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176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涉及T梁底模反拱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还设有至少两个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安装在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且围绕所述销轴对称设置用于调节底板的反拱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结构进行调节对反拱数值进行调整,当装置调试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调整方便快捷,应用到T梁底模反拱调整过程中,有效的减少因调整底模反拱产生的时间浪费,大大降低时间及人力的投入,从而提高模板的利用效率,缩短梁体的制梁周期,提高梁场的制梁工效。提高梁场的制梁工效。提高梁场的制梁工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T梁底模反拱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T梁预制流程工序中,每次在对制梁台座完成提梁工作后要对底模反拱进行检查验收,验收范围只需要使用仪器对底模反拱数值进行测量,调节一下底模螺栓上的螺母位置即可。在传统施工中,需用仪器对底模反拱进行测量,并对数值不在规范范围内的底板与横担焊接部位进行切割,然后进行校正,允许误差以毫米计,工序繁琐,施工难度大,消耗人力大,对时间造成极大的浪费。
[0003]传统施工中,若T梁底模反拱数值不在规范范围内时,则需要对底板与横担进行切割,根据该部位反拱数值大小进行调整,使用不用厚度的薄铁板进行填充将其与底板与横担进行焊接,操作过程繁琐,且对人工与时间造成极大的浪费。
[0004]以上因素,在工期紧张的施工阶段,将对制梁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开发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能有效解决因调整底模反拱产生的时间浪费,从而提高底模的利用效率,缩短梁体的制梁周期,提高梁场的制梁工效,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所述销轴的外壁上包绕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减少在受力时底板受到的冲击力,起到了缓冲作用。
[0008]还设有至少两个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安装在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且围绕所述销轴对称设置;用于调节底板的反拱值。
[0009]优选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贯穿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有若干个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所述上底座的高度。
[0010]优选地,所述上底座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下底座包括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相对平行设置,所述调节螺母紧贴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
[0011]优选地,所述调节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销轴贯穿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的中心位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平行设置的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固定连接T梁底模,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还设有至少两个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安装在所述上底
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且围绕所述销轴对称设置;用于调节底板的反拱值。在首次使用前技术人员使用仪器对底模的反拱值进行测量,以此来确定每套装置上底座和下底座相对于顶丝的距离,通过调节结构进行调节对反拱数值进行调整,当装置调试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调整方便快捷,应用到T梁底模反拱调整过程中,有效的减少因调整底模反拱产生的时间浪费,大大降低时间及人力的投入,从而提高模板的利用效率,缩短梁体的制梁周期,提高梁场的制梁工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T梁底模反拱快速调节装置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T梁底模反拱快速调节装置侧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T梁底模反拱快速调节装置俯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下底座;2

上底座;3

销轴;4

调节弹簧;5

调节螺杆;6

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该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对称固定在底模的两侧,且每隔两米即设置一个该装置,其中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底座2和下底座1,下底座1焊接在底模一侧的横担上;所述上底座2焊接在底模底板底部,上底座2和下底座1之间平行设置且预留一定的间隔便于后续进行调节。所述上底座2的上下表面分别为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下底座1的上下表面分别为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其中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相对平行设置。
[0023]所述上底座2和下底座1之间贯穿有一根销轴3,所述销轴3设置在所述上底座2和下底座1的几何中心处,其作用用来固定底板安装后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0024]所述销轴3的外壁上包绕有调节弹簧4,调节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固定连接。调节弹簧4的作用是在底板承重时可以有效减少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
[0025]该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还设有至少两个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安装在所述上底座2和所述下底座1之间,且围绕所述销轴3对称设置,用于调节底板的反拱值。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贯穿所述上底座2和所述下底座1的调节螺杆5,所述调节螺杆5上设有若干个调节螺母6,所述调节螺母6紧贴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用于调节所述上底座2的高度。其中贴紧第一平面的螺母用于固定底板,保证底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贴紧第二平面的螺母用来调节底模的反拱,贴紧第三平面的螺母用来固定调节螺杆5与下底座1之间的连接。
[0026]本技术提供的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0027]在首次拼装底模时,在底模两侧对称位置拼装T梁底模反拱快速调节装置,底模一侧纵向方向每两米设置一套该装置;
[0028]首次安装前根据底模不同部位的预设反拱值,对应的对该装置进行调节,再进行拼装;
[0029]改装置拼装完成后,技术人员使用仪器对底板反拱进行测量,得到未调节前的反拱值;
[0030]在首次调节前技术人员应提前对装置调节螺杆5上安装的调节螺母6的位置进行标识,确定每一套装置螺母的调节位置,使用过程中定期对螺杆上标识的进行检查以及底模反拱进行测量,如若发现反拱值不符合要求,使用扳手对螺母进行调节;通过改变调节螺母6的位置来修正底板的反拱值,当装置调节完成后,底模反拱值符合要求,即可投入使用。
[0031]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调整方便快捷,当装置调试完成后投入使用之后,能加快底模反拱的调节速度,从而大大缩短因调整底模反拱所产生的时间浪费,同时有效的减少人力的投入,进而提高底模的利用效率,缩短梁体的制梁周期,提高梁场的制梁工效,提高了T梁产量。
[0032]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贯穿设置有销轴;还设有至少两个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安装在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且围绕所述销轴对称设置,用于调节底模反拱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贯穿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有若干个调节螺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梁底模反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超超李海龙陶海丰左晓勇赵旭利徐邦明高奋琪郭文凯姜云龙张丹丹付森龚杨张耕铭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