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固体蓄热式供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11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固体蓄热式供热机组,包括供热机组外壳和供热机组底座,所述供热机组外壳位于供热机组底座的顶部,所述供热机组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供热机组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右侧所述支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圆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支撑架主要用于固体蓄热机组支撑固定,防止固体蓄热机组安装过后随意移动,通过万向轮,在需要移动固体蓄热机组时,只需要支撑架通过转动组件向上移动,使万向轮代替支撑架与地面接触,根据万向轮的作用使用者可以轻松推动者固体蓄热机组移动。动者固体蓄热机组移动。动者固体蓄热机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固体蓄热式供热机组


[0001]本技术属于固体蓄热式供热机组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固体蓄热式供热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固体蓄热式电锅炉从政策管控到生产制作、运行原理等与普通的电锅炉相去甚远,因此,业内专业的技术人员通常不愿称其为锅炉,更喜欢称其为固体蓄热机组、电加热固体蓄热设备、固体蓄能供热装置等,而固体蓄热机组结构采用混凝土基座、设备壳体和设备壳体内部机器形成机组,由于固体蓄热机组使用环境较为复杂,固体蓄热机组主要用于学校、医院、银行、通信、工厂和写字楼等需要供热的场所,但是混凝土基座固定固体蓄热机组人为对其进行移动运输仍然不容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固体蓄热式供热机组,固体蓄热机组方便移动的优点,解决了固体蓄热机组不易移动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移动的固体蓄热式供热机组,包括供热机组外壳和供热机组底座,所述供热机组外壳位于供热机组底座的顶部,所述供热机组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供热机组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右侧所述支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顶部与供热机组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转动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供热机组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0005]缓冲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底部与万向轮的顶部固定安装,且阻尼器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弹簧的顶部与阻尼器的缓冲管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供热机组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
[0006]转动组件包括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右侧贯穿至右侧支架的外侧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与双向螺杆表面的双向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槽,且支撑块通过螺纹槽与双向螺杆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转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块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底部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贯穿至支撑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且滑杆和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部滑动。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表面和左侧活动连接有转盘,左侧所述转盘的右侧与双向螺杆的左侧活动连接,右侧所述转盘套设与双向螺杆的表面,且转盘的
外表面与右侧支架的内壁活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右侧转轴连接有把手,所述双向螺杆的右侧贯穿至右侧支架的外侧与圆盘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和螺栓螺母与供热机组底座固定安装。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凹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支撑架主要用于固体蓄热机组支撑固定,防止固体蓄热机组安装过后随意移动,通过万向轮,在需要移动固体蓄热机组时,只需要支撑架通过转动组件向上移动,使万向轮代替支撑架与地面接触,根据万向轮的作用使用者可以轻松推动者固体蓄热机组移动。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杆、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增加了支撑架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支撑架随着转动组件移动时发生偏移。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转盘,增加了双向螺杆转动时的稳定性,防止双向螺杆转动时位置发生偏移。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把手,方便了使用者转动圆盘,能够使圆盘带动着双向螺杆转动。
[0017]5、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孔,使用者通过安装孔和螺栓螺母把安装板和固体蓄热机组底座安装在一起。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凹槽,减少了支撑架的重量的同时增加了支撑架与地面的摩擦,防止支撑架平面与地面接触发生滑脱。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缓冲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支撑柱的剖视图。
[0023]图中:1、供热机组外壳;2、供热机组底座;3、缓冲组件;31、安装板;32、阻尼器;33、弹簧;4、万向轮;5、支架;6、圆盘;7、转动组件;71、双向螺杆;72、支撑块;73、螺纹槽;74、支撑杆;75、第二轴承座;8、第一轴承座;9、支撑架;10、支撑柱;11、滑杆;12、限位块;13、限位槽;14、转盘;15、凹槽;16、安装孔;1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的固体蓄热式供热机组,包括供热机组外壳1和供热机组底座2,供热机组外壳1位于供热机组底座2的顶部,供热机组底座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缓冲组件3,缓冲组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4,供热
机组底座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5,右侧支架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圆盘6,圆盘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7,转动组件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座8,第一轴承座8的顶部与供热机组底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转动组件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9,供热机组底座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
[0027]缓冲组件3包括安装板31,安装板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器32,阻尼器32的底部与万向轮4的顶部固定安装,且阻尼器3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33,弹簧33的底部与万向轮4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弹簧33的顶部与阻尼器32的缓冲管固定连接,安装板31的顶部与供热机组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
[0028]转动组件7包括双向螺杆71,双向螺杆71的右侧贯穿至右侧支架5的外侧与圆盘6固定连接,双向螺杆71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支撑块72,两个支撑块7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与双向螺杆71表面的双向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槽73,且支撑块72通过螺纹槽73与双向螺杆71的表面啮合连接,支撑块72的底部转轴连接有支撑杆74,支撑杆74远离支撑块72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座75,第二轴承座75的底部与支撑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9]参考图4,支撑架9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1,滑杆11的顶部贯穿至支撑柱10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支撑柱10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12配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固体蓄热式供热机组,包括供热机组外壳(1)和供热机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机组外壳(1)位于供热机组底座(2)的顶部,所述供热机组底座(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缓冲组件(3),所述缓冲组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4),所述供热机组底座(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5),右侧所述支架(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圆盘(6),所述圆盘(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7),所述转动组件(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座(8),所述第一轴承座(8)的顶部与供热机组底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转动组件(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9),所述供热机组底座(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缓冲组件(3)包括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器(32),所述阻尼器(32)的底部与万向轮(4)的顶部固定安装,且阻尼器(3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33),所述弹簧(33)的底部与万向轮(4)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弹簧(33)的顶部与阻尼器(32)的缓冲管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1)的顶部与供热机组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转动组件(7)包括双向螺杆(71),所述双向螺杆(71)的右侧贯穿至右侧支架(5)的外侧与圆盘(6)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杆(71)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支撑块(72),两个支撑块(7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与双向螺杆(71)表面的双向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槽(73),且支撑块(72)通过螺纹槽(73)与双向螺杆(71)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正永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