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及调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063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及调制方法,CLCLC型谐振变换器在LCL型谐振变换器基础上仅添加两个额外的电容,具有固有的直流阻断能力,可以防止变压器饱和,并且能更好地衰减谐振槽电流中的高次谐波。基于此谐振变换器,提出一种非对称调制策略,一次侧电压正半周脉冲宽度可调,负半周脉冲宽度固定为π,二次侧电压正半周脉冲宽度可调,负半周脉冲宽度固定为π。此外,二次侧电压滞后一次侧电压相位。调整谐振电流的相位与电压相位同相,即一次侧谐振电流相位为0,二次侧谐振电流相位为。可以实现零循环电流、零回流功率、全部开关管的软开关运行,获得最小化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极大地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及调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谐振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调制
,具体的涉及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及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频隔离DC

DC变换器被广泛运用在储能系统、车到电网(V2G)系统和固态变压器之中。其中,双有源桥(DAB)变换器是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双向功率转换器拓扑结构之一。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功率器件的性能限制,DAB变换器受到高功率损耗的影响,导致较低的效率。随着新的功率器件和磁性材料的发展,DAB转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已得到显著改善,使其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具有吸引力。
[0003]目前,为了提高DAB变换器效率,学者们提出了不同调制策略。传统的单移相(single

