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付庚专利>正文

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266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包括主箱体,主箱体上侧设置有翻倒组件,翻倒组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板,二个升降板内均设置有夹紧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平的弧形板放置钢卷,使得钢卷初始处于竖直状态,可翻转的翻板便于钢卷吊装于下侧的弧形板上侧,通过将翻板翻转至竖直状态,转动上丝杆,使得上侧的弧形板向下运动夹紧钢卷,同时中心杆向下运动至钢卷中心,转动丝杆轴可使得四个支撑块向外运动直至撑紧钢卷,而后通过滑块向右运动,使得支撑板带动钢卷翻转至水平状态,以此降低钢卷的中心,增加钢卷在智能物流运输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前后两侧的夹紧杆向下运动至夹紧钢卷,进一步提高钢卷运输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钢卷运输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钢卷运输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物流相关
,具体为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物流就是利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环节。
[0003]传统钢卷运输过程中,一般都是将钢卷竖直固定在挂车上,或者将钢卷通过支撑架固定于挂车上,例如公开号为CN10600579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中公开的一种钢卷运输装置的支撑架以及钢卷运输装置,其包括两块侧板,其特征在于,两侧板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侧板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每块侧板的底边具有垂直于侧板板面的支撑翻边,侧板的侧边具有用于两个本支撑架之间相互进行连接的连接部,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侧板作为主要支撑件来对钢卷进行支撑,利用两根捆绑带固定钢卷。
[0004]但是由于在运输过程的车辆加减速,使得钢卷对支撑架以及捆绑带产生了较大的负荷,而且钢卷竖直放置,导致在车里转弯时,钢卷更容易倾倒,从而可能导致钢卷脱离支撑架,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上侧设置有翻倒组件,所述翻倒组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板,二个所述升降板内均设置有夹紧杆,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套筒,二个所述套筒内侧端面均固定有夹紧块;r/>[0007]所述翻倒组件用于将竖直的钢卷翻倒成水平状态;
[0008]其中,翻倒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端,所述翻板内设置有螺纹块上端面和所述支撑板左端面均固定有弧形板,所述螺纹块内螺纹配合有上丝杆,所述上丝杆左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面固定有下丝杆。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翻板腔,所述翻板腔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翻板内固定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翻板轴,二个所述翻板轴外侧部分分别向外延伸至所述翻板腔前后端壁内,二个所述翻板轴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均转动配合,所述翻板内设有开口向后的限位腔,所述翻板腔后侧壁内螺纹配合有销钉,所述销钉后侧部分向后延伸至所述支撑板外,所述销钉前侧部分能够卡入所述限位腔内,利用所述销钉卡入所述限位腔内,能够确保所述翻板保持竖直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翻板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块腔,所述螺纹块和所述螺纹块腔之间滑动配合,上侧的所述弧形板位于所述翻板上侧,所述上丝杆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上丝杆右侧壁内,所述翻板左端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连接杆腔,所述上丝杆左侧部分向左延伸贯
穿所述螺纹块腔至所述连接杆腔内,其右侧的部分向右延伸至所述翻板外,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腔内,所述连接杆下侧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翻板腔下侧壁内,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配合,通过所述上丝杆转动,能够使得所述螺纹块左右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内设有左右贯通的中心杆腔,所述中心杆腔内滑动配合有中心杆,所述下丝杆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中心杆腔上侧壁内,所述下丝杆下侧部分向下延伸贯穿所述中心杆和所述中心杆腔至所述中心杆腔下侧壁内,所述下丝杆和所述中心杆之间螺纹配合,利用所述下丝杆的转动,能够使得所述中心杆上下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杆内设有四个开口向外的连杆腔,四个所述连杆腔以所述中心杆轴线为中心周向分布,四个所述连杆腔左侧均设有铰接块腔,所述铰接块腔内滑动配合有铰接块,所述中心杆外侧设置有四个支撑块,四个所述支撑块以所述中心杆轴线为中心周向分布,四个所述支撑块内侧面均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连杆,右侧的四个所述连杆分别铰接于对应侧的所述连杆腔内,左侧的四个所述连杆均铰接于左侧的所述铰接块内,所述铰接块腔右侧壁内转动配合有丝杆轴,所述丝杆轴左侧部分向左延伸贯穿所述铰接块腔和所述铰接块至所述中心杆外,所述丝杆轴和所述铰接块螺纹配合,通过所述丝杆轴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铰接块向右运动,通过左侧的四个所述连杆使得四个所述支撑块向外运动,从而支撑钢卷。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支撑板腔,所述支撑板腔前后端壁之间固定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外周上转动配合有转动块,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转动块上端面上,所述支撑板腔下侧连通设有滑块腔,所述滑块腔左侧设有与所述主箱体固设的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动力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右侧部分向右延伸贯穿所述滑块腔至所述滑块腔右侧壁内,所述滑块腔内滑动配合有滑块,所述电机轴贯穿所述滑块,所述电机轴和所述滑块螺纹配合,所述滑块和所述支撑板之间铰接有支撑杆,利用所述电机轴的转动,能够使得所述滑块左右运动,通过所述支撑杆实现所述支撑板的翻转。