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588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包括上层隧道、锁脚装置和下层隧道。上层隧道包括第一仰拱、检修道、由内到外设置的洞壁、上层隧道的二次衬砌结构和上层隧道的初期支护结构,锁脚装置包括斜向桩、腰梁和临时支撑,下层隧道包括侧向支护、侧墙、中隔板和第二仰拱。开挖下层隧道时,保留上层隧道第一仰拱脚以下的部分土方。通过将上层隧道的检修道调整为下层隧道的防撞墙,保证下层隧道的车行道宽度,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将上层隧道的通行能力提升0.6~1.0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特别涉及一种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人流交换需求增加,城市内道路基础设施容量难以跟上需求增加速度,城市中经常出现交通拥堵。为缓解交通拥堵,一种有效方式是拓宽道路,一般不采用隧道直接拓宽,而选择在既有隧道单侧或两侧新增独立隧道,这种新建隧道的拓宽方式优点是对既有隧道影响小,可保证施工期间交通不受影响,缺点是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要控制合理的间距,这就增加了接线道路的用地,新增用地可能导致大量的拆迁,经济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上层隧道、锁脚装置和下层隧道。所述上层隧道包括第一仰拱、检修道、由内到外设置的洞壁、所述上层隧道的二次衬砌结构和初期支护结构,所述第一仰拱在所述上层隧道下端的两侧壁之间延伸,所述检修道沿着所述上层隧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上层隧道的两侧内壁,所述锁脚装置包括斜向桩、腰梁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隧道设置50cm宽的防撞墙,以保证所述下层隧道的行车净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桩采用直径为5~10cm的钢花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花管竖向排距为0.4~0.6m,纵向间距为0.4~0.6m,所述钢花管的直径可为5~10cm、壁厚为3~6mm、管壁四周钻直径为5~10mm的压浆孔,所述压浆孔梅花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隧道设置50cm宽的防撞墙,以保证所述下层隧道的行车净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桩采用直径为5~10cm的钢花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花管竖向排距为0.4~0.6m,纵向间距为0.4~0.6m,所述钢花管的直径可为5~10cm、壁厚为3~6mm、管壁四周钻直径为5~10mm的压浆孔,所述压浆孔梅花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的结构为一字型或者米字型,所述临时支撑之间的距离为4~8m,米字型所述临时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明刘宇晨黎军熊勇马丽珠肖立拓钱朝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