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车用液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11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8
一种天车用液控设备,包括主体、进口、出口、上腔、先导腔、左腔、阻尼孔、先导流路、缓冲腔、上腔弹簧、弹簧模块、驱动装置、上控制腔、先导阀板、驱动杆、导向板、输出轴、上通孔、第一泄压孔、下控制腔、先导阀座、阀块、连杆、右腔、保压板、圆盘、活塞板、活塞杆、阀芯、第二泄压孔、下通孔、穿孔;其中所述上腔内设有上腔弹簧,所述上腔弹簧下方设有所述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下方连接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方连接所述阀芯。芯。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车用液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陆地及海上桥梁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车用液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陆地及海上桥梁建造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架桥机,桥架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型起重机,又称天车。其可以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其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起重机械。天车常用的利用卷扬机进行预制梁起升,其中卷扬机利用一系列液控设备进行控制。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架桥机作业过程中的各个构件的变形、位移进行监测预警,同时对架桥机作业时海上风速、梁体起重、运输以及落梁时梁体偏转情况,位置偏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0003]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4]一、现有技术中的天车提升用液控设备,包括溢流阀,当控制压力过大时,为了避免流体突然冲击,设置溢流阀将过高的压力引导回油。现有的溢流阀通过弹簧进行预紧力控制,然而单个弹簧的长度过长时,容易发生弯转或者偏移,造成使用寿命的下降。
[0005]二、现有技术中的天车提升用液控设备,通过弹簧进行预紧力控制,然而弹簧有使用寿命的限制,损坏或者使用寿命到期后不能实现实时维修更换,如果要拆卸弹簧,由于弹簧与通路连接,并且起到控制功能,拆卸维修时需要整个系统停机。
[0006]三、现有技术中的天车提升用液控设备,通过阀芯上腔和下腔的压力差推开阀芯起到溢流作用,通过压力顶开先导阀板并最终实现上腔的泄压,然而上腔中的液体随时得到补充整体液量不会迅速减少,因此上腔中的压力不会及时下降导致阀芯推开速度变慢
[0007]四、现有技术的天车提升用液控设备,阀芯抬起速度慢时,阀芯与阀座之间有微小间隙,液体通流面积急速变小会导致抖动或者微弱啸声。
[0008]五、现有技术的天车提升用液控设备,其过流通道是均匀通流面积的,不能适应多功能应用或者多种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车用液控设备,包括主体、进口、出口、上腔、先导腔、左腔、阻尼孔、先导流路、缓冲腔、上腔弹簧、弹簧模块、驱动装置、上控制腔、先导阀板、驱动杆、导向板、输出轴、上通孔、第一泄压孔、下控制腔、先导阀座、阀块、连杆、右腔、保压板、圆盘、活塞板、活塞杆、阀芯、第二泄压孔、下通孔、穿孔;
[0011]其中所述上腔内设有上腔弹簧,所述上腔弹簧下方设有所述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下方连接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方连接所述阀芯;所述阀芯可上下移动启闭所述进口,所述阻尼孔一端连接所述进口,所述阻尼孔另一端连通所述先导流路一端,所述先导流路另一端连通所述先导腔;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输出轴一端,所述输出轴另一端连接所述导向板一端,所述导向板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所述驱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先导阀
板,上控制腔中先导阀板的左侧形成所述先导腔;
[0012]所述下控制腔中设有所述先导阀座,所述先导阀座左侧构成左腔,先导阀座右侧与保压板之间构成右腔,所述圆盘设置在左腔中,所述圆盘上设置有所述穿孔,所述圆盘通过圆杆连接所述阀块,所述圆杆穿过所述先导阀座,所述阀块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保压板一端,所述保压板另一端设有所述弹簧模块,所述弹簧模块包括第一板、第一弹簧、第二板、弹簧杆、环形座、第二弹簧、堵头;所述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弹簧杆一体连接,所述弹簧杆穿过所述环形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杆上,所述堵头顶抵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系数大于第二弹簧的弹簧系数;
[0013]所述右腔通过所述下通孔连接所述上腔,当所述阀芯开启所述进口时,所述进口连通分流路,所述分流路中设有所述缓冲腔,分流路经过缓冲腔后连通所述出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外周设有定位结构,以使得所述连杆在下控制腔中稳定运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上控制腔中设有所述先导阀板、驱动杆、导向板、输出轴。
