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95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6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机,包括外壳和主机壳体、第一镜头组件、反射镜组件、补光灯组件及雷达模块。外壳包括壳身和盖于壳身的前侧的前盖,前盖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一镜头组件包括的第一镜头被配置为接收监控区域内的穿过第一贯通孔的光线。反射镜组件位于监控区域的光线入射至第一镜头组件的光路上,其包括反射镜,其被配置为将经由第一贯通孔入射的监控区域的光线反射至第一镜头组件。补光灯组件设置于前盖内。雷达模块装配于壳身的下方。雷达模块包括纵向延伸的雷达罩和设置在雷达罩内的雷达板,雷达罩围成的中空腔与壳身围成的中空腔不共腔。摄像机配置为在雷达模块检测到被监测对象进入监控区域内时进行触发。如此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体积小。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机。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存在很多类型的摄像机。这些类型监控摄像机之一是支持水平和俯仰转动的摄像机,简称PT 摄像机。PT摄像机可应用于大监控范围且针对视野中细节感兴趣的场景。如果细节比较重要,则需要频繁地转动该PT摄像机的镜头。由于PT摄像机的镜头的水平转动和俯仰转动都分别需要电机的驱动,而且在多数情况下,PT摄像机的结构比较复杂,一个镜头要连接水平电机还要连接俯仰电机,需要合理的布局和复杂的传动,从而造成结构更加复杂,造成PT摄像机的体积大。由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摄像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摄像机,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机,包括:外壳和主机壳体,所述外壳包括壳身和所述前盖,所述前盖盖于所述壳身的前侧,所述主机壳体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前盖盖于所述主机壳体的前侧,所述前盖设置有第一贯通孔;第一镜头组件,设于所述壳身内,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镜头,被配置为接收监控区域内的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光线;反射镜组件,设于所述主机壳体内,位于所述监控区域的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一镜头组件的光路上,所述反射镜组件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对应所述第一贯通孔设置,被配置为将经由所述第一贯通孔入射的所述监控区域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镜头组件,所述第一镜头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补光灯组件,设置于所述前盖内,并且所述补光灯组件被配置为发射灯光,以穿过所述前盖向所述监控区域照射;雷达模块,装配于所述壳身的下方,其中,所述雷达模块包括纵向延伸的雷达罩和设置在所述雷达罩内的雷达板,雷达罩构成的中空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雷达板朝向所述雷达罩的前侧,其中,所述雷达罩围成的中空腔与所述壳身围成的中空腔不共腔;所述摄像机配置为:在所述雷达模块检测到被监测对象进入所述监控区域内时,触发所述补光灯组件点亮和/或触发所述第一镜头组件拍摄图像。
[0005]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更偏向于所述前盖的下方区域且不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前盖。
[0006]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模块包括雷达支撑架,所述雷达支撑架与所述雷达板连接,位于所述雷达板的背面;所述雷达支撑架包括支撑架主体和凸伸于所述支撑架主体的多个支撑凸起,所述多个支撑凸起分布于所述支撑架主体面向所述雷达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雷达板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模块的中空腔的唯一敞口朝向所述壳身的底壁,且所述雷达模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前端面配置为透射雷达波,所述雷达模块的前端面与所述前盖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朝向所述监控区域。
[0008]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在纵向上夹持于所述壳身的底壁和所述敞口的边缘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壳身的底壁设有开口朝下的密封槽,所述敞口的边缘设有开口朝上的密封筋条,所述密封件卡持于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密封筋条内;和/或,所述雷达罩一体成型。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模块包括位于所述雷达罩内的腔体壁,所述腔体壁包括所述敞口,所述腔体壁与所述壳身通过所述密封件密封连接,形成密封腔。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板位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壳身的底壁盖于所述雷达罩上,所述雷达罩和所述腔体壁之间形成非密封腔,所述雷达罩内设有泄水槽。进一步的,所述雷达罩的顶部具有上开口,所述上开口位于所述敞口内,所述雷达罩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位于所述密封件外,与所述壳身的底壁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壁位于所述雷达罩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部;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雷达罩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上边沿,与所述壳身定位配合;和/或,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雷达罩的内壁内的纵向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包括凸设于所述雷达罩的前侧壁的第一凸筋,和设于所述雷达罩的后侧壁的中部和所述腔体壁的后侧壁的中部之间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位于所述腔体壁的左侧和/或右侧,与所述腔体壁的外侧壁连接,沿所述腔体壁的外侧壁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凸筋从所述雷达罩的后侧壁向所述腔体壁内凸出;所述凸筋内设有纵向贯穿所述凸筋的螺孔,所述螺孔贯穿所述雷达罩的底壁,所述摄像机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从所述雷达罩的底壁向上穿过所述螺孔,与所述壳身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身的底壁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位于所述敞口的上方,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摄像机包括与所述雷达板连接的雷达连接线,所述雷达连接线经由所述密封腔,穿过所述过线孔进入所述壳身的中空腔内;和/或,所述雷达板和所述腔体壁的前侧壁平行。
