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储存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014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储存利用装置,包括埋设于地下的雨水储存井及设置在雨水储存井顶部的顶板,顶板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高于所建处绿地标高。雨水储存利用装置配合市政道路绿化用地使用,下雨后,雨水通过进水口溢流进入雨水储存井内进行收集储存。雨水储存井由侧壁和底壁包围构成,侧壁的下部开设有透水孔,透水孔由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封堵,允许雨水缓慢透过并渗入到井外的土壤中,对植物起到灌溉作用。本装置无需外部动力即可对周边绿地进行灌溉,全自动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及利用,同时建造、使用及维护成本低,其尺寸可依据市政道路及雨水控制指标进行调整,适用性广,可在不同大小的市政绿化带旁实施。实施。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储存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绿化工程及雨水再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储存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除初期雨水外,其余雨水受污染程度较低,经处理后可作为城市绿化、冲刷道路等杂用水源,雨水收集利用已成为国内众多城市发展中比较重视的部分,雨水储存模块也随着海绵城市的推进正在慢慢得到广泛应用。
[0003]相关技术中的雨水储存模块更多的只是为了存储雨水而设计,其功能较为单一。实际使用时,例如将其存储的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时,需要额外配置抽水灌溉装备,存在雨水不易回用等缺陷。除此之外,这种雨水蓄水模块存在占地面积较大,建造和使用成本高,需要频繁维护且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仅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绿地养护配套使用。对于宽度及面积较小的市政道路绿化带,不合适使用此类雨水存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雨水储存利用装置,自动化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同时建造成本低、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雨水储存利用装置,包括埋设于地下的雨水储存井和设置于所述雨水储存井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高于所述雨水储存利用装置所建位置处绿地的标高;
[0006]所述雨水储存井由侧壁和底壁包围构成,所述侧壁下部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由透水混凝土材料封堵。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储存利用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雨水储存利用装置包括埋设于地下的雨水储存井及设置在所述雨水储存井顶部的顶板,顶板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高于绿地标高。雨水储存利用装置配合市政道路绿化用地使用,其中,雨水储存井埋设或开设在绿化用地的土壤层中。下雨后,绿化用地内和道路上的雨水通过顶板上开设的进水口溢流进入雨水储存井。雨水储存井在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的同时起到削减地表径流,分担道路积水,防止城市内涝的作用。雨水储存井由侧壁和底壁包围构成,所述侧壁的下部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由透水混凝土材料封堵。透水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允许雨水储存井内储存的雨水缓慢透过并渗入到井外的土壤中,对土壤中种植的绿化植物起到一定的灌溉作用。本装置无需借助外部动力装置即可对周边的绿化用地进行灌溉,全自动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及回用,同时建造、使用及维护成本低。除此之外,雨水储存井的尺寸可依据市政道路情况及城市雨水控制指标进行调整,适用性广,可在不同大小的市政绿化带旁实施。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壁高于所述雨水储存利用装置所建位置处
地下水位线的高度。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壁上铺设有砂层,且所述砂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透水孔在所述侧壁上的开设高度。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雨水储存井的侧壁上设有雨水溢流管,所述雨水溢流管用于连通市政雨水管道,所述雨水溢流管的中心距所述顶板的距离大于0.55米。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雨水储存井的深度大于1.5米,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由钢筋混凝土或砖砌制成。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水混凝土材料的渗透系数大于1*10
‑4m/s。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水孔的尺寸为200mmx200mm。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水孔的个数为多个,相邻所述透水孔之间的中心间距为400m。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砂层的厚度为400mm。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口设置有雨水篦子。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储存利用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储存利用装置的平面图。
[0021]附图标记:雨水储存井100、侧壁110、雨水溢流管111、底壁120、透水孔130、透水混凝土131、砂层140、顶板200、进水口210、雨水篦子211、检查井筒2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储存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储存井100和设置在雨水储存井100顶部的顶板200。本雨水储存利用装置能够配合市政绿化用地使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同时起到削减地表径流,分担道路积水,防止城市内涝的作用,雨停后利用储存的雨水对市政绿化用地进行灌溉。
[0027]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储存利用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参考图1,雨水储存井100埋设在市政绿化用地的土壤层中,顶板200配合设置于雨水储存井100的顶部并凸出于土壤层。顶板200开设有进水口210,进水口210高于绿地标高,即,进水口210高于绿化用地的地表高度。下雨后,雨水通过进水口210溢流进入雨水储存井100内,高于绿地标高的进水口210能够防止雨水流动过程中携带大量泥沙进入雨水储存井100内,一方面避免泥土流失、另一方面减少井内泥沙堆积,减轻雨水储存井100后期维护的复杂度。作为举例,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进水口210高于绿地标高的高度范围为150mm~200mm。在其他应用中,此高度范围可根据当地的平均降雨量进行调整,本申请在此不做一一举例。
[0028]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顶板200为混凝土井圈,进水口210处设置有雨水篦子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储存利用装置,包括埋设于地下的雨水储存井和设置于所述雨水储存井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高于所述雨水储存利用装置所建位置处绿地的标高;所述雨水储存井由侧壁和底壁包围构成,所述侧壁下部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由透水混凝土材料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储存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高于所述雨水储存利用装置所建位置处地下水位线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储存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铺设有砂层,且所述砂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透水孔在所述侧壁上的开设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储存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设有雨水溢流管,所述雨水溢流管用于连通市政雨水管道,所述雨水溢流管的中心距所述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基罗兆龙霍圣刘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