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12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9
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包括井道,所述井道内设有缓冲带,所述井道内设有使缓冲带保持靠向井道内壁面状态的多个连接件,所述井道上设有用于带动缓冲带从连接件脱开并横跨于井道中部的驱动单元,所述缓冲带的一端与井道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有用于根据电梯轿厢下降速度控制驱动单元工作的控制器。当控制器获知电梯轿厢超速下降时,控制器启动驱动单元带动缓冲带从连接件上挣脱并横跨于井道的中部,对正在超速下降的电梯轿厢进行拦截缓冲,达到提前缓冲的效果,有效降低电梯轿厢下降的速度和冲击力,让缓冲带与井道底坑内的缓冲器进行组合缓冲减震,实现双重缓冲减震的目的,保证乘客的安全。保证乘客的安全。保证乘客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行十分频繁,而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例如快速坠落的情况,现有的电梯在遇到故障发生快速坠落时,虽然可以通过井道底坑内的缓冲器缓冲电梯轿厢超速下降时产生的冲击力,但是电梯轿厢超速下降时对底坑内缓冲器的冲击力较大,导致电梯轿厢的底部与底坑内缓冲器接触后,底坑内缓冲器很快就被压缩到其缓冲行程的极限位置,还是存在瞬间冲击力过大、不能有效进行减震的情况,安全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包括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内设有缓冲带,所述井道内设有使缓冲带保持靠向井道内壁面状态的多个连接件,所述井道上设有用于带动缓冲带从连接件脱开并横跨于井道中部的驱动单元,所述缓冲带的一端与井道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有用于根据电梯轿厢下降速度控制驱动单元工作的控制器。
[000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缓冲带采用柔性吊装带。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接件为绑带,所述绑带的首尾两端通过魔术贴结构相连接,绑带首尾相连后将缓冲带绑住。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井道的内壁面上或/和井道内的对重导轨支架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供绑带一端穿过的穿插环。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接座的顶面为能够承托缓冲带的承托平面。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缓冲带的一端通过弹簧缓冲组件与井道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弹簧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底座、缓冲升降轴、缓冲压板、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底座固定在井道的内侧壁上,所述缓冲底座上设有竖直通孔,所述缓冲升降轴的上端从缓冲底座的底部穿过竖直通孔;所述缓冲升降轴的底部设有缓冲连接环,所述缓冲带的一端绑在缓冲连接环上;所述缓冲压板和缓冲弹簧均套装在缓冲升降轴外,所述缓冲升降轴的顶部螺纹套装有缓冲限位螺母;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抵在缓冲底座的顶面上,顶部抵在缓冲压板的底面上。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井道相对的两内壁面上均设有导绳座,所述导绳座上设有供缓冲带导向的导绳通道,所述导绳通道从左至右贯穿导绳座,所述缓冲带从导绳通道中穿过。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驱动单元为缓冲曳引机。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有速度传感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缓冲带,该缓冲带在常态下通过连接件固定,保持靠向井道内壁面状态;当控制器获知电梯轿厢超速下降时,控制器启动驱动单元带动缓冲带从连接件上挣脱并横跨于井道的中部,对正在超速下降的电梯轿厢进行拦截缓冲,达到提前缓冲的效果,有效降低电梯轿厢下降的速度和冲击力,让缓冲带与井道底坑内的缓冲器进行组合缓冲减震,实现双重缓冲减震的目的,保证乘客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

A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弹簧缓冲组件与缓冲带的组合放大图;图4为图3中I的放大图;图5为图1中B

