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199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一端围绕创面外沿呈环形布置的引流管,连接引流管另一端的负压源,还包括一端围绕引流管环形布置端的外围设置的冲洗管,连接冲洗管另一端的三通阀组件,覆盖在引流管和冲洗管上方且能完全覆盖创面的敷料层,以及覆盖在敷料层上方且用以贴覆创面四周并将创面内形成密闭空间的封闭膜,引流管朝向创面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若干吸水孔,冲洗管背向创面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引流装置结构和零件繁多,对病人的创面负担重的问题,结构简单,只需要安装一个冲洗管,在实现负压引流的同时能够进行密闭的创面冲洗,灵活切换冲洗药剂,可单独密封操作,提高治疗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封闭负压引流是一项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术后伤口创面渗出物的引流,广泛应用于烧伤科、骨科、普外科、创伤科等领域,在体表创面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已经成熟,是外科治疗技术的革新。该技术利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开放性创面,配合填充高塑性医用泡沫,形成与创面相匹配的形状,通过引流管、借助负压,充分引流出创面渗液及坏死组织、减轻水肿、减少创面污染,抑制细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免去了传统治疗开放性严重软组织损伤创面过程中的频繁换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0003]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包括敷料、冲洗管、引流管、贴膜和负压机构;冲洗管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冲洗管、扩散管和第二冲洗管,第一冲洗管的一端和第二冲洗管的一端设置于引流管内部,扩散管为软质材料制成的环状管且侧面设有若干小孔,通过设置第一冲洗管和第二冲洗管来交替冲洗创面能达到不间断的更换冲洗液或者促生长液,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恢复效果。
[0004]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冲洗管来达到不同冲洗液和冲洗介质的交替,实现冲洗和负压引流的功能,但是对于病人来说,在小创面的负压引流和较严重创面进行负压引流时,在创面处设置越多的引流管和冲洗管,会严重增加病人创面的负担,且需要较大的设置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引流装置结构为了兼容负压引流和创面清洗功能,零件繁多安装复杂,对病人的创面负担重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只需要安装一个冲洗管,在实现负压引流的同时能够进行密闭的创面冲洗,灵活切换冲洗药剂,无药物泄漏,可单独密封操作,提高治疗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一端围绕创面外沿呈环形布置的引流管,连接引流管另一端的负压源,还包括一端围绕引流管环形布置端的外围设置的冲洗管,其中一个通路连接冲洗管另一端且能够调节通路开闭的三通阀组件,覆盖在引流管和冲洗管上方且能完全覆盖创面的敷料层,以及覆盖在敷料层上方且用以贴覆创面四周并将创面内形成密闭空间的封闭膜,引流管的环形布置端朝向创面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若干吸水孔,冲洗管背向创面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000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通过封闭膜将敷料层、引流管和冲洗管在创面上方封闭,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通过负压源对引流管进行负压抽吸,吸水孔将创面渗液、脓
性积液、异常积聚的血性渗液和坏死组织等有害物质引流出来,从引流管排出;冲洗管通过三通阀组件实现通路开启和密封,将其中一个通路连通冲洗液,即可通过出水孔将冲洗液排出至创面,能够对创面进行清洁或上药,还可在负压抽吸下冲洗吸水孔,防止吸水孔的堵塞,形成良好的冲洗和抽吸系统;另一方面,通过三通阀组件的通路调整,能够在剩余的两个通路上连通需要导入创面的一种或者两种冲洗液,无需设置多种管路,无药物泄漏,可单独注入一种冲洗液或同时注入两种冲洗液,封闭操作,减少药物污染,提高治疗疗效;朝向创面设置的吸水孔能够便于有害物质的引流,而背向创面设置的出水孔能够防止冲洗液出来后直接被吸水孔吸走,能够充分起到对创面的冲洗效果。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注射器,注射器可拆卸连接三通阀组件的其中一个通路。这样,可通过注射器吸取不同的冲洗液连通三通阀组件,将三通阀组件调整为合适的连通状态,在负压源的抽吸下,注射器会自动通过负压吸引动力推动冲洗液进入创面,实现创面清洗,无需增加其他主动动力源进行冲洗液的注入。
