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用永磁同步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泵用永磁同步电机,涉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号CN209344963U提及了一种新型泵用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的结构,泵用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具有机壳的电机本体,电机本体一端设有风罩,另一端设有前端盖,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底座、控制器腔内线路板单元和控制器盖,机壳上分布有一定数量轴向的散热筋a,所述机壳上部设置有若干带孔的固定座,所述控制器底座底部设置有与散热筋a和固定座一一对应的散热筋b和螺孔,电机本体和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去除控制器的冷却系统,使电机本体与控制器共用同一个电机本体的冷却系统,减小泵用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工作系统的整体体积且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安全可靠。
[0003]上述技术方案中,依靠抽动控制器底座与机壳之间的空气,加速控制器底座与机壳之间的空气流动,以此带走机壳表面和控制器底座下侧表面的热量,而控制器内部的空气参与此过程,仅仅依靠加速控制器底座与机壳之间的空气流动,控制器内部的冷却效果不强,且上述技术方案中没有设置对应的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用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散热组件(2)以及控制组件(3),电机主体(1)上侧安装有控制组件(3),所述电机主体(1)内部的转轴左端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活动安装在散热组件(2)下端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1)左端安装有散热组件(2),所述散热组件(2)上端与控制组件(3)左端通过螺钉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连接外壳(23)、安装孔(24)、固定盘(21)以及散热盘(22),所述散热盘(22)包括盘体(221)、凸圈(222)、散热孔(223)、防尘网(224)以及安装圈(225),所述连接外壳(23)下端右侧设有固定盘(21),所述连接外壳(23)通过固定盘(21)、垫圈、螺栓固定在电机主体(1)左端,所述连接外壳(23)下端左侧向右贯穿形成安装孔(24),所述安装孔(24)内通过螺丝钉安装有散热盘(22);所述安装孔(24)包括环形凹槽和通孔,所述连接外壳(23)上端通过长内六角螺栓固定在电机主体(1)左端,所述连接外壳(23)内部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上端与控制组件(3)内部连通,所述连通腔下端与电机主体(1)左端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用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盘(22)中,所述盘体(221)右侧设有凸圈(222),所述凸圈(222)右侧螺纹连接有安装圈(225),所述安装圈(225)右侧设有防尘网(224),所述盘体(221)左表面向右贯穿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223);所述盘体(221)与凸圈(222)一体成型,所述安装圈(225)的外径与安装孔(24)中通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盘体(221)边缘卡装在环形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控制器外壳(31)、连接框(32)、弧形底板(33)、散热腔一(34)、安装块(35)、散热翅片(36)、安装板(37)、把手(38)、操作面板(39)、沉头连接孔(310)、进气口一(311)、进气件(312)、固定孔二(313)、固定脚(314),所述进气件(312)、端板(3121)、固定孔一(3122)以及导流管(3123),所述控制器外壳(31)上侧设有把手(38),所述把手(38)左端下侧设有固定脚(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百战,梁瑞仕,叶立威,杨亮,骆昊,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