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46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该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包括底座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安装于底座顶部,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线缆箱,所述线缆箱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开设有方形槽。该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第三齿轮带动第二转杆进行反向转动,第二转杆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从而使第二转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传送轮和第一转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传送轮可以向相对的方向转动,使线缆收回到线缆箱内,防止了线缆拖拉在地,造成线缆外表面损坏的现象。外表面损坏的现象。外表面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具体为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属于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0003]目前,现有的充电桩大部分不能将充电桩线缆进行收卷,当拉长线缆使用完之后,通常都是人员简单的操作将线缆对其进行收卷,挂在充电桩一侧,这种简单的收卷方式,容易导致线缆拖拉在地,造成线缆外表面损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现有的充电桩大部分不能将充电桩线缆进行收卷,当拉长线缆使用完之后,通常都是人员简单的操作将线缆对其进行收卷,挂在充电桩一侧,这种简单的收卷方式,容易导致线缆拖拉在地,造成线缆外表面损坏现象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包括底座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安装于底座顶部,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线缆箱,所述线缆箱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连接座顶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外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一侧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二传送轮外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二传送轮与第一传送轮之间设置有线缆,所述线缆一端设置有充电头,所述线缆设置于线缆箱内部,所述线缆另一端设置于充电桩一侧,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设有限位组件。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于充电头顶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贯穿连接座并与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于方形杆外侧,所述齿条固定连接于顶板底部,方形杆贯穿连接座并与连接座滑动连接方式,提高了第一复位弹簧压缩和复位时的稳定性。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外侧,所述第二转杆
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连接座顶部,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方式,从而带动第二转杆可以进行转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一端贯穿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一端与第一传送轮固定连接,第二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设置,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以往相对或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
[0011]优选地,所述充电头安装于线缆一端,所述充电头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线缆外侧,所述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均与限位块相接触,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均与限位块相接触方式,进而可以对充电头进行限位,便于后续的人员通过限位块将线缆拉出。
[0012]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棘轮,所述棘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一端,所述棘轮外侧设有棘爪,所述棘轮与棘爪相接触,所述棘爪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一侧。
[0013]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棘爪外侧,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一侧,所述连接板与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了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该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第三齿轮带动第二转杆进行反向转动,第二转杆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从而使第二转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传送轮和第一转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传送轮可以向相对的方向转动,使线缆收回到线缆箱内,防止了线缆拖拉在地,造成线缆外表面损坏的现象。
[0016]2、该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人员将线缆简单缠绕后,来到充电桩跟前,通过用手向上拨动棘爪,棘爪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此时连接块向下压动第二复位弹簧弹性收缩,使得棘爪远离棘轮,对棘轮解除限位,从而便于第一复位弹簧压缩时进行复位状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方形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齿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21]图中:1、底座;2、充电桩;3、线缆箱;4、线缆;5、第一传送轮;6、限位块;7、充电头;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棘轮;12、齿条;13、第一复位弹簧;14、顶板;15、方形杆;16、方形槽;17、连接座;18、支撑板;19、棘爪;20、连接杆;21、连接块;22、连接板;23、第二复位弹簧;24、第一转杆;25、第二转杆;26、第二传送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
[0023]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包括底座1和充电桩2,充电桩2安装于底座1顶部,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线缆箱3,线缆箱3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7,连接座17顶部开设有方形槽16,连接座17顶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3,第一复位弹簧13外侧设置有齿条12,第一复位弹簧13固定连接于充电头7顶部,第一复位弹簧13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4,顶板14底部固定连接有方形杆15,方形杆15贯穿连接座17并与连接座17滑动连接,第一复位弹簧13套设于方形杆15外侧,齿条12固定连接于顶板14底部,齿条12一侧设置有第二转杆25,第二转杆25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0,第三齿轮10与齿条12啮合连接,第三齿轮10一侧设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25外侧,第二转杆25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固定连接于连接座17顶部,第二转杆2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轮26,第二传送轮26外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轮5,第二齿轮9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8,第一齿轮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24,第一转杆24一端贯穿支撑板18并与支撑板18转动连接,第一转杆24一端与第一传送轮5固定连接,第二传送轮26与第一传送轮5之间设置有线缆4,线缆4一端设置有充电头7,充电头7安装于线缆4一端,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包括底座(1)和充电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2)安装于底座(1)顶部,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线缆箱(3),所述线缆箱(3)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7),所述连接座(17)顶部开设有方形槽(16),所述连接座(17)顶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3)外侧设置有齿条(12),所述齿条(12)一侧设置有第二转杆(25),所述第二转杆(2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轮(26),所述第二传送轮(26)外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轮(5),所述第二传送轮(26)与第一传送轮(5)之间设置有线缆(4),所述线缆(4)一端设置有充电头(7),所述线缆(4)设置于线缆箱(3)内部,所述线缆(4)另一端设置于充电桩(2)一侧,所述第二转杆(25)另一端设有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3)固定连接于充电头(7)顶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3)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底部固定连接有方形杆(15),所述方形杆(15)贯穿连接座(17)并与连接座(1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3)套设于方形杆(15)外侧,所述齿条(12)固定连接于顶板(14)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线缆保护用快速收线结构共享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25)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0),所述第三齿轮(10)与齿条(12)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0)一侧设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25)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麦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麦波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