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uto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Auto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采用无线、有线、载波等通信方式,由供电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站通过安装在客户端的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对某个区域或客户的电能使用状况实行监测和控制,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应用的综合系统。该系统中包括终端、收发设备及信道、主站软硬件设备及其形成的数据库、文档等。目前,该系统的应用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负荷控制、需求侧与服务支持、电力营销管理支持、营销分析与决策分析支持等。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算法不够准确,这就导致该系统无法准确的反映电力需求情况,因而也无法进一步实现电力供需平衡的调节、无法提高用电效率以及开展能效管理。除此之外,电力系统也无法准确的落实错峰、避峰等需求侧的管理措施,难以检测客户端的电能质量,无法为判断供电故障提供有效依据,导致故障抢修响应水平低下。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uto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所述电力系统中负荷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进行采集,并基于所述需求响应潜力生成输入张量;步骤2,采用Autoformer模型对输入张量进行计算以输出电力负荷预测结果;其中,所述Autoformer模型所采用的损失函数中包括最小平方误差函数、自注意力头掩膜训练函数和学习阈值软修剪训练函数;步骤3,基于所述电力负荷预测结果对于电力设备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实现相应负荷量的发输变配。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Auto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基于所述负荷用户的历史日负荷曲线获取;并且,第个时间窗内的所述需求响应潜力值为,其中,为第个时间窗内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值,为第个时间窗内的负荷波动率。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基于Auto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个时间窗内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值为所述第个时间窗内各个采样点中最大负荷量与最小负荷量之差。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基于Auto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个时间窗内的负荷波动率为其中,为所述第个时间窗内各个采样点所对应负荷量的标准差;为所述第个时间窗内各个采样点所对应负荷量的均值。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基于Auto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窗的长度可调,且所述时间窗的长度为所述采样点间隔时间的整数倍。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基于Auto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张量中包括下述维度:数据批尺寸、特征种类、数据采集时间、特征取值;其中,所述特征种类中还包括需求响应潜力、温度、监控电价执行情和地区;并且,所述输入张量中每一维度的数据均进行了归一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Auto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诚,黄奇峰,庄重,张兴华,段梅梅,孔月萍,周雨奇,盛举,张汀荃,方凯杰,黄艺璇,程含渺,陆婋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