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彩点纱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27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脱落彩点纱及其生产工艺,属于彩点纱技术领域。一种防脱落彩点纱,所述彩点纱的组成为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和彩点,其中所述聚酯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50%,所述黏胶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30%,所述棉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15%,所述彩点占彩点纱总重量的5%;所述彩点为涤纶点子,所述涤纶点子的颜色为红色、绿色、黄色、蓝色和紫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彩点纱结合棉纤维的高吸湿性和柔软性,来中和聚酯纤维与黏胶纤维的硬度较高的问题,而且棉纤维干燥时容易膨胀,多个棉纤维可形成膨胀后会形成一个空间,在其内部能够填充其他纤维,然后再把棉纤维内的空气挤压出去,即可形成混棉,增加彩点纱的整体柔顺度。增加彩点纱的整体柔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彩点纱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彩点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脱落彩点纱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彩点纱上的彩点一般用各种短纤维先制成粒子,经染色后在纺纱时加入,不论棉纺设备还是粗梳毛纺设备均可搓制彩色毛粒子。
[0003]如今彩点纱的原材料大多为聚酯纤维与黏胶纤维和彩点,粘胶纤维虽有吸湿、染色性好的优点,但其物理机械性能较差,尤其是强力较低,湿态时强力更低,且湿态时纤维膨胀手感发硬,尺寸稳定性差,影响其使用性能与产品档次提升,聚酯纤维分子结构紧密、纤维刚性大、柔性较差,因此生产的彩点纱手感较硬,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黏胶纤维与生产机器的摩擦较大,所以彩点较为容易产生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脱落彩点纱及其生产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彩点纱,所述彩点纱的组成为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和彩点,其中所述聚酯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50%,所述黏胶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30%,所述棉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15%,所述彩点占彩点纱总重量的5%;
[0006]所述彩点为涤纶点子,所述涤纶点子的颜色为红色、绿色、黄色、蓝色和紫色,且各颜色的涤纶点子比例相等;
[0007]将上述的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点子通过涡流纺工艺纺织成纱线。
[0008]一种防脱落彩点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混合工序;
[0010]采用圆盘抓棉机分别抓取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并取出各纤维的对应重量,放置于混棉机内,进行初步均匀混合,在混合的同时再加入涤纶点子。
[0011]S2:清棉工序;
[0012]使用梳针打手和鼻形打手进行初步柔性开松梳理,在梳理时降低梳针打手和鼻形打手的速度。
[0013]S3:梳棉工序;
[0014]开松后通过给棉机传送到梳棉机处制成生条,其中增大给棉板与刺辊间的隔距及锡林与回转盖板间的隔距,同时降低刺辊和锡林的速度,而且增加生条的湿度。
[0015]S4:并条工序;
[0016]采用三道并条工艺,把上述生条制作成熟条,第一次并条牵伸倍数在1.7 倍,第二次并条、第三次并条牵伸倍数相对于第一次逐渐收小,减小棉纤维的膨胀度,使并条纱线更加紧凑。
[0017]S5:涡流纺工序;
[0018]将上述并条后的熟条放入喷气涡流纺机内进行涡流纺纱加工,降低喷气涡流纺机的牵引力度。
[0019]可选的,所述梳棉工序中,生成生条定量为25g/5m,调整刺辊速度为750 r/min,调整锡林转速为330r/min,其中锡林

盖板隔距分别为0.35、0.35、 0.3、0.30、0.35mm,回转盖板速度90.5mm/min,条干CV3.5%,生条重量不匀率为2.5%。
[0020]可选的,所述并条工序中,调整并条机前压辊输出速度为300

