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239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其中液压管路系统包括进油总管、回油总管、环形总管,环形总管包括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串接形成环形总管;进油总管连接到分油总管,回油总管连接到集油总管;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之间连接有若干液压油缸管路,液压油缸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管、液压油缸、回油管,进油管与分油总管连接,回油管与集油总管连接;投油时通过投油车先进行对环形总管的投油清洗,然后再通过投油车进行液压油缸管路的投油清洗,最后再次进行环形总管的投油清洗。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投油方法仅需一台投油车便可以完成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投油时可以保证管道内部投油的均匀性。均匀性。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船舶建造中,管路系统投油工作较为常见,液压管路系统中在总管上连接有较多的平行支管,传统的液压管路系统中平行支管的投油过程中,由于往往平行支管布置较多,在系统末端的平行支管投油流量较少,投油效果较差,如此延长了投油的周期,浪费了人力物力,并且质量得不到保障。
[0003]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673395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集装箱船滚装设备液压管路坞内投油清洗的工艺方法,通过接入投油车对液压管路进行投油清洗,其采用多台投油车对同一液压管路进行投油,每个投油车连接不超过两路循环管路,如此现场需要大量的投油车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液压管路系统中平行支管投油清洗效果差、系统末端投油流量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借助一台投油车即可实现均匀投油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其中液压管路系统包括进油总管、回油总管、环形总管,环形总管包括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串接形成环形总管;进油总管连接到分油总管,回油总管连接到集油总管;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之间连接有若干液压油缸管路,液压油缸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管、液压油缸、回油管,进油管与分油总管连接,回油管与集油总管连接;投油时通过投油车先进行对环形总管的投油清洗,然后再通过投油车进行液压油缸管路的投油清洗,最后再次进行环形总管投油清洗。
[0007]进一步地,投油清洗前,将分油总管在靠近进油总管的位置断开形成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将回油总管与集油总管连接处断开形成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将分油总管与集油总管连接处断开形成第一接入端和第二接入端;拆除液压油缸与进油管和出油管的连接。
[0008]进一步地,投油前进行投油车连接,将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封住;将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用临时管路连接;在第一接入端和第二接入端分别安装第一带阀管路和第二带阀管路;在进油管和出油管之间安装临时带阀管路,进油管、临时带阀管路和出油管形成临时支管;将进油总管和回油总管接入投油车。
[0009]进一步地,进行环形总管投油清洗时,关闭所有临时带阀管路,打开第一带阀管路和第二带阀管路,投油车、进油总管、一侧的分油总管、第一带阀管路、集油总管、第二带阀管路、另外一侧的分油总管、回油总管、投油车形成第一循环投油管路。
[0010]进一步地,进行液压油缸管路的投油清洗时:
[0011]关闭第一带阀管路和靠近第二带阀管路一侧的临时带阀管路,打开第二带阀管路和靠近第一带阀管路一侧的临时带阀管路,投油车、进油总管、靠近第一带阀管路一侧的分油总管、靠近第一带阀管路一侧的临时支管、集油总管、第二带阀管路、靠近第二带阀管路一侧的分油总管、回油总管、投油车形成第二循环投油管路;
[0012]关闭第二带阀管路和靠近第一带阀管路一侧的临时带阀管路,打开第一带阀管路和靠近第二带阀管路一侧的临时带阀管路,投油车、进油总管、靠近第一带阀管路一侧的分油总管、第一带阀管路、集油总管、靠近第二带阀管路一侧的临时支管、靠近第二带阀管路一侧的分油总管、回油总管、投油车形成第三循环投油管路;
[0013]第二循环投油管路和第三循环投油管路分别单独进行投油。
[0014]进一步地,投油结束,拆除临时管路、第一带阀管路、第二带阀管路、临时带阀管路以及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处的封堵,重新连接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重新连接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重新连接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
[0015]进一步地,投油车和进油总管之间连接有油车出口临时软管,投油车和回油总管之间连接有油车回油临时软管,油车出口临时软管和油车回油临时软管上分别安装有截止阀。
[0016]进一步地,油车出口临时软管的管径大于等于进油总管的管径,油车回油临时软管的管径大于等于回油总管的管径。
