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063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属于变压器领域,包括变压器主体,所述变压器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三个电极接头,穿插盘管连接到冷气传输组件上,冷气传输组件与制冷组件连通,所述变压器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应急制冷组件,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超过十个黄铜散热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变压器主体在正常工作的时候,变压器主体的散热量比较恒定,变压器主体侧壁上的翅片可以自动散热,变压器主体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黄铜散热片及时散去,如果变压器主体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状况,存储气罐内部的冷空气从穿插盘管的内部穿过去,达到高效冷却的效果,从而防止变压器在异常的时候过热。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网络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发电站和用户之间的距离比较长远,这就需要使用各式各样的变压器设备,变压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会通过自身的翅片散去,但是当变压器出现异常状况导致温度急剧上升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变压器烧毁。
[0003]例如专利号201720635930.3公布了一种干式变压器的散热系统,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铁芯,铁芯的外侧设置有低压线圈浇注体,低压线圈浇注体的外侧设置有高压线圈浇注体,低压线圈浇注体和高压线圈浇注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筒,所述高压线圈浇注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高压线圈浇注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第一扇叶的直径小于低压线圈浇注体的外径,且大于低压线圈浇注体的内径,第二扇叶的直径大于高压线圈浇注体的外径;低压线圈浇注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轴向通道,低压线圈浇注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径向通道,第一径向通道螺旋设置,第一轴向通道和第一径向通道相互连通,高压线圈浇注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轴向通道,高压线圈浇注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螺旋设置,第二轴向通道和第二径向通道相互连通,绝缘筒上设置有若干个径向通孔;外壳内设置有控制器,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和径向通孔上安装有开关阀,低压线圈浇注体和高压线圈浇注体内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开关阀连接,控制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0004]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还存在以下缺陷,其一,该装置的散热方式效率低,如果变压器出现故障,变压器会短时间内急剧升温,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让设备烧毁,其二,变压器在烧毁的临界点会起火,起火之后的变压器就无法修复,造成变压器报废,浪费设备资源,其三,变压器的体型笨重,为了方便运输这就需要在变压器的底端设置小轮毂,但是变压器停放的时候,这些小轮毂处在微型斜坡的时候,变压器会稍微滑动,这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当变压器工作异常导致变压器内部急剧上升时,可以防止变压器过热,确保其正常工作。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包括变压器主体,所述变压器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三个电极接头,且变压器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接地踏板,接地踏板的底端可拆安装有接地滚轮,接地滚轮分别安装在接地踏板的四个
拐角上,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内侧穿插有穿插盘管,穿插盘管连接到冷气传输组件上,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底端设置有锁位组件,冷气传输组件与制冷组件连通,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超过十个黄铜散热片。
[0007]进一步,所述穿插盘管共曲折五次,穿插盘管在变压器主体的内侧来回穿插五次,变压器主体上设置有五条和穿插盘管相匹配的通孔,穿插盘管的两个端头分别从变压器主体的前后两端延伸出来。
[0008]进一步,所述冷气传输组件包括存储气罐,存储气罐用于存储冷气,存储气罐的顶端设置有充气管道,充气管道接通穿插盘管后端的接口。
[0009]进一步,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箱体,压缩箱体的外侧套装有固定方环,固定方环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块,安装板块通过膨胀螺栓和混凝土地面固定连接,压缩箱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封堵板块,封堵板块的中心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上均设置有一个电磁阀,后端的电磁阀通过存储管道接通存储气罐,前端的电磁阀上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压缩箱体的外侧设置有热量驱散机构。
[0010]进一步,所述热量驱散机构包括翅片板,翅片板固定在粘连板块上,粘连板块通过胶水和压缩箱体的外侧壁粘合在一起,翅片板和粘连板块的材质为金属铝,翅片板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风机。
[0011]进一步,所述空气压缩机背对压缩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回转管道,回转管道的一端连接穿插盘管的前端,回转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
[0012]进一步,所述锁位组件包括两个铰接块,两个铰接块固定在接地踏板的底端,铰接块的中间旋转安装有抵触柱,所述抵触柱的外侧还套装有扭簧,抵触柱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三个压力细杆,压力细杆的两个端头均设置有橡胶球,压力细杆和水平面呈六十度时,压力细杆端头的橡胶球抵触在接地踏板的底面上,所述压力细杆之间连接有牵拉绳,且接地踏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栓杆,螺栓杆的中间设置有穿插孔,所述螺栓杆上套装有螺母块,牵拉绳从穿插孔里穿过去并且和螺母块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其一,变压器主体在正常工作的时候,变压器主体的散热量比较恒定,变压器主体侧壁上的翅片可以自动散热,变压器主体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黄铜散热片及时散去,如果变压器主体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状况,变压器主体的产热量急剧增加,空气压缩机开始往压缩箱体的内侧注入空气,压缩箱体内侧的空气被压缩之后,压缩箱体内部的空气会升高温度,压缩箱体内部气体的热量通过翅片板散出去,风机可以加速翅片板的散热效果,压缩箱体内部的空气温度接近常温之后,后端的电磁阀打开让空气舒张到原来的体积并且推送到存储气罐内侧,空气的内能已经通过黄铜散热片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存储气罐内部的气体体积舒张之后就会变冷,冷空气再从穿插盘管的内部穿过去,达到高效冷却的效果,防止变压器在异常的时候过热。
[0014]其二,变压器临时停在原地的时候,手动旋转螺母块,螺母块会在螺栓杆往后撤离一小段距离,此时的牵拉绳会同时拉扯两组压力细杆旋转,压力细杆扭转一定的角度让橡胶球抵触在地面上,此时的变压器主体会整体腾空,接地滚轮和地面就不会有压力,这就防止了变压器在临时停放的时候不会滑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磁阀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翅片板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抵触柱的某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抵触柱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变压器主体1,电极接头101,接地踏板102,接地滚轮103,抵触柱2,压力细杆201,铰接块202,牵拉绳203,螺栓杆204,螺母块205,穿插盘管3,回转管道301,充气管道302,压缩箱体4,固定方环401,支撑柱402,安装板块403,封堵板块404,通气口405,空气压缩机5,存储管道6,翅片板7,粘连板块701,风机702,存储气罐8,电磁阀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主体(1),所述变压器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三个电极接头(101),且变压器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接地踏板(102),接地踏板(102)的底端可拆安装有接地滚轮(103),接地滚轮(103)分别安装在接地踏板(102)的四个拐角上,所述变压器主体(1)的内侧穿插有穿插盘管(3),穿插盘管(3)连接到冷气传输组件上,所述变压器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锁位组件,冷气传输组件与制冷组件连通,所述变压器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超过十个黄铜散热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盘管(3)共曲折五次,穿插盘管(3)在变压器主体(1)的内侧来回穿插五次,变压器主体(1)上设置有五条和穿插盘管(3)相匹配的通孔,穿插盘管(3)的两个端头分别从变压器主体(1)的前后两端延伸出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传输组件包括存储气罐(8),存储气罐(8)用于存储冷气,存储气罐(8)的顶端设置有充气管道(302),充气管道(302)接通穿插盘管(3)后端的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压器热交换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箱体(4),压缩箱体(4)的外侧套装有固定方环(401),固定方环(40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柱(402),支撑柱(40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块(403),安装板块(403)通过膨胀螺栓和混凝土地面固定连接,压缩箱体(4)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封堵板块(404),封堵板块(404)的中心设置有通气口(405),通气口(405)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