phase

shift,SPS)控制会使得变换器运行过程中存在回流功率的问题,且开关管难以实现软开关;拓展移相控制(extended

phase

shift,EPS)可以减少无功环流和电流应力,增加开关的软开关范围;双移相控制(dual

phase

shift,DPS)也可以降低了变换器的无功环流和损耗;三移相控制(triple

phase

shift,TPS)使变换器在轻载条件下也可以实现软开关,有效减少了无功环流和电流应力,但是控制的复杂度也提高了。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移相方法,都很难对回流功率和开关损耗同时进行优化,这极大地限制了DAB变换器性能的提升。
[0004]公开号CN110445392A公开了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调制策略,变换器包括第一双管正激变换器、第二双管正激变换器、无源辅助回路、滤波电路、负载电路和直流电源。本专利技术采用移相PWM调制策略,第一双管正激变换器与第二双管正激变换器相位互差180
°
电角度互补运行。该变换器可以消除整流二极管中的寄生振荡以及瞬时过电压,但是无法防止变压器饱和,无法衰减谐振槽电流中的高次谐波,影响了变换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及其非对称调制方法,当变换器运行在额定输出功率的25%到100%之间时,能够实现零循环电流、零回流功率和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运行,实现最小化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极大地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包括依次相连的一次侧全桥、谐振槽、高频变压器和二次侧全桥,所述一次侧全桥包括开关管S1~S4,所述开关管S1~S4构成一次侧有源全桥电路;所述谐振槽包括设置在一次侧的依次连接的一次侧谐振电容C
p
、谐振电感L
p
和谐振电容C
x
,及设置在二次侧的二次侧谐振电容C
s
和谐振电感L
s
,所述谐振电容C
x
设置在高频变压器的原边的两端;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n;所述二次侧全桥包括开关管Q1~Q4,所述开关管Q1~Q4构成二次侧有源全桥电路。
[000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的调制方法,采用上述的CLCLC型谐振变
换器,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一个周期内,使得一次侧电压正半周脉冲宽度可调,负半周脉冲宽度固定为π,使得二次侧电压正半周脉冲宽度可调,负半周脉冲宽度固定为π;步骤S02:调节二次侧电压滞后一次侧电压相位;通过调整谐振电流的相位与电压相位同相,即一次侧谐振电流相位为0,二次侧谐振电流相位为。
[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01中,调节开关管S1~S4的脉冲宽度,使开关管S1和S2保持50%占空比,将开关管S4的脉冲宽度调整到δ,开关管S3的脉冲宽度与S4互补,产生一个具有三电平的非对称电压波形,其正脉宽调整到δ,负脉宽固定为π。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调节开关管Q1~Q4的脉冲宽度,使开关管Q3和Q4保持50%占空比,开关管Q1的脉冲宽度调整到δ,开关管Q2的脉冲宽度与其互补,且开关管Q4滞后开关管S1角度,产生一个具有三电平的非对称电压波形,其负脉宽固定为π,正脉宽调整到δ。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02之后还包括:对谐振电流的相位进行调整;将一次侧谐振电流i
p
过零点调整在0处,二次侧谐振电流i
s
过零点调整在处,从而使得谐振电流与电压同相位,即满足以下条件:时,实现零循环电流、零回流功率。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一次侧谐振电流i
p
,二次侧谐振电流i
s
的计算方法包括:得到变换器在相量域下的等效电路,根据KCL和KVL定律,得到:域下的等效电路,根据KCL和KVL定律,得到:其中,是一次侧中点交流电压v
p
的相量表达形式,是二次侧中点交流电压v
s
转换到一次侧的相量表达形式,是L
s
转换到一次侧的变量,是C
s
转换到一次侧的变量;为一次侧谐振电流的相量形式,为二次侧谐振电流的相量形式,为开关角频率,L
p
为一次侧谐振电感,L
s
为二次侧谐振电感,C
s
为二次侧谐振电容;当电路谐振运行时,开关角频率等于谐振角频率,谐振角频率,上述表达式化简为:表达式化简为:
采用基波近似法进行稳态分析,v
p
和二次侧基波电压的相量表达形式表示为:的相量表达形式表示为:进一步得到:V
in
和V
out
分别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得到输出功率:其中,表示最大输出功率,,输出功率的标幺值,由于δ的范围在0到π之间,得到标幺值输出功率在25%到100%之间。
[0013]本专利技术又公开了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的调制系统,采用上述的CLCLC型谐振变换器,调制系统包括:一次侧波形调节模块,一个周期内,使得一次侧电压正半周脉冲宽度可调,负半周脉冲宽度固定为π;二次侧波形调节模块,使得二次侧电压正半周脉冲宽度可调,负半周脉冲宽度固定为π;调节二次侧电压滞后一次侧电压相位;通过调整谐振电流的相位与电压相位同相,即一次侧谐振电流相位为0,二次侧谐振电流相位为。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次侧波形调节模块,调节开关管Q1~Q4的脉冲宽度,使开关管Q3和Q4保持50%占空比,开关管Q1的脉冲宽度调整到δ,开关管Q2的脉冲宽度与其互补,且开关管Q4滞后开关管S1角度,产生一个具有三电平的非对称电压波形,其负脉宽固定为π,正脉宽调整到δ。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相位调整模块,对谐振电流的相位进行调整;将一次侧谐振电流i
p
过零点调整在0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一次侧全桥、谐振槽、高频变压器和二次侧全桥,所述一次侧全桥包括开关管S1~S4,所述开关管S1~S4构成一次侧有源全桥电路;所述谐振槽包括设置在一次侧的依次连接的一次侧谐振电容C
p
、谐振电感L
p
和谐振电容C
x
,及设置在二次侧的二次侧谐振电容C
s
和谐振电感L
s
,所述谐振电容C
x
设置在高频变压器的原边的两端;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n;所述二次侧全桥包括开关管Q1~Q4,所述开关管Q1~Q4构成二次侧有源全桥电路。2.一种CLCLC型谐振变换器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CLCLC型谐振变换器,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一个周期内,使得一次侧电压正半周脉冲宽度可调,负半周脉冲宽度固定为π,使得二次侧电压正半周脉冲宽度可调,负半周脉冲宽度固定为π;步骤S02:调节二次侧电压滞后一次侧电压相位;通过调整谐振电流的相位与电压相位同相,即一次侧谐振电流相位为0,二次侧谐振电流相位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LCLC型谐振变换器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调节开关管S1~S4的脉冲宽度,使开关管S1和S2保持50%占空比,将开关管S4的脉冲宽度调整到δ,开关管S3的脉冲宽度与S4互补,产生一个具有三电平的非对称电压波形,其正脉宽调整到δ,负脉宽固定为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LCLC型谐振变换器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开关管Q1~Q4的脉冲宽度,使开关管Q3和Q4保持50%占空比,开关管Q1的脉冲宽度调整到δ,开关管Q2的脉冲宽度与其互补,且开关管Q4滞后开关管S1角度,产生一个具有三电平的非对称电压波形,其负脉宽固定为π,正脉宽调整到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LCLC型谐振变换器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之后还包括:对谐振电流的相位进行调整;将一次侧谐振电流i
p
过零点调整在0处,二次侧谐振电流i
s
过零点调整在处,从而使得谐振电流与电压同相位,即满足以下条件:时,实现零循环电流、零回流功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LCLC型谐振变换器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侧谐振电流i
p
,二次侧谐振电流i
s
的计算方法包括:得到变换器在相量域下的等效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汪锐李晓东钟黎萍毛丽民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