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管桩精准定位连续后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043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后注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桩精准定位连续后注浆装置,为了解决现有后注浆定位结构存在成型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上浮塞和下浮塞,上浮塞和下浮塞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在一起并具有间距,所述上浮塞和下浮塞均配设有在填充浆液后能够与注浆花管密封接触的气囊,所述上浮塞连接有用于注入浆液的第一管道,所述下浮塞连接有第三管道,浆液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能够进入到上浮塞内部并填充气囊、下浮塞内部并填充气囊和上浮塞与下浮塞之间的空间内,浆液还能够进入到下浮塞下方的注浆花管内。够进入到下浮塞下方的注浆花管内。够进入到下浮塞下方的注浆花管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管桩精准定位连续后注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后注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管桩精准定位连续后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后注浆是指利用预设的注浆管(或者注浆导管)输入高压浆液,浆液通过渗入、劈裂、填充、挤密等作用于周围土体结合,达到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等效果,后注浆技术包括桩底后注浆、桩侧后注浆和桩底、桩侧复式后注浆。
[0003]同时在对软弱复合地基加固过程中,通过注浆管也会进行注浆,浆液穿过注浆管进入到地层中进行加固。
[0004]目前在后注浆过程中,都是从注浆管的上方注入浆液,注浆管上的出浆孔遍布整个注浆管,由于各个注浆孔的位置并不相同,在注浆过程中从各个出浆孔喷出的浆液量并不均匀,导致注浆质量差。因此,如何提高注浆管各个注浆孔位置注浆均匀性一直困扰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05]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也出现了一些技术研究,例如申请号为201821638945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注浆均匀的注浆锚索,包括钢绞线、与钢绞线连接的托盘和位于托盘一侧并通过一锁具与钢绞线连接的注浆段,所述钢绞线包括多根钢绳,所述钢绞线中部设置有注浆管,所述注浆段与注浆管连通,所述钢绳螺旋分布在注浆管上,且相邻两钢绳之间具有漏液间隙,所述注浆管上设置有若干漏浆孔,所述漏浆孔沿着注浆管的轴向分布,所述注浆管中沿着注浆管的轴向滑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与注浆管内壁贴合,所述挡板中部连接有导浆管,所述导浆管贯穿挡板设置,所述导浆管背离挡板端通过注浆段伸出注浆管外。该注浆锚索通过挡板与隔板的作用下使得浆液可以定量注入不同深度的围岩中。但是通过隔板和挡板的作用,当挡板与隔板之间的漏浆孔注入完成后,在挡板与隔板之间的注浆管内也会填充满浆液,而当挡板与隔板一起向上移动之后会带动该区域内的浆液一起上移,从而在该段注浆管内形成空腔,注入完成后的结果是:虽然通过漏浆孔能够保障足量的浆液进入到注浆管外围的土体中,但是整个注浆管内并没有浆液,需要等各个注浆管上的漏浆孔注入完成后,再次向注浆管内注入浆液进行补浆(即将注浆管内住满浆液)。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一是后续注浆管后续注入的浆液与先前注入的浆液凝固时间不同,导致注射入注浆管外围土体中的浆液与注浆管后续的浆液整体性差,特别是注浆管下段的漏浆孔内的浆液由于注入的时间较早;二是前后分两次注浆导致整个注浆时间增长,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三是由于挡板和隔板外围的多个密封环的设置,当一段注浆管外围的漏浆孔注入完成之后向上提起挡板和隔板的时候,隔板的下段会形成负压区域,负压的形成不仅会阻碍挡板和隔板的向上运动,更为重要的是,负压的抽吸作用会将已经注入到漏浆孔内的浆液进行向注浆管内部进行抽吸,导致已经注入土体内的浆液出现裂缝和空洞,大大降低注浆质量。
[0006]又例如申请号为201620012563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定位定向注浆抗拔承载预制
桩,,包括桩身主体,桩帽和桩尖,还包括注浆塞,可回收钢管和滤水装置,所述桩身主体包括桩身,注浆孔和桩头扩大孔,所述桩身为空心管状结构,其上设有注浆孔,两端设有桩头扩大孔,内部设有可回收钢管或滤水装置,所述桩头扩大孔连接有桩帽,下端桩帽连接有桩尖;所述注浆塞包括注浆花管,注浆实管,气压或液压柱塞,气压或液压管,管端堵头,限位环和管道,所述注浆花管顶端连接有注浆实管,底端连接有管端堵头,所述注浆花管上设有管道,两个气压或液压柱塞和两个限位环,所述注浆花管和气压或液压柱塞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气压或液压柱塞上设有气压或液压管,所述两个气压或液压柱塞通过气压或液压管连通,所述气压或液压管连接有压力装置。该结构与2018216389456的专利结构类似,不同在于该结构是直接利用气压或者液压柱塞来实现上下两端的堵塞,从而使得浆液能够在上下两个柱塞之间,从而将浆液从两个柱塞之间的注浆管上的漏浆孔注入到注浆管外围的土体中。同样,该结构存在的问题如前面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后注浆定位结构存在成型质量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钢管桩精准定位连续后注浆装置,既能够确保注浆管上各个注浆孔的喷射量,同时又能够及时利用浆液对注浆管的内部进行填充,从而使得从注浆管的注浆孔喷射出去的浆液能够及时与注浆管内部的浆液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后注浆的整体性,提高注浆质量。
