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金属端盖气密性能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42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金属端盖气密性能用工装,包括上工装和下工装,所述上工装与下工装之间能够互相配合,上工装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下面设置有调整柱,所述调整柱的下面连接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内分别滑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设置有下压头,所述下压头与上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上底板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导套,上底板的下面对角设置有上限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固定弹簧伸缩量的形式,达到精确控制施加于盖式零件上压力的目的,避免盖式零件在气密性测试过程中产生形变,下压头的下端面与盖式零件的上端面相匹配,保持与盖式零件相贴合,避免造成盖式零件额外损伤。额外损伤。额外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金属端盖气密性能用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测试工装
,涉及一种测试金属端盖气密性能用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液压泵需要良好的密封性,用于防止泄露,液压泵的金属端盖是液压泵必要的零部件之一,金属端盖需要经过气密性测试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行装配;而现今现针对于盖式零件的气密测试工序中,因工装压力难以精准控制的问题,很容易在测试过程中对盖式零件施加较大的压力,产生形变,使盖式零件的尺寸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解决测试工装对零件施加压力过大产生形变的问题,提供一种测试金属端盖气密性能用工装。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所述一种测试金属端盖气密性能用工装,包括上工装和下工装,所述上工装与下工装之间能够互相配合,上工装包括上底板、导套、上压板、导向杆、弹簧和下压头,所述上底板的下面设置有调整柱,所述调整柱的下面连接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内分别滑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金属端盖气密性能用工装,包括上工装和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上工装与下工装之间能够互相配合,上工装包括上底板(11)、导套(2)、上压板(9)、导向杆(6)、弹簧(7)和下压头(8),所述上底板(11)的下面设置有调整柱(10),所述调整柱(10)的下面连接有上压板(9),所述上压板(9)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直线轴承(5),直线轴承(5)内分别滑动设置有导向杆(6),所述导向杆(6)的下端设置有下压头(8),所述下压头(8)与上压板(9)之间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分别套装于导向杆(6)的外侧;所述上底板(1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导套(2),上底板(11)的下面对角设置有上限位柱(3);下底板(12)上设置有产品底板(13),所述产品底板(13)上设置有与下压头(8)相对应的产品仿形凸块(16),所述产品仿形凸块(16)的中部分别设置有通气孔(17),产品底板(13)内部设置有与通气孔(17)相连通的通气管道(18),通气管道(18)与充气孔(19)相连通,所述充气孔(19)的外侧设置有气管接头(15);所述下底板(12)上设置有能够与导套(2)相配合的导柱(1),所述下底板(12)的上面对角设置有能够与上限位柱(3)相配合的下限位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金属端盖气密性能用工装,其特征是:所述下底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提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迎春孙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微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