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0321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建立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S2、网格系统粗化;S3、准备数值模拟基础参数;S4、获取相对渗透率曲线;S5、获取PVT参数;S6、建立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S7、对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全过程历史拟合;S8、基于临界饱和度参数对储气库进行区带划分;S9、提取储气库的孔隙体积;S10、确定储气库各渗透区带的动用效率;S11、确定储气库的有效储气空间。采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枯竭油气藏改建储气库时储层有效储气空间大小,对储气库库容参数设计提供科学的基础。容参数设计提供科学的基础。容参数设计提供科学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是通过原有油气藏、盐穴等储集体改建而成的具有一定封闭能力,可以储存天然气的地下大型容器。其中油气藏型储气库是由枯竭或在运行油气藏改建而成,其工作气量占比达世界储气库总工作气量的75%以上,是建库时间最长、调峰规模最大、技术配套最为完全的储气库类型,为我国天然气季节调峰储备的主要设施。储气库同气藏单向采气不同,具有气体交替强注强采工况剧烈、注采气井大流量吞吐流体高速渗流和地应力场周期扰动等特征。地下储气库大多为枯竭型、弱边水气藏改建,多数储层发育有较大体积的边底水,建库时油气水关系复杂,水侵严重,加剧储气库建设及运行优化方案设计的技术难度。
[0003]库容量是储气库正常运行的重要监测与控制内容,库容参数设计与评价是储气库建设和运行的关键技术目前常用的库容评价方法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其中静态库容评价方法在多周期动态注采过程中适用性较差,不能准确评价库容动用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建立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根据油气藏的地质静态资料和油气水纵向分布规律,建立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S2、网格系统粗化;在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网格及属性数据体粗化;S3、准备数值模拟基础参数;准备所需的数值模拟基础参数,该数值模拟基础参数包括储气库储层参数与流体参数;S4、获取相对渗透率曲线;根据从实验样品测试得到油气相对渗透率数据和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S5、获取PVT参数;利用生产井的井流物高压物性实验数据,建立地层流体状态方程,拟合得到PVT参数,并确定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S6、建立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基于储气库三维地质模型、数值模拟基础参数、相对渗透率曲线和PVT参数,建立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并对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化设置;S7、对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全过程历史拟合;根据储气库生产历史动态特征及流体分布特征,对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全过程历史拟合;S8、基于临界饱和度参数对储气库进行区带划分;按照流体饱和度参数的不同,将储气库的各渗透区带分别划分为纯气区、气油过渡带、纯油区和水淹区;S9、提取储气库的孔隙体积;将区带划分结果以数据流的形式导入储气库数值模拟模型中,提取储气库的各渗透区带的孔隙体积,该孔隙体积包括含气孔隙体积、含油孔隙体积、含水孔隙体积和含烃孔隙体积;S10、确定储气库各渗透区带的动用效率;根据多周期注采模拟实验结果,确定储气库各渗透区带的动用效率;S11、确定储气库的有效储气空间;根据储气库的各渗透区带的孔隙体积以及动用效率,计算得到储气库的有效储气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

1、设定模型的网格单元和尺度;S1

2、建立储气库构造模型;S1

3、建立储气库沉积微相模型;S1

4、建立储气库岩相模型;S1

5、建立储气库属性模型,该储气库属性模型包括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饱和度
模型;S1

6、检验储气库构造模型、储气库沉积微相模型、储气库岩相模型和储气库属性模型的精度是否合格:否,返回步骤S1

1,并调整参数;是,进入步骤S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气库有效储气空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

2中,基于储气库区域的单井基础资料、地震解释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建立储气库的构造模型,其中,储气库由多个叠合在一起的小层组成,将每个小层的层面模型叠合在一起组成储气库构造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亮王作豪游君昱刘念肖闵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