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73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涉及转子线圈领域,针对目前在对转子进行绕线时,所使用的夹具,由于对不同尺寸的转子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具,同时现有的夹具为单侧固定,夹持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为伸缩调节式夹持结构,所述转子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该转子线圈绕线夹具内部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通过带动第一夹板移动,进而对转子本体进行移动与夹持,同时还可适配不同尺寸的转子本体,与此同时,第一夹持机构配合第二夹持机构可对转子本体的两端进行夹持。体的两端进行夹持。体的两端进行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转子线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电机的电枢中按一定规律绕制和连接起来的线圈组称为转子绕组,它是电机中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目前在对转子进行绕线时,所使用的夹持装置,通常为单侧夹持,夹持效果差,并且对于不同尺寸的转子进行夹持式,由于夹持尺寸不同,需要对夹具进行更换,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
[0003]针对目前在对转子进行绕线时,所使用的夹具,由于对不同尺寸的转子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具,同时现有的夹具为单侧固定,夹持效果差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解决了目前在对转子进行绕线时,所使用的夹具,由于对不同尺寸的转子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具,同时现有的夹具为单侧固定,夹持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为伸缩调节式夹持结构,所述转子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杯、电动推杆、第一夹板、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安装夹板、滑槽、滚轮、衔接板、限位板、伸缩杆与连接板,所述夹持杯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套板,且所述套板与安装架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夹持杯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衔接板,且所述衔接板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侧壁贯穿设置有滑槽。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贯穿滑槽延伸至第二连接轴的外部,所述滚轮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且所述滚轮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衔接板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夹板,所述第二连接轴与安装夹板转动连接,且所述安装夹板与夹持杯的内壁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一连接轴,且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呈弧形。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夹持杯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夹持杯的内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连接轴的
顶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顶板、固定夹板、第二夹板与电动伸缩轴,所述顶板的与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板。
[0015]优选的,安装架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电动伸缩轴,两组所述电动伸缩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与固定夹板相匹配。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该装置内部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配合第二夹持机构便于对转子本体的两端进行夹持,增加夹持效果,与此同时,伺服电机可带动转子本体转动,进而可改变绕线位置。
[0018]2、第一夹持机构内部设置的电动推杆带动放置在其顶部的转子本体上移,同时通过其外侧对称设置的衔接板以及滚轮带动滚轮顶部设置的第二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轴一侧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转动,进而在伸缩杆的限位下使得第一夹板移动,从而对转子本体进行夹持,并且可适配不同尺寸的转子本体。
[0019]综上所述,该装置内部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通过带动第一夹板移动,进而对转子本体进行移动与夹持,同时还可适配不同尺寸的转子本体,与此同时,第一夹持机构配合第二夹持机构可对转子本体的两端进行夹持,增加夹持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第一夹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第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1、安装架;2、转子本体;3、第一夹持机构;301、夹持杯;302、电动推杆;303、第一夹板;304、第一连接轴;305、第二连接轴;306、安装夹板;307、滑槽;308、滚轮;309、衔接板;310、限位板;311、伸缩杆;312、连接板;4、第二夹持机构;401、顶板;402、固定夹板;403、第二夹板;404、电动伸缩轴;5、伺服电机;6、套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图4所示,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安装架1的一侧设置有转子本体2,转子本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3,第一夹持机构3为伸缩调节式夹持结构,转子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4,第一夹持机构3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
[0027]如图2、图3所示,第一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杯301、电动推杆302、第一夹板303、第一连接轴304、第二连接轴305、安装夹板306、滑槽307、滚轮308、衔接板309、限位板310、伸缩杆311与连接板312,夹持杯301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电动推杆302,电动推杆302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套板6,且套板6与安装架1相连接,电动推杆302的固定端与夹持杯30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302的底部与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动推杆30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衔接板309,且衔接板309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二连接轴305,第二连接轴305的侧壁贯穿
设置有滑槽307,第二连接轴305的一侧设置有滚轮308,滚轮308贯穿滑槽307延伸至第二连接轴305的外部,滚轮308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312,且滚轮308与连接板312转动连接,连接板312的底部与衔接板309相连接,第二连接轴305的一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夹板306,第二连接轴305与安装夹板306转动连接,且安装夹板306与夹持杯301的内壁相连接,第二连接轴30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一连接轴304,且第一连接轴304与第二连接轴305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30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板303,第一夹板303呈弧形,第一夹板30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杆311,且伸缩杆311的另一端与夹持杯301的内壁相连接,夹持杯301的内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板310,且限位板310位于第一连接轴304的顶部;
[0028]电动推杆302、衔接板309、连接板312、滚轮308、滑槽307、第二连接轴305与第一连接轴304组成伸缩调节结构,限位板310对第一连接轴304与第二连接轴305进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设置有转子本体(2),所述转子本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3),所述第一夹持机构(3)为伸缩调节式夹持结构,所述转子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4),所述第一夹持机构(3)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杯(301)、电动推杆(302)、第一夹板(303)、第一连接轴(304)、第二连接轴(305)、安装夹板(306)、滑槽(307)、滚轮(308)、衔接板(309)、限位板(310)、伸缩杆(311)与连接板(312),所述夹持杯(301)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电动推杆(302),所述电动推杆(302)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套板(6),且所述套板(6)与安装架(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02)的固定端与夹持杯(30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电动推杆(302)的底部与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0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衔接板(309),且所述衔接板(309)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二连接轴(305),所述第二连接轴(305)的侧壁贯穿设置有滑槽(30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子线圈绕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305)的一侧设置有滚轮(308),所述滚轮(308)贯穿滑槽(307)延伸至第二连接轴(305)的外部,所述滚轮(308)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田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索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