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测试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017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测试系统,包括:基座;第一循环模组,设置在基座上,第一循环模组能够与外部环境换热;多个第二循环模组,设置在基座上,多个第二循环模组均能够与第一循环模组换热;多个热交换装置,设置在基座上,每个热交换装置均设置在一个第二循环模组与一个测试模块之间,热交换装置能够将热量在测试模块和第二循环模组之间主动传递;能够精准控制每个测试模块工作温度的同时,减少温控系统的空间占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两种温控测试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两种温控测试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两种温控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测试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控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制程效率、良率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子产业在提高电 子产品制程效率的同时,也逐步开始加强对于产品功能测试设备的研制和优化;其中对于高 功率芯片的散热系统的设计一直是行业内的技术难点;在芯片测试过程当中,为了使得芯片 在额定工作温度下较好的保持工作温度,在测试过程当中需要动态调整芯片的散热功率。
[0003]在目前的芯片测试系统当中,一般是在设备当中集成多套独立的温控测试子系统,对多 个芯片分别进行测试;由于各子系统独立工作,每个子系统均需设置一套独立且复杂的温控 系统,造成单个子系统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而采用整套水冷系统为多个芯片散热,又 难以精确控制每个芯片的散热功率,无法精准控制每个芯片的工作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温控测试 系统,能够精准控制每个测试模块工作温度的同时,减少温控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第一循环模组(2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第一循环模组(200)能够与外部环境换热;多个第二循环模组,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多个所述第二循环模组均能够与所述第一循环模组(200)换热;多个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每个所述热交换装置均设置在一个第二循环模组与一个测试模块(400)之间,所述热交换装置能够将热量在所述测试模块(400)和所述第二循环模组之间主动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模组(200)包括:第一汇流装置(33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散热器(32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散热器(320)与所述第一汇流装置(330)连通;第二汇流装置(34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第二汇流装置(340)与所述散热器(320)连通;多个所述第二循环模组均与所述第一汇流装置(330)和所述第二汇流装置(340)连通,传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汇流装置(330)、所述散热器(320)、所述第二汇流装置(340)以及多个第二循环模组之间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模组包括:第一比例阀(210),与所述第一汇流装置(330)连通;翅片组件(230),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上;所述传热介质能够依次流过所述第一汇流装置(330)、所述第一比例阀(210)、所述翅片组件(230)和所述第二汇流装置(3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模组还包括第二比例阀(220),所述传热介质能够依次流过所述第一汇流装置(330)、所述第一比例阀(210)、所述翅片组件(230)、所述第二比例阀(220)和所述第二汇流装置(34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装置(330)和所述第二汇流装置(340)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热介质流动的循环泵。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模组(2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20)上的散热风机(310),所述散热风机(310)用于加速所述散热器(320)表面的空气流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半导体换热组件(240),所述半导体换热组件(240)设置在所述测试模块(400)与所述第二循环模组之间。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宗杰吕仕坚张浩李灵灵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精实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