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养护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自养护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对膨胀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增多,这也推动了自养护型混凝土的发展,目前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分为外部养护和内部养护两种。通常传统外养护方法包括湿养护(喷水、覆盖湿草袋等)、在混凝土表面涂养护剂和覆盖塑料薄膜养护等,但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密实,外部养护用水很难进入混凝土内部,目前,较多研究是以高吸水聚合物(SAP)为代表,研究其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收缩、内部湿度和微结构特征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0003]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入预吸水SAP,会在浆体中引入一类形状不规则的大尺寸孔隙,使得混凝土的密实性能降低,也影响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同时在生产制备过程中由于人工进行各原料的称量,随后直接与水进行搅拌混合,由于各原料与水进行混合后,各原料混合后的浆料之间混合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各原料之间的混合不均匀,从而导致制备后的混凝土效果较差,同时目前的设备无法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养护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混合搅拌装置进行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原料搅拌罐(1),所述原料搅拌罐(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原料混合箱(2),所述原料混合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原料搅拌罐(1)顶部固定连接的排料管(3),所述排料管(3)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原料混合箱(2)的四周均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上传动连接有与原料混合箱(2)相连接的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上传动连接有与原料搅拌罐(1)相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上传动连接有除尘机构,所述原料混合箱(2)的顶部设置有搅拌进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养护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与原料混合箱(2)固定连接的进料管(11),所述进料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与进料管(11)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进料管(11)转动连接的第一螺旋杆(14),所述进料管(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15),所述第一转轴(1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16),所述传动齿轮(16)的外表面与混合机构和除尘机构均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养护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与传动齿轮(16)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21),所述第一齿轮(21)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原料混合箱(2)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22),所述第一传动轴(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23),所述第一传动轴(2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齿轮(24)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三齿轮(25),所述第三齿轮(25)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原料混合箱(2)转动连接的第三传动轴(26),所述第三传动轴(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杆(27),所述第一传动轴(22)的外表面与搅拌机构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养护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包括与原料混合箱(2)固定连接的除尘箱(31),所述除尘箱(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轴(32),所述第四传动轴(3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与传动齿轮(16)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33),所述第四传动轴(3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扇叶(34),所述除尘箱(31)内固定连接有与第四传动轴(32)转动连接的过滤网(35),所述第四传动轴(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亮,陈墨喜,许秀海,高文龙,郑程铎,曹国龙,张志卫,王志,陈宏,周元辉,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润德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