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顶针印记的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96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顶针印记的脱模结构,包括有公模和母模,公模和母模经过合模后形成型腔,公模上设有掏料针,该掏料针从公模凸起,以致公模和母模合模后,掏料针伸入型腔中;掏料针是四方形柱体,在掏料针的转角位设有圆弧角,该圆弧角从掏料针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顺斜度;掏料针的四周面从掏料针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倒锥面,且倒锥面与圆弧角之间顺滑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模时利用倒锥面将产品拉住,保证产品不粘母模;模具上减少了母模浮顶,有效避免了量产中因弹簧失效导致的模具故障;开模时母模无需顶出,产品表面无顶针印记,且开合模时间短,成型周期缩短了1S,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顶针印记的脱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将塑胶加热到一定温度,使之能熔融成液体的性质,然后把熔融液体用高压注射到由公模和母模围合构造的密闭模腔内,经过冷却定型,最后开模后顶出得到所需的塑体产品。然而现有注塑模具的脱模需要顶针顶出,顶针全部在母模上,但有的塑胶产品的外观面不允许有顶针印记,且为了确保产品不粘母模,母模需设计仿形浮动顶块,由此增加了模具结构,极易产生模具故障,且开合模的时间和成型周期长,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顶针印记的脱模结构,很好地解决产品表面有顶针印记及成型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无顶针印记的脱模结构,包括有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和母模经过合模后形成至少一个型腔,所述公模上设有掏料针,该掏料针从公模凸起并朝公模的合模方向延伸,以致公模和母模合模后,掏料针伸入型腔中;所述掏料针是四方形柱体,在掏料针的转角位设有圆弧角,该圆弧角从掏料针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顺斜度;所述掏料针的四周面从掏料针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倒锥面,且倒锥面与圆弧角之间顺滑衔接。
[0006]上述方案进一是:所述倒锥面的表面粗糙度在Ra 0.28以下。
[0007]本技术在公模上设有掏料针,掏料针是四方形柱体,在掏料针的转角位设有圆弧角,该圆弧角从掏料针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顺斜度;而掏料针的四周面从掏料针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倒锥面,且倒锥面与圆弧角之间顺滑衔接;由此开模时利用倒锥面将产品拉住,保证产品不粘母模;达到以下功效:1、模具上减少了母模浮顶,有效避免了量产中因弹簧失效导致的模具故障;2、开模时母模无需顶出,产品表面无顶针印记,且开合模缩短50%的时间,成型周期缩短了1S,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
[0008]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2为图1实施例中掏料针与产品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掏料针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4为图3实施例中的掏料针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5为图1实施例中成型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0014]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参阅图1~4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无顶针印记的脱模结构,包括有公模1和母模2,所述公模1和母模2经过合模后形成至少一个型腔,用于注塑成型产品。所述公模1上设有掏料针11,该掏料针11从公模1凸起并朝公模1的合模方向延伸,以致公模1和母模2合模后,掏料针11伸入型腔中,掏料针11的位置及大小依据实际所要成型的产品来设定。图示的实施例以成型LOCATOR产品为例,但并非局限于此产品。所述掏料针11是四方形柱体,在掏料针11的转角位设有圆弧角111,该圆弧角111从掏料针11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顺斜度,确保公模脱模,且防止产品被拉伤。所述掏料针11的四周面从掏料针11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倒锥面112,形成掏料面,用于开模时将产品拉住,保证产品不粘母模。进一步地,所述倒锥面112的表面粗糙度在Ra 0.28以下,以及倒锥面112与圆弧角111之间顺滑衔接;如此结构设计,确保公模脱模,且防止产品被拉伤,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0018]本实施例中,倒锥面112的落差(图示尺寸“t”)依据塑胶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结构来定义,不同产品的t尺寸不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得的产品100上具有掏料部101,该掏料部101不会破坏产品结构性,同时达到有助于脱模工作。
[0019]本技术在公模上设有掏料针,掏料针是四方形柱体,在掏料针的转角位设有圆弧角,该圆弧角从掏料针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顺斜度;而掏料针的四周面从掏料针的根部朝掏料针的延伸末端为逐渐锥化的倒锥面,且倒锥面与圆弧角之间顺滑衔接;由此开模时利用倒锥面将产品拉住,保证产品不粘母模;达到以下功效:1、模具上减少了母模浮顶,有效避免了量产中因弹簧失效导致的模具故障;2、开模时母模无需顶出,产品表面无顶针印记,且开合模缩短50%的时间,成型周期缩短了1S,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
[0020]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顶针印记的脱模结构,包括有公模(1)和母模(2),所述公模(1)和母模(2)经过合模后形成至少一个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1)上设有掏料针(11),该掏料针(11)从公模(1)凸起并朝公模(1)的合模方向延伸,以致公模(1)和母模(2)合模后,掏料针(11)伸入型腔中;所述掏料针(11)是四方形柱体,在掏料针(11)的转角位设有圆弧角(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张灿强
申请(专利权)人:好润精密模具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