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71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的斜对角之间两两固定连接有加固梁,且加固梁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主梁的下端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向上延伸贯通至加固梁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主梁的下端四周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有抗拉机构,所述抗拉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凹槽内部的绕卷轴,且绕卷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尼龙布,所述尼龙布绕卷在绕卷轴的表面,所述绕卷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盘簧。可以实现增加钢结构基础抗拉力的同时,对配重物就地取材,无需单独制备及运输配重物,同时配重后不会对塔吊周围造成阻挡,方便操作人员攀爬。攀爬。攀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

技术介绍

[0002]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塔吊在搭建时,需事先在地面浇铸搭建台,然后将钢结构基础固定在基座上,之后将多接基础节逐个连接并固定在钢结构基础上;钢结构基础在塔吊中起到抗拉抗压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塔吊在工作中发生倾斜坍塌,因此为了提高钢结构基础的抗拉性,除了基础的要在连接处固定牢固外,还会在钢结构基础上加装配重块;但是塔吊在安装后,钢结构基础上可容纳配重块的空间有限,且形成的空间具有特有的形状,因此配重块需要根据钢结构基础的自身结构来单独铸造,另外配重块堆积在钢结构基础上,会对塔吊四周形成包围,这就导致了塔吊操作人员攀登塔吊时的不便;公告号为CN10808634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四梁钢结构带配重可快速折叠移动的塔吊基础,其通过在钢结构基础上设置放置配重材料的方式,使得在建筑场地就地取材,将碎石泥土等物品堆放在配重区来完成配重,其虽然解决了配重物获取方便的问题,但是配重物仍是堆积在塔吊周围,造成操作人员攀爬塔吊的阻碍。
[0003]为此,提出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可以实现增加钢结构基础抗拉力的同时,对配重物就地取材,无需单独制备及运输配重物,同时配重后不会对塔吊周围造成阻挡,方便操作人员攀爬。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的斜对角之间两两固定连接有加固梁,且加固梁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主梁的下端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向上延伸贯通至加固梁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主梁的下端四周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有抗拉机构,所述抗拉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凹槽内部的绕卷轴,且绕卷轴的表面套接有尼龙布,所述尼龙布绕卷在绕卷轴的表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绕卷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盘簧,所述盘簧的两端分别与绕卷轴及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尼龙布为三层结构设计,且下两层尼龙布之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断,所述隔断与尼龙布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腔,且密封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腔的内部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尼龙布远离绕卷轴的一端对应密封腔的
位置固定连接有气阀,下两层所述尼龙布之间的两端中部均呈开口状态,下两层所述尼龙布的之间中部开设有空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部外侧滑动连接有刮板,且刮板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凹槽与刮板贴合的一侧等距开设有滑槽,所述刮板的内侧底部呈弧形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且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刮板的重力。
[0011]进一步的,所述尼龙布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均等距固定连接有龙骨架,且龙骨架与对应的绕卷轴保持水平。
[0012]进一步的,所述尼龙布的重力大于盘簧的弹力。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尼龙布展开后与绕卷轴的连接处位于绕卷轴的底部,所述尼龙布膨胀后的厚度等于主梁底壁到底座底壁之间的间距。
[0014]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弹簧的弹力之和大于尼龙布的重力。
[0015]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梁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加固臂,所述加固臂与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加固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将展开的尼龙布铺设在钢结构基础的四周,之后再将建筑场地的砂石、泥土等材料铺盖在尼龙布上对其形成覆盖,从而利用尼龙布与地面及铺盖的材料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材料对尼龙布的重力实现对钢结构基础的配重,进而降低了塔吊在工作中的摆幅,提高了塔吊作业的稳定性,配重物就地取材,无需根据钢结构基础的形状及结构进行铸造,也无需来回运输配重物,并且配重物铺设在尼龙布上与钢结构基础保持平行,不会出现在钢结构基础周围架高的情况,便于操作人员攀爬塔吊。
[0017](2)本方案在将尼龙布展开平铺后,打开气阀,此时弹簧伸展开来,使得密封腔内部空间增大,从而将外界空气通过气阀吸入至密封腔内部,直至密封腔内充满气体,此时关闭气阀,利用密封腔的膨胀,使得双层尼龙布上下远离,进而在尼龙布的中部形成的空腔,此时利用尼龙布上的空腔作为排水渠,并且由于尼龙布展开后与绕卷轴的连接处位于绕卷轴的底部,所述尼龙布膨胀后的厚度等于主梁底壁到底座底壁之间的间距,因此空腔与钢结构基础和混凝土基础的接触面齐平,使得当钢结构基础处产生积水时,可通过空腔向四周疏通,避免积水对钢结构基础造成锈蚀,无需另外建设排水渠,降低成本。
[0018](3)本方案在尼龙布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均等距固定连接有龙骨架,且龙骨架与对应的绕卷轴保持水平,使得在尼龙布上覆盖配重物后,龙骨架对配重物形成支撑,空腔不会遭到配重物的下压而闭合,保障了排水的通畅。
[0019](4)本方案在收回尼龙布时,利用刮板对尼龙布表面进行清刮,对尼龙布表面残留的污垢进行刮除,避免污垢附着在尼龙布上影响其绕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抗拉机构展开后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尼龙布绕卷后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尼龙布展开后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尼龙布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梁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刮板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刮板收纳在主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刮板伸出主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尼龙布与绕卷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1、主梁;2、加固梁;3、连接座;4、底座;5、固定杆;6、旋转机构;7、加固臂;8、连接片;9、固定孔;10、凹槽;11、抗拉机构;111、盘簧;112、尼龙布;1121、龙骨架;113、绕卷轴;114、气阀;115、隔断;116、密封腔;117、弹簧;118、密封膜;119、空腔;12、刮板;13、滑块;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包括主梁1,所述主梁1的斜对角之间两两固定连接有加固梁2,且加固梁2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所述主梁1的下端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4,且底座4的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9,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9向上延伸贯通至加固梁2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加固梁2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包括主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斜对角之间两两固定连接有加固梁(2),且加固梁(2)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所述主梁(1)的下端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4),且底座(4)的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9),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9)向上延伸贯通至加固梁(2)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主梁(1)的下端四周均开设有凹槽(10),且凹槽(10)的内部设有抗拉机构(11),所述抗拉机构(11)包括转动连接于凹槽(10)内部的绕卷轴(113),且绕卷轴(113)的表面套接有尼龙布(112),所述尼龙布(112)绕卷在绕卷轴(113)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卷轴(1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盘簧(111),所述盘簧(111)的两端分别与绕卷轴(113)及凹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布(112)为三层结构设计,且下两层尼龙布(112)之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断(115),所述隔断(115)与尼龙布(1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腔(116),且密封腔(1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膜(118),所述密封腔(116)的内部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117),所述尼龙布(112)远离绕卷轴(113)的一端对应密封腔(11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气阀(114),下两层所述尼龙布(112)之间的两端中部均呈开口状态,下两层所述尼龙布(112)之间的中部开设有空腔(119)。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学宇臧学雷王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久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