[0008]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钢管桩精准定位连续后注浆装置,用于套设在注浆花管内进行注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浮塞和下浮塞,上浮塞和下浮塞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在一起并具有间距,所述上浮塞和下浮塞均配设有在填充浆液后能够与注浆花管密封接触的气囊,所述上浮塞连接有用于注入浆液的第一管道,所述下浮塞连接有第三管道,浆液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能够进入到上浮塞内部并填充气囊、下浮塞内部并填充气囊和上浮塞与下浮塞之间的空间内,浆液还能够进入到下浮塞下方的注浆花管内。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浮塞和下浮塞均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连接有气囊,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均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相比于气囊与上盖板和下盖板的连接位置更加靠近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边缘,并且所述气囊填满浆液时能够遮挡该贯通孔,所述气囊未填充满浆液时能够将贯通孔进行裸露;所述上盖板、下盖板与气囊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上浮塞的上盖板上连接有穿过上浮塞的上盖板并与上浮塞的空腔相互连通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与注浆管连接;第二管道的上端与上浮塞的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依次穿过上浮塞的下盖板、下浮塞的上盖板然后与下浮塞的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浮塞的上盖板上连接有穿过下浮塞的上盖板并与下浮塞的空腔相互连通的第三管道, 位于上浮塞和下浮塞的空腔内的第二管道底部的圆周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浮塞的下盖板上开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底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安装有与出料通道相互密封配合的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开设有进料通道,所述活塞内开设有与进料通道相互连通的贯通通道,所述下浮塞的下盖板上设置有能够与贯通通道相互连通或者相互断开的喷出口。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浮塞和下浮塞的下盖板的上侧面为球形或者半球形的球
形面,所述第二通道连接在弧形槽的中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出上浮塞的上盖体的第一管道的外围配设有配重块。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的数量为1个、2个、3个或者4个,当第三管道的数量为2个、3个或者4个时,第三管道均匀分布在下浮塞的上盖体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钢管桩精准定位连续后注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上浮塞和下浮塞置于注浆花管的适当位置,使得需要注浆的注浆花管的注浆孔位于上浮塞与下浮塞之间,然后向第一管道内注入浆液,浆液沿着第一管道进入到上浮塞的空腔内,然后通过第二管道上的通孔进入到第二管道内并进入到下浮塞的空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管桩精准定位连续后注浆装置,用于套设在注浆花管内进行注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浮塞和下浮塞,上浮塞和下浮塞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在一起并具有间距,所述上浮塞和下浮塞均配设有在填充浆液后能够与注浆花管密封接触的气囊,所述上浮塞连接有用于注入浆液的第一管道,所述下浮塞连接有第三管道,浆液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能够进入到上浮塞内部并填充气囊、下浮塞内部并填充气囊和上浮塞与下浮塞之间的空间内,浆液还能够进入到下浮塞下方的注浆花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管桩精准定位连续后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塞和下浮塞均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连接有气囊,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均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相比于气囊与上盖板和下盖板的连接位置更加靠近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边缘,并且所述气囊填满浆液时能够遮挡该贯通孔,所述气囊未填充满浆液时能够将贯通孔进行裸露;所述上盖板、下盖板与气囊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上浮塞的上盖板上连接有穿过上浮塞的上盖板并与上浮塞的空腔相互连通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与注浆管连接;第二管道的上端与上浮塞的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依次穿过上浮塞的下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鹏任东兴徐建骁李佳龙杨宗耀郭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