[0016]进一步的,当压力推动所述先导阀板向右移动至开启位置时,所述先导腔通过所述上通孔连通所述左腔、并通过所述第一泄压孔连通所述出口。
[0017]进一步的,所述左腔中压力增大时推动圆盘向右移动并抵接所述先导阀座,且使得所述保压板移动至开启位置,使得所述下通孔与所述第二泄压孔之间流体连通。
[0018]进一步的,所述先导流路不与所述下控制腔连通。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泄压孔不与所述下控制腔连通。
[002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驱动装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分流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支路上游段、缓冲腔、支路下游段,所述支路上游段所在通路连接所述缓冲腔的下部。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下通孔与所述右腔保持常通。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一、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一点,通过两个弹簧的组合,每个弹簧长度不用过长,同时,两个弹簧的弹性系数可以不同,内部的弹簧的弹性系数可以较大,外部弹簧的弹簧系数较小,从而较短的内部弹簧可以提供更多的弹性力、及时提供预紧力;而外部弹簧可以提供更多的行程覆盖,以同时提供缓冲力。
[0025]二、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二点,设置了固定式弹簧与可拆卸弹簧,内部的弹簧为固定弹簧,被封闭在环形座内提供相对固定的设置;而外部的弹簧位于环形座外,拆卸下堵盖后即可以更换外部弹簧,此时内部弹簧还可以继续提供相对稳定的弹簧预紧力、且保压板提供足够的密封;更换外部弹簧后,即使是内部弹簧弹性力丧失,外部弹簧自身也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弹簧力,以作临时工作之用,从而适应工作过程中的快速更换。
[0026]三、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三点
[0027]一)、提供了与阀块一体的圆板,当压力使得阀块移动、将上腔与泄压通道连通后,压力驱动圆板后续关闭先导阀座,使得压力不会继续进入上腔,从而上腔中的压力流入泄压通道后,后续不会得到大量补充。
[0028]二)、同时,为了避免上腔中的压力过低,在圆板上设置了穿流孔,即使圆板抵触先导阀座,流体也会通过穿流孔进入上腔,从而为上腔中提供了小流量的流体补充,既不提供
过大压力影响上腔的开启,也避免了上腔压力过低无法缓冲。
[0029]四、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四点,在阀体上对应主阀芯关闭位置的侧方设置有分流通道,使得阀芯打开时可以通过分流进行泄压,从而避免了过小的间隙进行泄压的现象。
[0030]五、针对
技术介绍
的第五点,巧妙的对阀体内的通道进行了布局,预留了足够的阀体空间设置了一个缓冲腔,缓冲腔设置在分流泄压通道中,缓冲腔提供了足够的缓冲空间,横向泄压通道连接缓冲腔的下部,可以使得缓冲腔内的流体留出。
[0031]注:上述设计不分先后,每一条都使得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区别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车用液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主体、所述进口、出口、上腔、先导腔、左腔、阻尼孔、先导流路、缓冲腔、上腔弹簧、弹簧模块、驱动装置、上控制腔、先导阀板、驱动杆、导向板、输出轴、上通孔、第一泄压孔、下控制腔、先导阀座、阀块、连杆、右腔、保压板、圆盘、活塞板、活塞杆、阀芯、第二泄压孔、下通孔、穿孔;其中所述上腔内设有上腔弹簧,所述上腔弹簧下方设有所述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下方连接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方连接所述阀芯;所述阀芯可上下移动启闭所述进口,所述阻尼孔一端连接所述进口,所述阻尼孔另一端连通所述先导流路一端,所述先导流路另一端连通所述先导腔;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输出轴一端,所述输出轴另一端连接所述导向板一端,所述导向板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所述驱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先导阀板,上控制腔中先导阀板的左侧形成所述先导腔;所述下控制腔中设有所述先导阀座,所述先导阀座左侧构成左腔,先导阀座右侧与保压板之间构成右腔,所述圆盘设置在左腔中,所述圆盘上设置有所述穿孔,所述圆盘通过圆杆连接所述阀块,所述圆杆穿过所述先导阀座,所述阀块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保压板一端,所述保压板另一端设有所述弹簧模块,所述弹簧模块包括第一板、第一弹簧、第二板、弹簧杆、环形座、第二弹簧、堵头;所述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弹簧杆一体连接,所述弹簧杆穿过所述环形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杆上,所述堵头顶抵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系数大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来容郭锐董兴兵刘云龙汤宇彭学军凌涛杨锡斌刘翔鲁新段磊段鹏昌王宏文肖永乐李靓谌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