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腔前后两侧均设有升降板腔,二个所述升降板腔上端均开口设置,二个所述升降板和对应侧的所述升降板腔滑动配合,所述滑块腔下侧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位于二个所述升降板腔下侧,二个所述升降板腔下侧壁内均转动配合有升降丝杆,二个所述升降丝杆上侧部分向上延伸至所述升降板腔内,其下侧部分向下均向下延伸至所述皮带腔内,前侧的所述升降丝杆下侧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主箱体外,二个所述升降丝杆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升降板腔螺纹配合,通过所述升降丝杆的转动,能够使得二个所述升降板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四个所述夹紧杆向下运动直至夹紧钢卷。
[0015]进一步地,二个所述升降丝杆外周上均固定有带轮,二个所述带轮之间动力配合有皮带,二个所述升降板内均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夹紧杆腔,二个所述夹紧杆腔前后两端均开口设置,四个所述夹紧杆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夹紧杆腔滑动配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内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套筒腔,二个所述套筒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套筒腔滑动配合,二个所述套筒腔上侧壁内均转动配合有螺栓,二个所述螺栓下侧部分均向下延伸贯穿对应侧的所述套筒,二个所述螺栓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套筒螺纹配合,利用所述螺栓的转动,能够使得所述夹紧块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将主箱体夹持于挂车上。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水平的弧形板放置钢卷,使得钢卷初始处于竖
直状态,可翻转的翻板便于钢卷吊装于下侧的弧形板上侧,通过将翻板翻转至竖直状态,转动上丝杆,使得上侧的弧形板向下运动夹紧钢卷,同时中心杆向下运动至钢卷中心,转动丝杆轴可使得四个支撑块向外运动直至撑紧钢卷,而后通过滑块向右运动,使得支撑板带动钢卷翻转至水平状态,以此降低钢卷的中心,增加钢卷在智能物流运输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前后两侧的夹紧杆向下运动至夹紧钢卷,进一步提高钢卷运输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

A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翻板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包括主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0)上侧设置有翻倒组件(1),所述翻倒组件(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板(46),二个所述升降板(46)内均设置有夹紧杆(45),所述主箱体(10)内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套筒(25),二个所述套筒(25)内侧端面均固定有夹紧块(23);所述翻倒组件(1)用于将竖直的钢卷翻倒成水平状态;其中,翻倒组件(1)包括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内设置有翻板(11),所述翻板(11)位于所述支撑板(15)上端,所述翻板(11)内设置有螺纹块(34)上端面和所述支撑板(15)左端面均固定有弧形板(27),所述螺纹块(34)内螺纹配合有上丝杆(33),所述上丝杆(33)左端铰接有连接杆(30),所述连接杆(30)下端面固定有下丝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5)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翻板腔(31),所述翻板腔(31)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翻板(11)内固定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翻板轴(36),二个所述翻板轴(36)外侧部分分别向外延伸至所述翻板腔(31)前后端壁内,二个所述翻板轴(36)和所述支撑板(15)之间均转动配合,所述翻板(11)内设有开口向后的限位腔(44),所述翻板腔(31)后侧壁内螺纹配合有销钉(40),所述销钉(40)后侧部分向后延伸至所述支撑板(15)外,所述销钉(40)前侧部分能够卡入所述限位腔(4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11)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块腔(32),所述螺纹块(34)和所述螺纹块腔(32)之间滑动配合,上侧的所述弧形板(27)位于所述翻板(11)上侧,所述上丝杆(33)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上丝杆(33)右侧壁内,所述翻板(11)左端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连接杆腔(35),所述上丝杆(33)左侧部分向左延伸贯穿所述螺纹块腔(32)至所述连接杆腔(35)内,其右侧的部分向右延伸至所述翻板(11)外,所述连接杆(30)位于所述连接杆腔(35)内,所述连接杆(30)下侧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翻板腔(31)下侧壁内,所述连接杆(30)和所述支撑板(15)之间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5)内设有左右贯通的中心杆腔(13),所述中心杆腔(13)内滑动配合有中心杆(28),所述下丝杆(14)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中心杆腔(13)上侧壁内,所述下丝杆(14)下侧部分向下延伸贯穿所述中心杆(28)和所述中心杆腔(13)至所述中心杆腔(13)下侧壁内,所述下丝杆(14)和所述中心杆(28)之间螺纹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卷智能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28)内设有四个开口向外的连杆腔(39),四个所述连杆腔(39)以所述中心杆(28)轴线为中心周向分布,四个所述连杆腔(39)左侧均设有铰接块腔(41),所述铰接块腔(41)内滑动配合有铰接块(42),所述中心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付庚
申请(专利权)人:黄付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