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35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变压器、水阻、回路单元、调压器、局部放电检测装置、人工环境室、振动控制系统和振动台,能够实现轻重负荷变化作用下电缆附件的老化特性测试,实现实验环境温度参数的精准控制,以及振动参数的调节,能够根据所述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电缆附件的局放状态,从而能够实现电缆附件在电气应力、热应力和振动应力的协同作用下电缆附件的联合老化特性测试,考虑了三种应力的协同作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模拟真实铁路供电电缆附件在隧道内运行的工况。隧道内运行的工况。隧道内运行的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铁路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电网负荷日益增长,受线路走廊和电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应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铁路供电电缆线路建设加快,交联电缆凭借其多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统的架空线路对比来看,交联电缆的安装、运行更为简便和可靠,他的优点主要有:受外界干扰小,可以在地下和水底进行铺设,可长期进行安全运输等。然而电力电缆也存在其自身固有的一些缺点,例如制作时无法保证绝对良好,铺设电缆时,如果操作不当,过大机械力会导致线缆受损,长期运行后电力电缆会在水分的侵蚀作用下,或和土壤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后,其性能会大幅度降低,诸如此类,都是引发电缆击穿事故之因素。而电缆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给故障的排查造成极大的难度,分析过去几年间,全球报道的电网事故可知,电缆故障具有多发性,后果严重的特点。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层面来看,我们都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方法,基于已有的数据,对电缆的水平进行分析。
[0003]目前还没有针对铁路供电电缆真实运行工况下的界面老化特性的测试,由于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存在电应力和热应力的作用,故在测试时只是单纯考虑这两种应力,但由于铁路供电电缆在隧道内的运行必然还要面临振动应力的作用,因此,现有的针对电缆的测试平台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并没有针对铁路电缆真实运行情况下的界面老化特性进行测试,并没有考虑振动应力带来的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包括:变压器、水阻、回路单元、调压器、局部放电检测装置、人工环境室;
[0007]所述回路单元包括:回路电缆、电缆附件接地线、电流互感器、高频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套接在所述回路电缆上,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套接在所述电缆附件接地线上,所述回路电缆上包括多个电缆附件;
[0008]所述变压器、水阻、回路电缆、调压器依次串联,连接在交流电源的两端,所述调压器还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电连接,所述局部放电检测装置与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电连接,所述人工环境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回路电缆的进出口,部分所述回路电缆穿过所述进出口设置在所述人工环境室内;
[0009]所述人工环境室包括:温控设备、振动控制系统和振动台,所述振动台设置在所述人工环境室内,所述振动台与所述回路电缆使用抱箍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电缆附件下方,
所述振动台与所述振动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0010]所述人工环境室、振动控制系统和振动台分别用于调节环境温度参数和振动参数;
[0011]所述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用于在线测量所述实验回路单元的局放信号。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电缆附件在电气应力、热应力和振动应力的协同作用下电缆附件的联合老化特性测试,考虑了三种应力的协同作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模拟真实铁路供电电缆附件在隧道内运行的工况,将电缆附件紧箍在振动台上,防止电缆从振动台上滑落。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振动台用于模拟隧道内支架布置方式下所述回路电缆所承受的持续振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升压单元对电缆附件进行加压,通过电流调节单元改变实验回路的电流大小,能够实现轻重负荷变化作用下电缆附件的老化特性测试;通过温度

振动控制单元调节环境温度参数和振动参数,能够实现实验环境温度参数的精准控制,以及振动参数的调节;通过局放在线观察单元在线测量所述实验回路单元的局放信号,能够根据所述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电缆附件的局放状态;从而能够实现电缆附件在电气应力、热应力和振动应力的协同作用下电缆附件的联合老化特性测试,考虑了三种应力的协同作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模拟真实铁路供电电缆附件在隧道内运行的工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的结构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的人工环境室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1

电流互感器,2

高频电流互感器,3

电缆附件接地线,4

人工环境室,5

回路电缆,6

振动台,7

电缆附件,8

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如图1所述,包括:变压器、水阻、回路单元、调压器、局部放电检测装置、人工环境室4;
[0021]所述回路单元包括:回路电缆5、电缆附件接地线3、电流互感器1、高频电流互感器2,所述电流互感器1套接在所述回路电缆5上,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2套接在所述电缆附件5接地线3上;
[0022]所述回路电缆5上包括多个电缆附件7;
[0023]所述变压器、水阻、回路电缆、调压器依次串联,连接在交流电源的两端,所述调压
器还与所述电流互感器1电连接,所述局部放电检测装置与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2电连接,所述人工环境室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回路电缆5的进出口,部分所述回路电缆5穿过所述进出口设置在所述人工环境室4内;
[0024]所述人工环境室4包括:温控设备、振动控制系统和振动台6,所述振动台6设置在所述人工环境室4内,所述振动台6与所述回路电缆5使用抱箍8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电缆附件7下方,所述振动台6与所述振动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0025]所述人工环境室4、振动控制系统和振动台6分别用于调节环境温度参数和振动参数;
[0026]所述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用于在线测量所述实验回路单元的局放信号。
[0027]所述振动台6用于模拟隧道内支架布置方式下所述回路电缆5所承受的持续振动。
[0028]所述温控设备为PT100铂金电阻测温体,采用PT100铂金电阻测温体进行人工环境室内的温度测试。控制方式采用热平衡调温调湿方式;环境室内温度控制采用P.I.D+S.S.R系统同频道协调控制,具有自动演算的功能,可将温度变化条件立即修正,使温度控制更为精确稳定。
[0029]实施例2
[0030]通过升压单元对电缆附件7进行加压,通过电流调节单元改变实验回路的电流大小,能够实现轻重负荷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老化性能测试平台,包括:回路单元、局部放电检测装置、调压器、变压器、水阻,所述回路单元包括:回路电缆、电缆附件接地线、电流互感器、高频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套接在所述回路电缆上,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套接在所述电缆附件接地线上,所述回路电缆上包括多个电缆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还包括:人工环境室;所述变压器、水阻、回路电缆、调压器依次串联,连接在交流电源的两端,所述调压器还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电连接,所述局部放电检测装置与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电连接,所述人工环境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回路电缆的进出口,部分所述回路电缆穿过所述进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岩陈科陈可冉惟可杨佳李朝阳谭磊刘习文旷永为林宗良唐元方肖琨邓云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