[0017]进一步地,第一带阀管路的管径大于等于环形总管的管径,第二带阀管路的管径大于等于环形总管的管径;临时带阀管路的管径大于等于液压油缸管路的管径。
[0018]相比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仅需一台投油车便可以完成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另外投油时可以保证管道内部投油的均匀性,避免了远离进油总管和回油总管位置投油流量小投油清洗不到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液压管路系统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施工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循环投油管路投油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循环投油管路投油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三循环投油管路投油示意图。
[0024]图中,1、进油总管;2、回油总管;3、环形总管;4、进油管;5、液压油缸;6、回油管;7、液压泵站;8、投油车;9、临时管路;10、第一带阀管路;11、第二带阀管路;12、临时带阀管路;13、油车出口临时软管;14、油车回油临时软管;15、截止阀;101、第一接口;102、第二接口;103、第三接口;104、第四接口;301、分油总管;302、集油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0026]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其中液压管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进油总管1、回油总管2、环形总管3,环形总管3包括分油总管301和集油总管302,分油总管301和集油总管302串接形成环形总管3;进油总管1连接到分油总管301,回油总管2连接到集油总管302;分油总管301和集油总管302之间连接有若干液压油缸管路,液压油缸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管4、液压油缸5、回油管6,进油管4与分油总管301连接,回油管6与集油总管302连接;液压管路系统运行时进油总管1和回油总管2连接到液压泵站7,实现液压油的流动,投油时进油总管1和回油总管2与液压泵站7不连接,接入投油车8进行投油清洗。投油时通过投油车8先进行对环形总管3的投油清洗,然后再通过投油车8进行液压油缸管路的投油清洗,最后再次进行环形总管3投油清洗,清除液压缸管路中洗出的杂质。
[0027]具体地,投油清洗前,将分油总管301在靠近进油总管1的位置断开形成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将回油总管2与集油总管302连接处断开形成第三接口103和第四接口104;将分油总管301与集油总管302连接处断开形成第一接入端和第二接入端;拆除液压油缸5与进油管4和出油管6的连接。
[0028]将第一接口101和第三接口103用封板封住;将第二接口102和第四接口104用临时管路9连接;在第一接入端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其中液压管路系统包括进油总管、回油总管、环形总管,所述环形总管包括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串接形成环形总管;所述进油总管连接到分油总管,所述回油总管连接到集油总管;所述分油总管和集油总管之间连接有若干液压油缸管路,所述液压油缸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管、液压油缸、回油管,所述进油管与分油总管连接,所述回油管与集油总管连接;投油时通过投油车先进行对环形总管的投油清洗,然后再通过投油车进行液压油缸管路的投油清洗,最后再次进行环形总管投油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油清洗前,将分油总管在靠近进油总管的位置断开形成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将回油总管与集油总管连接处断开形成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将分油总管与集油总管连接处断开形成第一接入端和第二接入端;拆除液压油缸与进油管和出油管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油前进行投油车连接,将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封住;将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用临时管路连接;在第一接入端和第二接入端分别安装第一带阀管路和第二带阀管路;在进油管和出油管之间安装临时带阀管路,进油管、临时带阀管路和出油管形成临时支管;将进油总管和回油总管接入投油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环形总管投油清洗时,关闭所有临时带阀管路,打开第一带阀管路和第二带阀管路,投油车、进油总管、一侧的分油总管、第一带阀管路、集油总管、第二带阀管路、另外一侧的分油总管、回油总管、投油车形成第一循环投油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液压管路系统中多平行支管的投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液压油缸管路的投油清洗时: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冯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