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力式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42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力式平衡阀,包括平衡阀、底盖和导压管,还包括护管机构和护盖机构,所述护管机构由C形套、胶板、通孔和扎带构成,所述平衡阀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导压管和底盖,且导压管的管体外侧套接有C形套,在平衡阀的导压管处设置有护管机构,护管机构的C形套可以对向拉开套在导压管的外层,此时C形套套口处两组的胶板可以对向贴合,然后将扎带穿过胶板的通孔后进行穿接勒紧,当胶板勒紧后可以完成C形套口部的封闭,此时护管机构可以护套在导压管的外侧,当腐蚀液体洒向导压管时,护管机构可以在导压管的外侧进行阻隔保护,防止导压管受腐蚀液体接触损坏。防止导压管受腐蚀液体接触损坏。防止导压管受腐蚀液体接触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力式平衡阀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力式平衡阀
,特别涉及一种自力式平衡阀。

技术介绍

[0002]压力调节阀亦称自力式平衡阀、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器、动态平衡阀、流量平衡阀,是一种直观简便的流量调节控制装置,管网中应用流量调节阀可直接根据设计来设定流量,阀门可在水作用下,自动消除管线的剩余压头及压力波动所引起的流量偏差,无论系统压力怎样变化均保持设定流量不变,该阀这些功能使管网流量调节一次完成,把调网工作变为简单的流量分配,有效的解决管网的水力失调。流量调节阀主要应用于:集中供热(冷)等水系统中,使管网流量按需分配,消除水系统水力失调,解决冷热不均问题。
[0003]专利号CN201921294279.3公开了一种自力式平衡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阀腔,阀体两侧设置进水端与出水端,阀腔内设中心筒,中心筒内设内筒,中心筒一端开设凹槽,另一端设置膜片,中心筒内设自动阀塞,阀体一端设置弹簧筒,弹簧筒内设弹簧,阀体另一端设置手动阀塞,手动阀塞与手动阀杆连接,手动阀杆的另一端与手动轮连接。该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手动轮依据流量刻度进行旋转,保证了手动阀塞合适的开度,通过回流管保证了阀腔与弹簧筒中压力的稳定,进而保障了阀体两端流量的平衡,自动阀塞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展或压缩,对阀体的启闭进行快速调整,减少了人的操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封可靠,降低了泄漏量。
[0004]1、现有技术的自力式平衡阀在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导压管和底盖,自力式平衡阀的导压管可以进行导压,而此种自力式平衡阀的导压管处缺乏护管机构,其在使用时容易接触外部腐蚀液体,从而导致管体外部的腐蚀损坏,进而自力式平衡阀的导压管缺乏保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力式平衡阀。
[0005]2、现有技术的自力式平衡阀在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导压管和底盖,自力式平衡阀的导压管可以进行导压,而此种自力式平衡阀的底盖较长,其受到外物碰撞时容易变形损坏,进而此种自力式平衡阀的底盖处缺乏较好的护盖机构进行保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力式平衡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力式平衡阀,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自力式平衡阀,包括平衡阀、底盖和导压管,还包括护管机构和护盖机构,所述护管机构由C形套、胶板、通孔和扎带构成,所述平衡阀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导压管和底盖,且导压管的管体外侧套接有C形套,所述C形套的套口处对称固定有胶板,且胶板的板体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体内穿入有扎带,所述底盖外侧的平衡阀底端设置有护盖机构,且护盖机构由护环、护筒、内筒和筋条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盖外侧的平衡阀底端焊接固定有护环,且护环的环体中部固定连接有护筒,所述护筒的内壁与内筒的外壁之间焊接固定有筋条,且内筒的中部嵌入有底盖。