[0012]进一步的,所述雷达罩的左侧壁从上向下向所述腔体壁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泄水槽设于所述左侧壁,从上向下沿所述左侧壁延伸至所述雷达罩的底壁,贯穿所述底壁;和/或,所述雷达罩的右侧壁从上向下向所述腔体壁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泄水槽设于所述右侧壁,从上向下沿所述右侧壁延伸至雷达罩的底壁,贯穿底壁。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摄像机包括外壳和主机壳体、第一镜头组件、反射镜组件、补光灯组件及雷达模块。外壳包括壳身和前盖,前盖盖于壳身的前侧,主机壳体收容于外壳内,前盖设置有第一贯通孔。第一镜头组件和反射镜组件,分别设于主机壳体内,且前者包括第一镜头,被配置为接收监控区域内的穿过第一贯通孔的光线,后者位于监控区域的光线入射至第一镜头组件的光路上,反射镜组件包括对应第一贯通孔设置的反射镜,其被配置为将经由第一贯通孔入射的监控区域的光线反射至第一镜头组件,第一镜头位于第一贯通孔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补光灯组件设置于前盖内。雷达模块装配于壳身的下方。雷达模块包括纵向延伸的雷达罩和设置在雷达罩内的雷达板,雷达罩构成的中空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与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的尺寸,雷达板朝向雷达罩的前侧,其中,雷达罩围成的中空腔与壳身围成的中空腔不共腔。摄像机配置为:在雷达模块检测到被监测对象进入监控区域内时,触发补光灯组件点亮和/或触发第一镜头组件拍摄图像。如此,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
附图说明
[0014]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机的正视图;图3 所示为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爆炸图;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反射镜组件及第一镜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反射镜组件及第一镜头组件的正视图;图6所示为图4所示的反射镜及第一镜头组件沿图4中B

B线的剖视图;图7所示为图4所示的反射镜和第一镜头的正视图;图8所示为反射镜与第一视窗玻璃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9所示为反射镜与第一视窗玻璃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10所示为图4所示的主机与主机壳体沿图4中的A

A线的剖视图;图11所示为图4所示的主机与主机壳体的爆炸示意图;图12所示为图10所示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所示为图10所示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所示为图11所示的反射镜和水平转动电机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主机壳体,所述外壳包括壳身和前盖,所述前盖盖于所述壳身的前侧,所述主机壳体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前盖盖于所述主机壳体的前侧,所述前盖设置有第一贯通孔;第一镜头组件,设于所述壳身内,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镜头,被配置为接收监控区域内的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光线;反射镜组件,设于所述主机壳体内,位于所述监控区域的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一镜头组件的光路上,所述反射镜组件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对应所述第一贯通孔设置,被配置为将经由所述第一贯通孔入射的所述监控区域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镜头组件,所述第一镜头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补光灯组件,设置于所述前盖内,并且所述补光灯组件被配置为发射灯光,以穿过所述前盖向所述监控区域照射;雷达模块,装配于所述壳身的下方,其中,所述雷达模块包括纵向延伸的雷达罩和设置在所述雷达罩内的雷达板,雷达罩构成的中空腔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雷达板朝向所述雷达罩的前侧,其中,所述雷达罩围成的中空腔与所述壳身围成的中空腔不共腔;所述摄像机配置为:在所述雷达模块检测到被监测对象进入所述监控区域内时,触发所述补光灯组件点亮和/或触发所述第一镜头组件拍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更偏向于所述前盖的下方区域且不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前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模块包括雷达支撑架,所述雷达支撑架与所述雷达板连接,位于所述雷达板的背面;所述雷达支撑架包括支撑架主体和凸伸于所述支撑架主体的多个支撑凸起,所述多个支撑凸起分布于所述支撑架主体面向所述雷达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雷达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模块的中空腔的唯一敞口朝向所述壳身的底壁,且所述雷达模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前端面配置为透射雷达波,所述雷达模块的前端面与所述前盖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朝向所述监控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在纵向上夹持于所述壳身的底壁和所述敞口的边缘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身的底壁设有开口朝下的密封槽,所述敞口的边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帅帅戚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