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路、BMS系统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1737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电路、BMS系统及电子设备,其中BMS系统包括电池组、BMS控制开关、BMS正极端和BMS负极端;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驱动电平生成单元、第二开关单元、供电单元、控制器和电压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驱动电平生成单元串联形成串联链路,串联链路连接BMS正极端和电池组负极;且,电压检测单元还连接供电单元、控制器和BMS负极端,驱动电平生成单元还连接BMS负极端、电池组负极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连接BMS负极端和电池组负极;供电单元连接BMS正极端和BMS负极端,控制器连接供电单元;BMS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器。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实现减小浪涌电流,且整个电路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路、BMS系统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BMS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开关电路、BMS 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用电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便携储能的发展及应用也越来越快和广。给便携储能设备里面的 BAT充电的方式一般分为交流市电、太阳能板、直流TYPE

C充电器、适配器和车充。在没有外部供电段时候,通过便携储能设备里面的BAT放电转换成不同电压输出给TYPE

C充电器、普通USB、无线充、主控板、LED灯、 PCS模块等。目前所有的便携储能设备里面都会用到电池组BAT,但是为了 BAT的高效与安全,BAT必须配备专门的BMS。BMS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 SYSTEM)俗称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其中,BMS通过专门的充电、放电开关回路对BAT进行充放电管理。
[0003]当前,在BAT开机放电时的一瞬间浪涌电流过大且不可控。目前由于BAT 本身的内阻非常小再加上线路阻抗,在BAT放电开始的一瞬间,会生成几十到几百安培的不可控的浪涌电流。由于TYPE

C充电器、普通USB、无线充、主控板、PCS模块这些电路都属于容性负载,所以瞬态的阻抗也非常小。浪涌电流会损坏设备里面的器件乃至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同时也会对BAT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导致电池组的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当前对该浪涌电流,都是靠电子元器件硬抗,这就需要在器件的设计选型留有很大的余量,使设备的整体成本升高,而且还不能很好的保证浪涌冲击下的安全可靠。从而导致产品的可靠性低、性价比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电路成本高、可靠性低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开关电路、BMS系统及电子设备。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开关电路,所述BMS系统包括电池组、连接电池组负极的BMS控制开关、连接所述BMS 控制开关的BMS负极端和连接电池组正极的BMS正极端;
[0006]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驱动电平生成单元、第二开关单元、供电单元、控制器和电压检测单元;
[0007]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驱动电平生成单元串联连接形成串联链路,所述串联链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BMS正极端,所述串联链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组负极;
[0008]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还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控制器和所述BMS负极端,所述驱动电平生成单元还连接所述BMS负极端、所述电池组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端,所述
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BMS负极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组负极;
[0009]所述供电单元连接所述BMS正极端和所述BMS负极端,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并用于生成控制电平;
[0010]其中,所述BMS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控制用于器接收所述控制电平。
[0011]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开关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自复位开关和第一电阻;
[0012]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BMS正极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所述自复位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所述自复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电平生成单元。
[0013]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开关电路中,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耦、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
[0014]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自复位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第一光耦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 BMS负极端。
[0015]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开关电路中,所述驱动电平生成单元包括第二光耦、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二极管;
[0016]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自复位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组负极,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光耦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组负极;
[0017]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BMS负极端。
[0018]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开关电路中,所述驱动电平生成单元还包括一稳压管和第二电容;
[0019]所述稳压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端,所述稳压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组负极。
[0020]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开关电路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一MOS 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五电阻;
[0021]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四端,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池组负极,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 BMS负极端。
[0022]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开关电路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为同一二极管。
[0023]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开关电路中,所述自复位开关为手动按键开关。
[0024]本技术还构造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与所述BMS系统插拔连接的工作电路,其中,所述工作电路包括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电路。
[0025]本技术还构造一种BMS系统,包括:电池组、连接电池组负极的BMS 控制开关、
连接所述BMS控制开关的BMS负极端和连接电池组正极的BMS 正极端;以及如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电路。
[0026]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开关电路、BMS系统及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实现减小浪涌电流,且整个电路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8]图1是本技术一种开关电路一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0029]图2是本技术一种开关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开关电路100第一实施例中,BMS 系统200包括电池组210、连接电池组负极的BMS控制开关220、连接BMS控制开关220的BMS负极端和连接电池组正极的BMS正极端;开关电路100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0、驱动电平生成单元120、第二开关单元130、供电单元150、控制器16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BMS系统,所述BMS系统包括电池组、连接电池组负极的BMS控制开关、连接所述BMS控制开关的BMS负极端和连接电池组正极的BMS正极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驱动电平生成单元、第二开关单元、供电单元、控制器和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驱动电平生成单元串联连接形成串联链路,所述串联链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BMS正极端,所述串联链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组负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还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控制器和所述BMS负极端,所述驱动电平生成单元还连接所述BMS负极端、所述电池组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BMS负极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组负极;所述供电单元连接所述BMS正极端和所述BMS负极端,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并用于生成控制电平;其中,所述BMS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电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自复位开关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BMS正极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所述自复位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所述自复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电平生成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耦、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自复位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第一光耦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BMS负极端。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剑王宗友杨松秦惠林旭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崧盛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