B的剖视图;图6为缓冲带从导绳通孔穿过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参照图1

5,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包括井道1,所述井道1内设有缓冲带2,所述缓冲带2靠近井道1的底坑,所述缓冲带2采用柔性吊装带,具有用于进行缓冲的弹力;所述井道1内设有使缓冲带2保持靠向井道1内壁面状态的多个连接件3,连接件3分布在井道1的后内壁面、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上,从而常态下,缓冲带2靠向井道1的后内壁面、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上,避免影响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所述井道1上设有用于带动缓冲带2从连接件3脱开并横跨于井道1中部的驱动单元4,所述缓冲带2的一端与井道1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单元4连接;所述驱动单元4连接有用于根据电梯轿厢下降速度控制驱动单元4工作的控制器,控制器能够与电梯控制系统通讯连接,电梯控制系统为现有常规用于控制电梯运行的系统,控制器未在附图中显示,控制器可以组合在驱动单元4上。
[001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3为绑带,所述绑带的首尾两端通过魔术贴结构31相连接,绑带首尾相连后将缓冲带2绑住。所述魔术贴结构31包括设于绑带首端上的魔术贴钩面和设于绑带末端上的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钩面和魔术贴毛面之间能够相互粘连,从而使绑带首尾相连接。
[001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井道1的内壁面上或/和井道1内的对重导轨支架9上设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井道1内壁面或/和对重导轨支架9上,所述连接座5上设有供绑带一端穿过的穿插环51,绑带的一端穿过穿插环51的孔后,通过绑带的首尾相连接将缓冲带2绑住,从而使缓冲带2靠向井道1的内壁面。另外,所述连接座5的顶面为能够承托缓冲带2的承托平面,所述穿插环51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承托平面上,当绑带绑住缓冲带2后,工作人员可以将缓冲带2摆在承托平面上,从而通过连接座5来支撑住缓冲带2,避免因为缓冲带2的自重而导致缓冲带2从绑带上脱开。
[002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对重的电梯为例说明,对重导轨支架9采用螺栓固定在井
道1的后内壁面上,因此井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对重导轨支架9上均设有连接座5,每个连接座5上设有连接件3,从而缓冲带2在每个连接座上的连接件3约束下保持靠向井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和后内壁面状态,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应用在无对重电梯上时,则井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和后内壁面上均设有连接座5。
[002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提高缓冲带2提前缓冲的效果,所述缓冲带2的一端通过弹簧缓冲组件6与井道1连接,所述弹簧缓冲组件6固定在井道1上。所述弹簧缓冲组件6包括缓冲底座61、缓冲升降轴62、缓冲压板63、缓冲弹簧64,所述缓冲底座61固定在井道1的内侧壁上,所述缓冲底座61上设有竖直通孔,所述缓冲升降轴62的上端从缓冲底座61的底部穿过竖直通孔。所述缓冲升降轴62的底部设有位于缓冲底座61下方的缓冲连接环66,所述缓冲带2的一端穿过缓冲连接环66后,绑在缓冲连接环66上;所述缓冲压板63和缓冲弹簧64均套装在缓冲升降轴62外,所述缓冲升降轴62的顶部螺纹套装有用于限制缓冲压板63从缓冲升降轴62上脱开的缓冲限位螺母65;所述缓冲弹簧64的底部抵在缓冲底座61的顶面上,顶部抵在缓冲压板63的底面上。当电梯轿厢压在缓冲带2上时,缓冲升降轴62下移,使缓冲弹簧64被压缩,从而通过缓冲弹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包括井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内设有缓冲带(2),所述井道(1)内设有使缓冲带(2)保持靠向井道(1)内壁面状态的多个连接件(3),所述井道(1)上设有用于带动缓冲带(2)从连接件(3)脱开并横跨于井道(1)中部的驱动单元(4),所述缓冲带(2)的一端与井道(1)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单元(4)连接;所述驱动单元(4)连接有用于根据电梯轿厢下降速度控制驱动单元(4)工作的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带(2)采用柔性吊装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绑带,所述绑带的首尾两端通过魔术贴结构(31)相连接,绑带首尾相连后将缓冲带(2)绑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的内壁面上或/和井道(1)内的对重导轨支架(9)上设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上设有供绑带一端穿过的穿插环(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的顶面为能够承托缓冲带(2)的承托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带(2)的一端通过弹簧缓冲组件(6)与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忠宏黄伟明翟广明黄明年汤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法立奥电梯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