[0010]进一步地,所述胶板的板体在C形套的套口处对称设置有两组;胶板在C形套的套口处可以对向贴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筒腔尺寸大于底盖的盖体尺寸;内筒较大的筒腔可以嵌入底盖。
[0012]进一步地,所述C形套和胶板的材质为耐腐橡胶材质;耐腐橡胶材质的C形套和胶板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在平衡阀的导压管处设置有护管机构,护管机构的C形套可以对向拉开套在导压管的外层,此时C形套套口处两组的胶板可以对向贴合,然后将扎带穿过胶板的通孔后进行穿接勒紧,当胶板勒紧后可以完成C形套口部的封闭,此时护管机构可以护套在导压管的外侧,当腐蚀液体洒向导压管时,护管机构可以在导压管的外侧进行阻隔保护,防止导压管受腐蚀液体接触损坏。
[0015]2、本技术通过在底盖下方的平衡阀处设置有护盖机构,护盖机构的护环可以焊接在底盖外侧的平衡阀处,此时护筒内的内筒套在底盖的外侧,并且护筒与内筒之间有筋条进行焊接加固强度较高,当底盖处受到外物碰撞时,护盖机构可以较好地护在底盖的外侧进行抗性保护,从而避免底盖受到外物碰撞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力式平衡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力式平衡阀与护管机构和护盖机构拆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力式平衡阀的护管机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平衡阀;2、底盖;3、导压管;4、护管机构;401、C形套;402、胶板;403、通孔;404、扎带;5、护盖机构;501、护环;502、护筒;503、内筒;504、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自力式平衡阀,包括平衡阀1、底盖2和导压管3,还包括护管机构4和护盖机构5,所述护管机构4由C形套401、胶板402、通孔403和扎带404构成,所述平衡阀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导压管3和底盖2,且导压管3的管体外侧套接有C形套401,所述C形套401的套口处对称固定有胶板402,且胶板402的板体表面开设有通孔403,所述通孔403的孔体内穿入有扎带404,所述底盖2外侧的平衡阀1底端设置有护盖机构5,且护盖机构5由护环501、护筒502、内筒503和筋条504构成。
[0022]其中,所述底盖2外侧的平衡阀1底端焊接固定有护环501,且护环501的环体中部固定连接有护筒502,所述护筒502的内壁与内筒503的外壁之间焊接固定有筋条504,且内筒503的中部嵌入有底盖2。
[0023]其中,所述胶板402的板体在C形套401的套口处对称设置有两组;胶板402在C形套401的套口处可以对向贴合。
[0024]其中,所述内筒503的筒腔尺寸大于底盖2的盖体尺寸;内筒503较大的筒腔可以嵌入底盖2。
[0025]其中,所述C形套401和胶板402的材质为耐腐橡胶材质;耐腐橡胶材质的C形套401和胶板402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自力式平衡阀,在平衡阀1的导压管3处设置有护管机构4,护管机构4的C形套401可以对向拉开套在导压管3的外层,此时C形套401套口处两组的胶板402可以对向贴合,然后将扎带404穿过胶板402的通孔403后进行穿接勒紧,当胶板402勒紧后可以完成C形套401口部的封闭,此时护管机构4可以护套在导压管3的外侧,当腐蚀液体洒向导压管3时,护管机构4可以在导压管3的外侧进行阻隔保护,防止导压管3受腐蚀液体接触损坏,在底盖2下方的平衡阀1处设置有护盖机构5,护盖机构5的护环501可以焊接在底盖2外侧的平衡阀1处,此时护筒502内的内筒503套在底盖2的外侧,并且护筒502与内筒503之间有筋条504进行焊接加固强度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力式平衡阀,包括平衡阀(1)、底盖(2)和导压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管机构(4)和护盖机构(5),所述护管机构(4)由C形套(401)、胶板(402)、通孔(403)和扎带(404)构成,所述平衡阀(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导压管(3)和底盖(2),且导压管(3)的管体外侧套接有C形套(401),所述C形套(401)的套口处对称固定有胶板(402),且胶板(402)的板体表面开设有通孔(403),所述通孔(403)的孔体内穿入有扎带(404),所述底盖(2)外侧的平衡阀(1)底端设置有护盖机构(5),且护盖机构(5)由护环(501)、护筒(502)、内筒(503)和筋条(504)构成。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滨海标泰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