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提带的多风格折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56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提带的多风格折叠包,包括包体,还包括调节提带、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所述调节提带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环,所述调节提带一端缝纫在第一拉链一侧,调节提带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环连接在第一拉链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环上;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拉链设于包体上端,第二拉链设于包体下端,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尺寸款式相同,能相互连接;所述调节提带通过不同的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卡扣来改变长度;所述包体能折叠呈U形,拉动拉头,将第一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与第二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使其相互齿合,形成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提带长度,能根据不同场景切换不同形态,转换背包风格。转换背包风格。转换背包风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提带的多风格折叠包


[0001]本技术涉及单肩包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提带的多风格折叠包。

技术介绍

[0002]折叠背包能根据使用者的使用情况来改变形态,减少使用者购买多种背包外出使用,达到时尚便携,环保节约的目的。
[0003]目前的折叠背包通过各类固定键实现功能空间折叠,增加或减少使用空间,但没有涉及到新的使用环境和场景转化,实际效益一般。特别是外出可能需要一个挎包,晚上运动有需要它变成运动腰包,去超市时又需要变成更大容量的提包,这种情景的转变,现有的折叠包难以满足。特别是对于特殊的冬季寒冷环境和需要运动的日常环境。
[0004]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调节提带长度,转换背包风格,且增加暖手功能的折叠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提带的多风格折叠包,通过将不同的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卡扣来改变调节提带的长度,通过将包体折叠呈U形,拉动拉头,将第一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与第二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使其相互齿合,转换背包风格和大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可调节提带的多风格折叠包,包括包体,还包括调节提带、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
[0008]所述调节提带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环,所述调节提带一端缝纫在第一拉链一侧,调节提带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环连接在第一拉链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环上;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0009]所述第一拉链设于包体上端,第二拉链设于包体下端,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尺寸款式相同,能相互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提带通过不同的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卡扣来改变长度;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为圆形开口环;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环为三角形连接环;
[0014]优选的,所述包体能折叠呈U形,拉动拉头,将第一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与第二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使其相互齿合,形成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包体正反面材质不同,正面为毛绒面料,反面为皮革面料;
[0016]优选的,所述包体设有防水内衬;
[0017]优选的,所述包体能内外翻转,将防水内衬外显;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环数量为三个;
[0019]工作原理:
[0020]本技术有多种形态:
[0021]形态一:将调节提带上距离提带中间近的第一连接环卡扣在第二连接环上,此形态为手提包;
[0022]形态二:将调节提带最末端的第一连接环卡扣在第二连接环上,此形态为单肩包;
[0023]形态三:将包体折叠呈U形,拉动拉头,将第一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与第二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使其相互齿合,形成固定,此形态为斜背包;
[0024]形态四:包体内外翻转,将防水内衬外显,调节提带置于包体中,此形态为手包;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调节提带上的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通过不同的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卡扣来改变调节提带的长度,更换背包的使用形态,变更不同的风格,使本技术适用于各场景,闲置的开口环还能增加置物功能,挂手机、卡牌、钥匙、装饰品等;
[0027]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尺寸款式相同,能相互连接,将包体折叠呈U形,拉动拉头,将第一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与第二拉链其中一列链牙使其相互齿合,形成固定;同样能更换背包的使用形态,变更不同的风格,折叠后的包体内侧还能放置保温瓶,饮料瓶,解放双手;
[0028]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包体正反面材质不同,正面为毛绒面料,反面为皮革面料,结合包体折叠的特点,将毛绒面料折叠在里层,双手可通过包体两侧伸入,给使用者提供暖手功能;
[0029]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水内衬,包体能内外翻转,将防水内衬外显,雨天可防止雨水渗入包中,同时也能将调节提带置于包体中,形成手包。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折叠状态一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折叠状态二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调节提带;2、皮革面料;3、毛绒面料;4、第一拉链;5、第一连接环;6、第二连接环;7、内衬;8、第二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5]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6]可调节提带的多风格折叠包,包括包体,还包括调节提带1、第一拉链4和第二拉链8;所述调节提带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环5,所述调节提带1一端缝纫在第一拉链4一侧,调节提带1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环5连接在第一拉链4 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环6上;所述第一连接环5与第二连接环6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拉链4设于包体上端,第二拉链8设于包体下端,第一拉链4和第二拉链8尺寸款式相同,能相互连接;
[0037]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调节提带1上的第一连接环5与第二连接环6的连接方式
为可拆卸连接,通过不同的第一连接环5与第二连接环6卡扣来改变调节提带1的长度,更换背包的使用形态,变更不同的风格,使本技术适用于各场景,空闲的开口环还能增加置物功能,挂手机、卡牌、钥匙、装饰品等;通过设置第一拉链4和第二拉链8尺寸款式相同,能相互连接,将包体折叠呈U形,拉动拉头,将第一拉链4其中一列链牙与第二拉链8其中一列链牙使其相互齿合,形成固定;同样能更换背包的使用形态,变更不同的风格,折叠后的包体内侧还能放置保温瓶,饮料瓶,解放双手。
[0038]所述第一连接环5与第二连接环6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0039]所述调节提带1通过不同的第一连接环5与第二连接环6卡扣来改变长度;
[0040]所述第一连接环5为圆形开口环;
[0041]所述第二连接环6为三角形连接环;
[0042]所述包体能折叠呈U形,拉动拉头,将第一拉链4其中一列链牙与第二拉链8其中一列链牙使其相互齿合,形成固定;
[0043]所述包体正反面材质不同,正面为毛绒面料3,反面为皮革面料2,结合包体折叠的特点,将毛绒面料3折叠在里层,双手可通过包体两侧伸入,给使用者提供暖手功能;
[0044]所述包体设有防水内衬7,所述包体能内外翻转,将防水内衬7外显,雨天可防止雨水渗入包中,同时也能将调节提带1置于包体中,形成手包;
[0045]所述第一连接环5数量为三个;
[0046]工作原理:
[0047]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提带的多风格折叠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提带、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所述调节提带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环,所述调节提带一端缝纫在第一拉链一侧,调节提带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环连接在第一拉链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环上;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拉链设于包体上端,第二拉链设于包体下端,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尺寸款式相同,能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提带通过不同的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卡扣来改变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定邦童禹琳赵雨淋孙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