧的磁环线圈的尾线进行紧位提拉。
[0005]所述上压组件包括上压支撑板、上压气缸、上压硬板以及上压软体板,所述上压支撑板适配竖直固定设置在外部绕线机机台上,所述上压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压支撑板上,所述上压硬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压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上压软体板适配设置在所述上压硬板上。
[0006]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挂板、下压气缸、下压硬板以及下压软体板,所述下压挂板适配竖直固定挂设在外部绕线机机台上,所述下压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压挂板上并对应置于所述上压气缸的上方,所述下压硬板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下压软体板适配设置在所述下压硬板上,所述下压硬板适配对应置于所述上压硬板的上方,所述下压软体板适配对应置于所述上压软体板的上方。
[0007]所述线尾提拉组件包括提拉固定板、提拉气缸以及提拉叉板,所述提拉气缸通过所述提拉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压气缸的侧边,所述提拉叉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提拉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上压硬板以及所述下压硬板上分别设置有提拉位,所述提拉叉板适配置于所述提拉位上。
[0008]所述上压软体板以及所述下压软体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磁环抵紧位。
[0009]所述下压硬板的末端设置有突喙块,所述突喙块置于所述上压软体板的磁环抵紧位的侧上方,所述突喙块的末端上设置有线圈绕制缺口挡板。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上压组件与下压组件的配合将磁环线圈的尾线压紧,再通过线尾提拉组件对被压紧的尾线的中段再进行提拉,进一步拉紧尾线,保证尾线的压紧度,从而使线圈绕线更加紧致,保证磁环线圈的线圈绕制质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机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上压组件、下压组件以及线尾提拉组件,所述下压组件适配对应置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上方,所述线尾提拉组件适配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压组件上,所述上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压组件的输出端压紧外部磁环线圈的尾线,所述线尾提拉组件的输出端对被压紧的磁环线圈的尾线进行紧位提拉。
[0014]所述上压组件包括上压支撑板11、上压气缸12、上压硬板13以及上压软体板14,所述上压支撑板11适配竖直固定设置在外部绕线机机台上,所述上压气缸12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压支撑板11上,所述上压硬板13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压气缸12的输出端上,所述上压软体板14适配设置在所述上压硬板13上。
[0015]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挂板21、下压气缸22、下压硬板23以及下压软体板24,所述下压挂板21适配竖直固定挂设在外部绕线机机台上,所述下压气缸22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压挂板21上并对应置于所述上压气缸12的上方,所述下压硬板23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下压气缸22的输出端上,所述下压软体板24适配设置在所述下压硬板23上,所述下压硬板23适配对应置于所述上压硬板13的上方,所述下压软体板24适配对应置于所述上压软体板14的上方。
[0016]所述线尾提拉组件包括提拉固定板31、提拉气缸32以及提拉叉板33,所述提拉气缸32通过所述提拉固定板3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压气缸22的侧边,所述提拉叉板33固定连接在所述提拉气缸32的输出端上,所述上压硬板13以及所述下压硬板23上分别设置有提拉位,所述提拉叉板33适配置于所述提拉位上。
[0017]所述上压软体板14以及所述下压软体板24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磁环抵紧位41。
[0018]所述下压硬板23的末端设置有突喙块231,所述突喙块231置于所述上压软体板14的磁环抵紧位41的侧上方,所述突喙块231的末端上设置有线圈绕制缺口挡板232。
[0019]本技术在工作时,所述上压软体板14以及所述下压软体板24配合对磁环线圈的尾线进行压紧,此时磁环线圈适配对应置于两个所述磁环抵紧位41上,所述线圈绕制缺口挡板232挡住磁环体的一部分,以确保这部分不会被绕上线,保证线圈成品后留有该部分缺口。在磁环线圈的尾线被压紧时,尾线的中段横置于所述提拉位上并穿过所述提拉叉板33中的叉板口。
[0020]接着所述提拉叉板33受所述提拉气缸32带动上移,所处提拉叉板33的下叉条把尾线往上提拉,实现尾线的二次拉紧。或者所述提拉叉板33受所述提拉气缸32带动下移,所处提拉叉板33的上叉条把尾线往下提拉,实现尾线的二次拉紧。
[0021]本技术适用于磁环线圈的生产制造领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磁环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组件、下压组件以及线尾提拉组件,所述下压组件适配对应置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上方,所述线尾提拉组件适配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压组件上,所述上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压组件的输出端压紧外部磁环线圈的尾线,所述线尾提拉组件的输出端对被压紧的磁环线圈的尾线进行紧位提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磁环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组件包括上压支撑板(11)、上压气缸(12)、上压硬板(13)以及上压软体板(14),所述上压支撑板(11)适配竖直固定设置在外部绕线机机台上,所述上压气缸(12)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压支撑板(11)上,所述上压硬板(13)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压气缸(12)的输出端上,所述上压软体板(14)适配设置在所述上压硬板(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磁环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挂板(21)、下压气缸(22)、下压硬板(23)以及下压软体板(24),所述下压挂板(21)适配竖直固定挂设在外部绕线机机台上,所述下压气缸(22)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压挂板(21)上并对应置于所述上压气缸(12)的上方,所述下压硬板(23)固定连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辉于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