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污水处理的污泥打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103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污水处理的污泥打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焊接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右端的上部栓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壳体右端的上部栓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下部,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套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贯穿于第一固定板向上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第二转轴带动盖板转动。解决扬尘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问题,使得在污泥倒入壳体后,工作人员关闭盖板,有效避免打碎时产生的扬尘从进料口扬出,从而大大的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大大的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大大的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污水处理的污泥打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污水处理的污泥打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混泥土用污泥打碎装置普遍都是开口式进料,这在打碎时会造成大量的扬尘,对环境会造成极大的污染,对人体的伤害更是无法估量,因此大大的危害了人体的健康。而且传统的混泥土用污泥打碎装置,打碎方法过于单一,打碎后的污泥颗粒较大,不够细腻,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打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污水处理的污泥打碎装置,具备抑制扬尘和二次打碎的优点,解决了打碎时扬尘对身体产生的危害,和打碎效果不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污水处理的污泥打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焊接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右端的上部栓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壳体右端的上部栓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下部,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套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贯穿于第一固定板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污水处理的污泥打碎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焊接有进料口(2),所述壳体(1)右端的上部栓接有第一固定板(3),所述壳体(1)右端的上部栓接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位于第一固定板(3)的下部,所述第一电机(4)的顶部套接有第一转轴(5),且第一转轴(5)贯穿于第一固定板(3)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转轴(5)的顶部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6),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顶部栓接有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的顶部套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底部套接有第二传动齿轮(9),且第一传动齿轮(6)与第二传动齿轮(9)啮合,所述第二转轴(8)的顶部栓接有盖板(10),所述壳体(1)内壁的上部栓接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的顶部栓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底部套接有第二轴承(13),且第二轴承(13)卡接于固定架(11)的内部,所述第二轴承(13)的底部栓接有第三转轴(14),所述第三转轴(14)的轴体均匀栓接有打碎棒(15),所述壳体(1)的内壁均匀栓接有辅助打碎棒(31),且打碎棒(15)与辅助打碎棒(31)互不相交,所述壳体(1)底部的左端栓接有第二固定板(16),所述第二固定板(16)的顶部栓接有第三电机(17),所述壳体(1)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炽熊黄焰宏李伟生彭春望肖春伍振海伍国庆温杰辉曾志军黄展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加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