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20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包括:沿围墙结构的设计位置设于地面之上的现浇混凝土地梁;沿现浇混凝土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地立设于现浇混凝土地梁之上的若干个抗风柱组件;竖向地设于现浇混凝土地梁之上的预制墙板结构,安装连接于相邻两个抗风柱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抗风柱组件和预制墙板结构均为预制件,拼装安装即可,现场施工时仅需浇筑现浇混凝土地梁,大大减小了现场湿作业的施工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原高寒区域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寒冷期长;若是采用传统的围墙砌筑方式,由于特殊气候及地势导致实际有效施工湿作业时间短、施工工期较长,施工质量无法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在高原高寒区域采用传统的围墙砌筑方式施工工期较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包括:
[0005]沿围墙结构的设计位置设于地面之上的现浇混凝土地梁;
[0006]沿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地立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之上的若干个抗风柱组件;以及
[0007]竖向地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之上的预制墙板结构,安装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抗风柱组件之间。
[0008]本技术中抗风柱组件和预制墙板结构均为预制件,拼装安装即可,现场施工时仅需浇筑现浇混凝土地梁,大大减小了现场湿作业的施工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0009]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包括在竖向方向上并排设置的若干个单元墙板,所述单元墙板安装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抗风柱组件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单元墙板安装连接。
[0010]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单元墙板中位于下方的单元墙板的顶面设有插接件;
[0011]位于上方的单元墙板的底面对应所述插接件设有插槽,位于上方的单元墙板的插槽和位于下方的单元墙板的插接件的插接连接。
[0012]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沿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上的若干个第一伸缩缝,所述第一伸缩缝沿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的宽度方向通长设置;
[0013]每个所述第一伸缩缝处对应一所述抗风柱组件。
[0014]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缝处的抗风柱组件包括竖向地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之上的两个柱体,两个所述柱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缝的两侧。
[0015]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包括根据地势高度差排布的呈台阶状的若干段台阶段;
[0016]相邻两个所述台阶段间设有第二伸缩缝,位于所述第二伸缩缝两侧的台阶段中处
于高地势的台阶段的顶面高于处于低地势的台阶段的顶面;
[0017]每个所述第二伸缩缝处对应一所述抗风柱组件。
[0018]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的两端面设有卡接件;
[0019]所述抗风柱组件的侧面对应所述卡接件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沿所述抗风柱组件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通过所述卡接件卡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接槽内,以实现所述抗风柱组件和所述预制墙板结构的卡接连接。
[0020]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抗风柱组件的设计位置设于地面之上的混凝土基础,所述抗风柱组件竖向地设于所述混凝土基础之上;
[0021]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包括若干段浇筑段,所述浇筑段浇筑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混凝土基础之间。
[0022]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预制压顶,所述预制压顶的底面设有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相适配的凹槽,通过所述凹槽将所述预制压顶卡设安装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之上,所述预制压顶安装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抗风柱组件之间。
[0023]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预制帽,所述预制帽的底面设有与所述抗风柱组件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预制帽通过所述安装槽卡设安装于所述抗风柱组件的顶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中单元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中第一伸缩缝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中第二伸缩缝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中素土夯实层、现浇混凝土地梁、混凝土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中预制压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中预制帽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中抗风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中围墙结构转角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符号说明:素土夯实层10,现浇混凝土地梁20,第一伸缩缝21,第二伸缩缝23,台阶段24,浇筑段25,混凝土基础30,预埋板31,锚筋32,半部33,抗风柱组件40,柱体41,立柱42,卡接槽43,连接板44,吊接环45,预制墙板结构50,单元墙板51,插接件511,插槽512,卡接件513,预制压顶60,凹槽61,限位槽62,第一滴水线63,预制帽70,安装槽71,第二滴水线72,定位槽73。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包括现浇混凝土地梁、抗风柱组件、预制墙板结构。本技术中抗风柱组件和预制墙板结构均为预制件,拼装安装即可,现场施工时仅需浇筑现浇混凝土地梁,大大减小了现场湿作业的施工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进行说明。
[0037]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包括:沿围墙结构的设计位置设于地面之上的现浇混凝土地梁20;沿现浇混凝土地梁20的长度方向间隔地立设于现浇混凝土地梁20之上的若干个抗风柱组件40;竖向地设于现浇混凝土地梁20之上的预制墙板结构50,安装连接于相邻两个抗风柱组件40之间。
[0038]在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与传统围墙施工相比,具有湿作业少及表面平整度好、施工工期短等特点,安装方便,整体性好,也可重复利用,安全性及美观性较好。
[0039]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预制墙板结构50包括在竖向方向上并排设置的若干个单元墙板51,单元墙板51安装连接于相邻两个抗风柱组件40之间,相邻两个单元墙板51安装连接。
[0040]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单元墙板51中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围墙结构的设计位置设于地面之上的现浇混凝土地梁;沿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地立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之上的若干个抗风柱组件;以及竖向地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之上的预制墙板结构,安装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抗风柱组件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包括在竖向方向上并排设置的若干个单元墙板,所述单元墙板安装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抗风柱组件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单元墙板安装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单元墙板中位于下方的单元墙板的顶面设有插接件,位于上方的单元墙板的底面对应所述插接件设有插槽,位于上方的单元墙板的插槽和位于下方的单元墙板的插接件的插接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上的若干个第一伸缩缝,所述第一伸缩缝沿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的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每个所述第一伸缩缝处对应一所述抗风柱组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缝处的抗风柱组件包括竖向地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地梁之上的两个柱体,两个所述柱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缝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亭付展展陈羽崔泽海袁逸帆刘太辉陈世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