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042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涉及线圈绝缘处理领域。绝缘修复结构包括氦管和包裹设置于氦管外表面的原绝缘层,氦管位于修复部位包绕设置有高强玻璃丝带,高强玻璃丝带与原绝缘层的外表面齐平,高强玻璃丝带外包绕设置有GK复合带,GK复合带的两端延伸出高强玻璃丝带且位于原绝缘层外表面,GK复合带由高强玻璃丝带和聚酰亚胺复合而成。本申请使用湿法树脂材料进行湿包绕并加热固化的方法完成绝缘修复,适用于工作在真空、低温环境下超导线圈中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在聚变堆超导线圈绝缘修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保证绝缘强度及尺寸上的要求。缘强度及尺寸上的要求。缘强度及尺寸上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绝缘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核聚变能未来将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能源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将在未来十年内建成并实验。而作为为聚变提供高温等离子体约束的超导线圈的制造将是该计划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超导线圈工作在非常苛刻的环境下,所以线圈的绝缘必须满足在复杂机械、电磁和热应力载荷下的电气绝缘性能要求。为保证氦进出管的绝缘性能,需要对其进行绝缘处理。但是在绝缘处理完成后,经过电学性能测试出现氦进出管的放电问题,则需要进行绝缘的修复,目前针对超导磁体线圈的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方法上仍无现成经验可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以提高超导磁体线圈的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效果。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氦管(2)和包裹设置于氦管(2)外表面的原绝缘层(3),所述氦管(2)位于修复部位的原绝缘层(3)经研磨去除,所述氦管(2)位于修复部位包绕设置有高强玻璃丝带(4),所述高强玻璃丝带(4)与原绝缘层(3)的外表面齐平,所述高强玻璃丝带(4)外包绕设置有GK复合带(5),所述GK复合带(5)的两端延伸出高强玻璃丝带(4)且位于原绝缘层(3)外表面,所述GK复合带(5)由高强玻璃丝带和聚酰亚胺复合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氦管(2)修复部位的长度与GK复合带(5)的长度比小于1: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绝缘层(3)位于氦管(2)修复部位的断面呈锥面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GK复合带(5)的端部呈锥面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玻璃丝带(4)宽20mm、厚0.01,所述GK复合带(5)由25mm宽、0.25mm厚的高强玻璃丝带和21mm宽、0.05mm厚的聚酰亚胺复合而成。6.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超导磁体线圈氦进出管的绝缘修复结构的绝缘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氦管修复部位打磨去除原绝缘层,准备湿法树脂浸渍高强玻璃丝带,表面浸透并且除去富余的湿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雨俞小伍胡兵沈光文军黄雄一杜双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