[0010]进一步的,引流管与冲洗管的相邻侧壁之间相距0.5cm~1.5cm。这样,引流管和冲洗管在敷料层内设置的距离保持一定距离平行引出,能够保证创面冲洗时,冲洗的液体直接进入创面,并在一定范围内蔓延,起到充分的冲洗创面的作用,并不会直接被引流管的吸水孔吸走。
[0011]进一步的,引流管的内径为2.8mm~3.2mm,冲洗管的内径为0.8mm~1.2mm。这样,由于创面需要引出的有害物质不仅包含液体,还包含一些坏死组织,较大的引流管管径能够保证被引流出来的物质不易堆积在管道中,保证负压引流效果的有效性,冲洗管主要作为液体导入,管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减少对创面的负担。
[0012]进一步的,若干吸水孔沿引流管的轴线均匀分布,若干出水孔沿冲洗管的轴线均匀分布。这样,吸水孔呈轴线均匀分布,能提高治疗过程中对有害物质的全面抽吸,出水孔呈轴线均匀分布,能提高对创面的全面冲洗,保证冲洗液的覆盖范围,提高治疗疗效。
[0013]进一步的,吸水孔和出水孔的孔径为0.8mm~1.2mm。
[0014]进一步的,敷料层包括依次设置的软聚硅酮伤口接触层、聚氨酯泡沫垫、聚丙烯酸酯层和无纺布保护膜,软聚硅酮伤口接触层与创面接触。
[0015]进一步的,聚氨酯泡沫垫上还涂覆有银离子化合物和活性炭。
[0016]需要说明的是,与创面接触的软聚硅酮伤口接触层与皮肤之间具有粘附性能,无需缝合固定,具有长效的持续抗菌功能,含有银离子化合物和活性炭的聚氨酯泡沫垫当遇到伤口渗出液时将可释放出银离子,对伤口进行一定的杀菌和消炎作用,聚丙烯酸酯层具有一定的可吸收性,无纺布保护膜具有一定的阻水、透气和阻菌的作用,整个敷料层可以吸收渗液保持一个平衡湿润的伤口环境,又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有效缓冲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0017]进一步的,封闭膜为单向高透气的半透明生物膜。需要说明的是,半透明生物膜是用于最终形成密封负压环境的贴附层,半透明生物膜具有单向高透气功效,即使在夏天也能保证皮肤的汗水排到膜外,保证皮肤正常呼吸,而膜外的气体、液体、微生物也不能进入到膜内,保证一个良好的负压环境。
[0018]进一步的,三通阀组件为医用输液三通管。需要说明的是,三通阀组件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医用输液三通管,一般由三通管、单向活瓣和弹性堵头组成,三通管的上、侧端各接
有一个单向活瓣,三通管的上端制有单向活瓣的瓣下盖、三通管的侧端制有单向活瓣的瓣上盖,弹性堵头接在下端头。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快速简捷,一人即可操作,无药液漏渗,封闭式操作污染少等优点。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通过封闭膜将敷料层、引流管和冲洗管在创面上方封闭,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通过负压源对引流管进行负压抽吸,吸水孔将创面渗液、脓性积液、异常积聚的血性渗液和坏死组织等有害物质引流出来,从引流管排出;冲洗管通过三通阀组件实现通路开启和密封,将其中一个通路连通冲洗液,即可通过出水孔将冲洗液排出至创面,能够对创面进行清洁或上药,还可在负压抽吸下冲洗吸水孔,防止吸水孔的堵塞,形成良好的冲洗和抽吸系统;另一方面,通过三通阀的通路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围绕创面外沿呈环形布置的引流管(1),连接所述引流管(1)另一端的负压源(2),还包括一端围绕所述引流管(1)环形布置端的外围设置的冲洗管(3),其中一个通路连接所述冲洗管(3)另一端且能够调节通路开闭的三通阀组件(4),覆盖在所述引流管(1)和冲洗管(3)上方且能完全覆盖创面的敷料层(5),以及覆盖在所述敷料层(5)上方且用以贴覆创面四周并将创面内形成密闭空间的封闭膜(6),所述引流管(1)的环形布置端朝向创面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若干吸水孔(11),所述冲洗管(3)背向创面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若干出水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射器(7),所述注射器(7)可拆卸连接所述三通阀组件(4)的其中一个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与冲洗管(3)的相邻侧壁之间相距0.5cm~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的内径为2.8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曼滢崔邦胜冯锡文卢敏婷陈棉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