350m/min,车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8

65%的范围内。
[0021]可选的,所述涡流纺工序中,总牵伸控制在200,调整纺纱速度为 340

360m/min,且选用4mm的集棉器,气压设定为0.58MPa,纺锭采用直径为1.3mm。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该彩点纱结合棉纤维的高吸湿性和柔软性,来中和聚酯纤维与黏胶纤维的硬度较高的问题,而且棉纤维干燥时容易膨胀,多个棉纤维可形成膨胀后会形成一个空间,在其内部能够填充其他纤维,然后再把棉纤维内的空气挤压出去,即可形成混棉,增加彩点纱的整体柔顺度。
[0024]2.由于棉纤维的吸水性大于黏胶纤维,所以可避免黏胶纤维吸收过多的水份而导致其粘性减低,从而避免造成彩点脱离,而且棉纤维之间也可夹持彩点,在纤维之间的夹持和黏胶纤维的粘连下,使彩点更加不容易掉落。
[0025]3.通过棉纤维的保护,使梳棉过程中降低刺辊与黏胶纤维之间的接触,从而减少黏胶纤维被摩擦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彩点的稳定性,以防止彩点脱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7]一种防脱落彩点纱,彩点纱的组成为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和彩点,其中聚酯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50%,黏胶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30%,棉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15%,彩点占彩点纱总重量的5%;彩点为涤纶点子,涤纶点子的颜色为红色、绿色、黄色、蓝色和紫色,且各颜色的涤纶点子比例相等;
[0028]将上述的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点子通过涡流纺工艺纺织成纱线,各纤维与彩点交织在一起,其中棉纤维会产生膨胀形成空间,彩点与其他纤维可位于该空间内,即可减小梳棉过程时彩点损伤和掉落。
[0029]其中粘胶纤维虽有吸湿、染色性好的优点,但其物理机械性能较差,尤其是强力较低,湿态时强力更低,且湿态时纤维膨胀手感发硬,聚酯纤维分子结构紧密、纤维刚性大、柔性较差,而棉纤维柔软度高,吸水性好,且吸水性要大于黏胶纤维的吸水性,所以可通过棉纤维中和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的硬度,使彩点纱布料更加柔软,而且棉纤维的吸水性大于黏胶纤维,所以可避免黏胶纤维吸收过多的水份而导致其粘性减低,从而避免造成彩点脱离,而且棉纤维会产生膨胀,所以其一般包裹其他纤维和彩点,所以在棉纤维的包裹下使彩点更加不易掉落。
[0030]具体的生产工艺为:混合工序、清棉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涡流纺工序:
[0031]S1:混合工序;
[0032]采用圆盘抓棉机分别抓取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并取出各纤维的对应重量,放置于混棉机内,进行初步均匀混合,在混合的同时再加入涤纶点子;
[0033]使涤纶点子粘连在黏胶纤维上,再混棉中保持车间干燥,棉纤维混合后膨胀,保护涤纶点子,减小涤纶点子的脱离概率。
[0034]S2:清棉工序;
[0035]使用梳针打手和鼻形打手进行初步柔性开松梳理,在梳理时降低梳针打手和鼻形打手的速度,减少涤纶点子损伤和提前落掉
[0036]S3:梳棉工序;
[0037]开松后通过给棉机传送到梳棉机处制成生条,其中增大给棉板与刺辊间的隔距及锡林与回转盖板间的隔距,同时降低刺辊和锡林的速度,而且增加生条的湿度,生条定量为25g/5m,刺辊速度750r/min,锡林转速330r/min,锡林

盖板隔距为0.35、0.35、0.3、0.30、0.35mm,锡林

道夫隔距0.13mm,回转盖板速度90.5mm/min,条干CV3.5%,生条重量不匀率2.5%;
[0038]通过增大给棉板与刺辊间的隔距实现柔和梳理,确保纤维梳理充分,而且还可通过棉纤维的保护,使梳棉过程中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彩点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点纱的组成为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和彩点,其中所述聚酯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50%,所述黏胶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30%,所述棉纤维占彩点纱总重量的15%,所述彩点占彩点纱总重量的5%;所述彩点为涤纶点子,所述涤纶点子的颜色为红色、绿色、黄色、蓝色和紫色,且各颜色的涤纶点子比例相等;将上述的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点子通过涡流纺工艺纺织成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彩点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混合工序;采用圆盘抓棉机分别抓取聚酯纤维、黏胶纤维、棉纤维,并取出各纤维的对应重量,放置于混棉机内,进行初步均匀混合,在混合的同时再加入涤纶点子。S2:清棉工序;使用梳针打手和鼻形打手进行初步柔性开松梳理,在梳理时降低梳针打手和鼻形打手的速度。S3:梳棉工序;开松后通过给棉机传送到梳棉机处制成生条,其中增大给棉板与刺辊间的隔距及锡林与回转盖板间的隔距,同时降低刺辊和锡林的速度,而且增加生条的湿度。S4:并条工序;采用三道并条工艺,把上述生条制作成熟条,第一次并条牵伸倍数在1.7倍,第二次并条、第三次并条牵伸倍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萍龚群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扬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